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常娥 《时代经贸》2007,5(12X):94-96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主体进行分类,以我国深沪两地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国家作为终极股东的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显著低于非国家作为终极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管理者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正相关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却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近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利益侵占假说",大股东可能通过上市公司的关联担保进行"隧道挖掘",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作为公司治理的可能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发展迅猛。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之下,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有动力抑制大股东的挖掘行为。选取2008年沪深两市A股的183个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关联担保存在抑制效应。同时,我们发现,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关联担保显著负相关。即绝对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绝对控股股东越不倾向于采用关联担保方式进行"隧道挖掘"。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改组中片面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行政审批和额度控制,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问题严重。特别是上市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后,控股股东控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本文研究了控制权转移后股权制衡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这将为我国今后的产权改革和投资者保护研究提供很好的经验证据。本文研究发现:(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正相关;(2)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呈明显的U型关系;(3)在股权制衡中,第二至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2008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内部董事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第2-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大股东、法律制度环境与资本结构选择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资本结构负相关;法律环境好的地区的上市公司债务水平较低;法律环境的改善可以减缓第一大股东与债务水平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3-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治理环境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与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重及个数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政府干预越少,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越少.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大股东控股比例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寿康 《生产力研究》2007,27(13):39-40,43
文章基于大股东所属产权类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股比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研究,试图克服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股权分类不彻底、股东持股比例计算方法不合理、ROE度量企业价值不合理"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倒U形态;较之于其他类型,私营产权控股股东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显著很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特殊资产保护出发,基于终极控制权,探讨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虽然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显得越可靠和及时,但控股股东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2)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高,即其特殊资产卷入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卷入信息操纵。提高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但同样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3)其他大股东可能阻碍控股股东操控信息披露,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对信息披露以及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产生负面作用。(4)其他大股东制衡度与信息披露指数、信息披露可靠性和及时性之间表现为显著的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董事长和董事会持股比例、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是否合一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董事会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董事长持股比例、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总和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中1269个有效样本为分析对象,探讨了企业盈利状况、高管持股比例、资本结构、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终极产权性质、企业的成长性等与股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盈利能力、负债融资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公司的成长性与代理成本呈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呈显著正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呈微弱负相关,由经营性或非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以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对公司业绩影响.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有正相关性,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造成了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改实施后资本利得的可实现将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趋同、减少代理成本,文章对股改前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利决策进行了对比,发现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利决策对自由现金流的依赖降低了,对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依赖反而增加了,据此推断由于目前大量非流通股还处于限售阶段,控股股东加大了利益输送的力度以获取短期利益,公司治理状况并没有因为股改而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一系列OLS回归从公司治理角度经验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本文提供的经验证据表明:(1)股权结构是影响资本结构选择的重要因素;(2)管理者持股与债务比率负相关,但不显著;(3)股权集中度与债务比率正相关;(4)股东人数与债务比率负相关;(5)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和其他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差与债务比率负相关;(6)国家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成U型关系;(7)法人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且它们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8)流通股比例与债务比率成三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雷  高田 《财经科学》2010,(12):34-42
本文采用2004-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项和综合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公司所有权显著正相关,与股东人数显著负相关,与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所有权显著负相关,与股东人数、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5.
华幸 《经济研究导刊》2016,(4):80-82,84
以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分别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股权集中度的测量指标,同时以ROA和ROE作为企业绩效的测量指标,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研究还发现,企业规模对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建议适当增加大股东比例,保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同时需要适当控制企业规模。  相似文献   

16.
自然垄断企业中国有股东为绝对控股大股东,那么,其他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表现出的强烈的低负债比例偏好在自然垄断企业中是否存在或者说更为严重?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然垄断企业国有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论支持了在自然垄断企业中,国家股持股比例高的企业倾向于使用较低的负债率,管理者持股比例高的自然垄断企业倾向于更低的负债率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5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通过并购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越强,将对并购绩效产生负向影响;中小股东对大股东制衡能力的增强,有助于抑制控股股东自利性并购,将对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有偿转让给民营上市公司与转让给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绩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大股东代理问题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高于非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自然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有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问题;集团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分布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呈现先上升,後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形,反映出随集团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比例的变化。其对上市公司利益侵占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普遍具有积极的治理功能,第一大股东的治理动力随着其持股的增加而增大。无论控股股东的性质如何,大股东持股都能够强化控股股东改善公司绩效的动机。但是,激励效应的强度受其性质的显著影响:流通股股东控股比例的解释力最强,法人股股东其次,国家股股东最弱。流通股股东随着其对公司管理控制权的增大,其激励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消极的激励功能转化为积极的治理功能。作为控股股东的流通股股东所发挥的积极治理功能还表明,流通股比例的消极治理影响根本源于流通股股东的非控股地位及其所产生的权利弱化。股权越集中,大股东参与管理改善的动机和能力就越强。对于中国现行的市场环境和法律制度而言,较高程度的集中控股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另外,控股股东性质的改变也会导致治理激励强度的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吉林省A股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资本结构与代理成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负相关;长期负债比率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负债比率与代理成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