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玲  陈协清 《水利经济》2003,21(3):47-47
从湖北省水利工程农业水价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农业水价改革的必要性,提出进行农业水价改革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供水价格形成机制;明确水利工程排涝属公益性事业;对农业供、排水水费分别采取不同的收取方式;强化水费使用管理约束机制,做好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加强水价改革立法等意见,供水价改革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是改革工作的核心。本文立足江西省实际,系统梳理改革前农业用水价格执行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农业水价定价的因素,构建农业水价定价模型,解析农业水价形成过程,并实例测算“一区一价”“一县一价”,为南方地区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崔延松 《水利经济》2005,23(6):28-30,58
探讨了区域水价的表现形式、制定目标、影响因素以及制定方法,分析了同质区域与功能区域水价在现实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按供水成本确定合理的价格水平,制定科学的定额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水价构成等区域水价目标。  相似文献   

4.
胡永法   《水利经济》2005,23(3):35-38
简介2部制水价的含义与模型,提出确定水利工程供水的2部制价格所依据的原则:可行性原则,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灵活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由于一个地区的水市场是一种垄断市场,需水方分为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3方,各方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因此,可以实行价格歧视,对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水费。在2部制水价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水商品的特性,利用价格歧视理论,提出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差别定价理论并以河北省陡河水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水利工程水价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价结构调整和优化是促进水价制度科学化和合理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江苏省现行分类水价的价格总水平与供水成本、水价分类与实际用水结构、水利工程原水价与自来水分类水价以及基于经济产出原则的农业分类水价匹配性4个维度,进行水利工程水价结构的合理性分析,剖析江苏省水利工程水价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和外在需求,揭示江苏省现行水利工程水价结构存在农业水价分类不合理,湖荡、河沟养殖水价与渔业资源费交叉,水利工程供自来水厂实行统一水价不符合现行用水实际,工业水价分类与用水计量和水费计收严重不匹配等问题,围绕促进水利工程水价结构更加合理,水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利用的改革目标,从农业和非农两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水利工程水价分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依据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水价资料及相关的调查,对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农业水价调整的过程、特点、效应与价格形成机制,从流域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基于水价调整的3重价格理论、水资源费种类的进一步细分,立足生态需水的环境水价计量分析,探讨了塔河流域未来农业水价调整的价格理论,阐明了未来流域农业水价进一步调整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水价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忠 《水利经济》2010,28(3):36-38
介绍了天津市水价改革的背景,在回顾天津市水价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市水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和完善天津市水价改革的建议: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制度;加快供排水单位体制改革进度;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水价改革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选取完全成本法作为区域水权交易基础价格的核算方法,对水权交易基础价格的各要素核算模型进行完善。该核算方法增加了生态补偿水价模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来测算生态补偿水价,引入补偿系数确定应予补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充分考虑了资源性稀缺和水质性稀缺,对资源水价进行修正;将单位水资源排污费加上污水处理设备投入费用作为单位水权的环境水价测算方法;基于交易期限与节、输水工程使用寿命的长短比较,分别讨论工程水价。以巴彦淖尔市与乌海市区域水权交易为例,测算出巴彦淖尔与乌海之间的区域水权交易基础价格为1.20元/m~3,高于当前交易价格,反映出目前水权交易确定基础价格时对生态补偿考虑欠缺。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自来水价格及水价制度面临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梅  冯玉春 《水利经济》2004,22(1):25-27
简要介绍日本水价的现状,日本水价制定的原则,日本水价的分类和构成,日本东京水价计算实例,日本东京生活用水情况以及由于日本人口减少和人口高龄化使日本水价制度面临水费基价变动的新课题。提出我国应借鉴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日本的水价及节水经验,完善水价法规政策,建立以节水为核心的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进行供水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四川武引灌区为案例,实证检验农业水价现实运行情况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契合程度,探讨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方法]文章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建构“成本导向、支付可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测定农业水价的弹性区间。[结果]市场作用下,供给维度要以供水工程成本为基准,需求维度在用水户承载力支付能力区间较为合理;由于农业用水具有正外部性以及农业供水的垄断性,政府应为农业用水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农业水价构成应以平均运行可变成本为最低参考标准,也可实行全成本农业水价,以此符合“成本导向”。“支付可行”表现为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支付意愿,农业水价既要考虑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情况,判断用水户实际支付能力,又要研究其心理支付意愿,分析现实情况和心理参照点的差别情况。[结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学理建构与现实运行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优化“成本导向”形成机制,科学建立灌区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准则,确立农业用水计收方式。优化“支付可行”形成机制,积极促进用水户增收,提高水价实际支付能力,强化宣传提高用水户心里支付意愿及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