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依据语言类别模型(LCM),将群体间语言偏差理论应用于营销领域中,检验了消费者在传播非亲身经历的网络负面口碑时所表现的语言偏差。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较之于家乡品牌,消费者对于外地品牌使用更抽象的方式传播非亲身经历的负面网络口碑。品牌归属地对非亲身经历的网络负面口碑语言抽象性的影响独立于口碑效价。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中奢侈品牌口碑的社会属性较为凸显,口碑发布者的先赋地位会影响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的态度。先赋地位是指个体依赖于性别、原生家庭等先天资源所获得的社会地位。本研究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究口碑发布者先赋地位逆转口碑效价法则的机理和边界,揭示出好口碑却带来坏印象的负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口碑发布者具有先赋社会地位时,其正面口碑反而引发口碑接收者的恶意妒忌情绪,使接收者产生负面品牌态度。而且,当口碑接收者有较低社会流动性感知,或口碑内容具有较高品牌显著性时,口碑发布者先赋地位的负面效应更为凸显。本研究改变了社交媒体情境强化口碑效价法则的片面认知,在实践中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社会阶层分化感知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并为奢侈品牌的社交媒体营销提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慈善营销中,事业涉入度和信息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事业涉入度和信息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响应都存在显著的影响。事业涉入度较高或信息采用正面描述方式时,消费者响应更为积极。同时,事业涉入度和信息描述方式对消费者响应还存在交互效应,当事业涉入度较低时,信息采用正面描述方式能够产生更积极的消费者响应,但当事业涉入度较高时,信息采用负面描述方式时消费者响应更为积极。据此,文章为企业选择慈善事业开展合作、设计相应的广告信息内容提出了有益的营销启示。  相似文献   

4.
作为品牌战略之一的品牌起源故事,正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内对 品牌起源故事研究仍然较少。文章通过分析信息表述方式为单面或双面,消费者情绪为激动或平静, 以及品牌是强势或弱势的不同情况下,消费者偏好如何变化,推断消费者会产生何种倾向,从而 总结出在不同消费者情绪的情况下,单面与双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以及“灰姑娘效应” 的作用条件。这项研究有助于国内弱势品牌在竞争中获得最大的品牌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卢高怡  陈琴 《特区经济》2014,(3):237-238
本文首先概述了品牌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品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型,同时以手机产品为研究对象,对品牌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品牌网络口碑以及树立品牌信任的产品营销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信息的获取与交流方式,各社交媒体与电子商务网站层出不穷,给大众参与网络评论提供了便捷,给网络口碑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网络口碑作为新时代口碑传播的主要形式,积极的网络口碑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负面的网络口碑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加剧企业恶化,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口碑营销对企业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通过对网络口碑的传播特点与影响进行梳理,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口碑营销策略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责任不清的产品伤害危机中,原有良好品牌声誉能够发挥保护作用,削弱危机的负面影响。基于反说服过程模型和归因理论,作用机制包括三方面:信息接受过程,增加了消费者对信息可靠性的质疑;信息评估过程,影响消费者对原因属性认知倾向于无责性、非故意性和偶然性;信息影响过程,通过抑制负面信息的外溢效应,保护企业内部其他类产品安全性不受质疑。最终,在耐用和非耐用两类产品的情景模拟实验中检验证实:原有良好品牌声誉通过降低信息可靠性、责任归因、稳定性归因和抑制危机负面溢出效应发挥了保护作用,而意图性归因未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袁兵  黄静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6):102-105,147
语言对传递信念和态度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文章基于语言类别模型理论(LCM),将企业家口碑的语言传播类型区分为具体传播和抽象传播两种类型,探讨和检验了它们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家形象的评价和消费者对传播者态度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语言传播类型对企业家形象和消费者的感知态度均发挥不同的影响,并且随着企业家口碑效价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发现对于指导企业家后台和前台化行为与营销沟通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MPAA模型理论,就不同联合模式下消费者的要素品牌属性评价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探讨要素属性地位和信息类型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尽管消费者在联合高知名度终端品牌模式下对要素品牌属性的评价更高,但联合模式的作用受到两个边界条件的影响。当提供公司信息时,附属要素品牌未能通过联合模式提高消费者对属性的评价;当提供产品信息时,无论要素品牌属性地位如何,联合高知名度终端品牌都能获得更高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号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以店铺信誉和在线评论作为前因变量,引入品牌态度作为中介变量,以体验感知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网络口碑视角下消费者回购意愿模型。通过SEM分析方法,对各因素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店铺综合体验星级、店铺评分、在线评论中的评论形式对品牌态度有正向的作用;体验感知对店铺综合体验星级、店铺评分、评论形式、评论相似度与品牌态度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品牌态度正向影响回购意愿;在线评论的评论相似度和差评负向影响品牌态度;体验感知负向影响差评与品牌态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以及对信息采纳模型的建构,从网络口碑信息质量维度(相关性、全面性、及时性)和来源可信度维度(可靠性、专业性)出发,构建网络口碑对购买决策影响模型,探讨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并找到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网络口碑的关键点,进而对企业运用网络口碑营销提出合理建议:企业应该加强对网络口碑的质量管理,及时有选择的更新;企业应该积极鼓励购买者发布网络口碑。  相似文献   

12.
企业的品牌促使营销人员对产品和服务赋予标志性的意义,因此营销人员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策略性的品牌管理来进行自身的品牌形象建设。然而,一些品牌接触并不符合品牌定位策略的常规做法,比如一线员工与顾客的服务接触,现有的文献尚缺乏这方面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匹配性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并检验了信息处理流畅性对上述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产品涉入度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表明,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交互作用会影响顾客品牌态度,信息处理流畅性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实验二进一步证实,当顾客的产品涉入度低时,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个性的匹配性会正向影响顾客品牌态度。本文的结论丰富了有关服务接触中员工沟通行为与品牌构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并且能为企业培训员工和提升顾客的品牌态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微信口碑营销为研究对象,对其模式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对微信营销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之后分析网络口碑信息的正负性及消费者感知微信口碑信息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微信营销模式,建立微信口碑营销模型,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微信口碑营销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创造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绿色消费行为理论和趋近动机理论,将环境态度纳入趋近动机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影响的研究中,并提出不同绿色产品涉入度条件下的趋近动机—绿色产品购买意向模型,通过对715个消费者样本的调查分析,运用Bootstrapping方法实证检验结果如下:趋近动机对绿色产品购买意向具有正向影响;趋近动机对环境态度具有正向影响;环境态度在趋近动机和绿色产品购买意向间起中介作用;绿色产品涉入度在趋近动机和绿色产品购买意向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绿色产品涉入度在趋近动机、环境态度与绿色产品购买意向的第一阶段起负向的可调节中介作用;绿色产品涉入度在趋近动机、环境态度与绿色产品购买意向的第二阶段起负向的可调节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若是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自我形象达成一致时,消费者会有较高的购买意愿.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针对一些涉入程度较低的产品,例如手表、电池或手机等,而对于涉入程度较高的产品,则较缺乏相关的研究验证.文章将焦点放在汽车产品上,以探讨汽车广告中的品牌个性、消费者自我形象以及其购买意愿三者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当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真实自我形象之一致性程度愈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会随之愈高;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理想自我形象之一致性程度愈高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同样也会愈高.  相似文献   

16.
宗莉 《科技和产业》2013,13(9):62-64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生活娱乐和购物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的购买行为由现实中的实体店转化到网上的购物方式。文章基于虚拟品牌社区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网络口碑营销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虚拟品牌社区是网络口碑营销的重要平台。在这种平台上不仅对于社区成员来说能够分享购买体验和购买信息,同时对于商家来说也能够以低成本收集市场信息,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第115届美国国会打破了中美建交以来的惯例,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已然成为美国激进对华政策的“策源地”。这一转变突出表现为涉华提案上的剧烈转向,其根源可能来自两个机制:在个人层面,议员通过反华提案谋求政治影响力;在选区层面,议员则提出反华提案回应选区日益上升的民粹主义浪潮。为检验这两个机制假设,作者通过定量方法分析该届国会的提案行为模式:首先使用层次分析法测量议员的对华态度,再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测量议员涉华决策影响力,最终使用决策树和回归模型检验影响态度和影响力的机制路径和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第一,在议员个人属性层面,议员的个人意识形态越激进、资历越浅,其对华态度就越负面。第二,在选区属性层面,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人口比例越高和选区政党极化程度越高,其对华态度越负面。第三,议员的涉华决策影响力、意识形态激进程度与其领导力呈正相关关系。上述发现表明,较负面的涉华提案既是议员获得跨党派支持以提升自身影响力的手段,又是两党选区共同支持的议题。在2016年大选以来两党极化加剧和“保守福音派”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国内情况的变化可能是推动美国国会对华决策转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草根阶层”这一词的应用与发展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网络授权了个人,给人们带来了信息、连接方式和表态空间。草根阶层在社会里指平民百姓、群众、消费者或网民。草根阶层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企业拉近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WEB20时代,草根英雄就是舆论领袖。舆论领袖是指能够非正式地影响别人的态度或者一定程度上改变别人行为的个人。在中国发展的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掘这些草根阶层的价值,宣传自己的品牌,在网络上为自己的品牌塑造良好的口碑;另一方面,深入了解和挖掘以这些意见领袖为代表的草根阶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特征,作为自己品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子口碑是指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关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正面或负面评价。本文首先阐述了电子口碑在消费者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影响力,其次从人际层面、虚拟社区(小群体)层面以及在线社会网络(大群体)层面探讨了电子口碑影响力的产生机理,再次分析了如何在电子口碑营销实践中促进正面影响以及规避负面影响,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市场机制及消费者的角度分析负面评价对产品品牌所产生的影响力入手,主要分析了消费者的3个特性,即对产品熟悉的程度、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高低和处理评价的目的对于负面评价的影响具有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