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十年发展后的三个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房地产处在一个低靡时期,大家都在担心怎么过冬,把希望寄托在救市、暖市和托市方面去找出路。依我看过冬的棉衣还得靠自己准备,过冬的艰难不由得引发我们思索。房地产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反过来,问题也是不少。是不是需要一个反省的过程,思考一个更理性的,更精明的一种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来避免下一个寒冬再受冻呢。  相似文献   

2.
种种趋势表明,18大之后,中国经济与房地产发展将进入一个与过去十年完全不同的季节。中国必然将告别10%上下的超高增长,进而进入按劳动力约束下的"次高增长"。如果从改革周期的维度来判断,未来五年,特别是未来两年会有明显的宽松、开明趋势,这里面隐含着许多的变化和机会;如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忽视了投资过度膨胀的不利影响。本文利用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区市财政支出、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以财政支出、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支出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政府支出的产出弹性大于房地产投资产出弹性;财政支出与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各个省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和房地产投资的激增导致了经济体中流动性的增加和通胀危险的加剧,而硬化财政预算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信贷成本、缩小信贷规模是防范这一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额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但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额与经济增长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商品房销售额与经济增长互为长期因果关系,但它们的商品房销售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因果关系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饶达 《汽车与社会》2011,(3):I0109-I0109
2009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房地产和汽车,而出口对GDP的贡献是负值,但2010年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应该是出口和汽车。  相似文献   

6.
浅议吸引外资与发展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社会经济运行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这一点应该说是不言而喻。人类从事的一起生产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物质产品,而人类的需求表现为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所以,社会生产也必须要成为不断增长和发展的过  相似文献   

7.
自小平同志去年南巡讲话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作为经济发展的"寒暑表"——房地产成为去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热点。目前,房地产开发量高速增长,房地产流通量迅猛增加,给我们刚刚发育的、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房地产市场造成相当大的压力,房地产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符合人们的直观感觉,也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结论之一,但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似乎并不符合收敛性特征。城市人均GDP对数与经济增速更有可能是正线性关系,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实践或许与直观感觉、经济理论存在矛盾。本文深入讨论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速、科技进步的线性关系,发现中国城市经济增速与人口增速、科技进步之和呈现比较明显的正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与经济理论是相符的,也就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性,只是由于生产要素的变化导致经济增速出现了较大差异,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直观感觉。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有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例如奥肯定律)认为:经济的增长会拉动就业的增长。但是我国的实情似乎和相关理论是不一致的,而呈现出经济高增长,而就业却越来越难的现象,这不能说明现有理论的错误,而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的国情不符合现有理论的假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产生"高增长、低就业"现象的原因,探索促进就业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于天义近年来,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顽症,经济增长愈快,通货膨胀率愈高,因而,寻求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或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一个难题。一、研究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角度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  相似文献   

11.
近来,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有不少见解,但其中有些认识,我认为有所误解,需要予以澄清。一、不能把外延的增长与内涵的增长看作是相互排斥的经济的增长归根到底依靠两个途经:一是增加劳动者人数,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两种增长方式的区分是理论上的抽象,二者并非彼此排斥。外延的增长可以包含内涵增长的因素。例如,新建一个技术先进的企业,如果与该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是内涵的增长。但由于新建的企业吸收了新的劳动者就业,这种内涵的增长同时也伴随着外延的增长。在一个企业里,生产的增长有时可以…  相似文献   

12.
老工业基地衰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分析其共性,发现是资源市场配置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了在老工业基地发展中,国际贸易、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三者的内在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通过对模型的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给出了平衡增长路径的经济增长率,并系统地分析了在环境污染进入效用函数的情形下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通过对最优增长路径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了贸易对环境质量、经济增长的影响,污染外部性对长期经济增长的约束等.最后给出了模型的综合结论及其现实涵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一个深度的调整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投资意愿下降、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下降以及销售价格的下降。对于这样一个市场,我觉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确实需要一轮新的调整。这里面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供给层面,中国正逐步进入新房供给与二手房供应彼此衔接转换主导的阶段。调整是为了健康发展这两年不论是开发商还是投资商面对当下的房地产市场都表现的很纠结,往前看看不明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系都推出巨额资金刺激经济计划,试图救经济、保增长、促就业。中国自2008年11月5日以来,也推出4万亿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输变电设备的可靠性增长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拟和检验方法,并给出了应用该模型对国内220kV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等输变电设备(简称6种设备)可靠性增长的分析结果。现场运行的可靠性数据表明:该模型符合6种设备的可靠性增长规律;近年来6种设备可靠性呈增长趋势,电力企业采取的改善措施是有效的;该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预测精度高,可预测未来10年输变电设备可靠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形势简析从2012年前4个月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了持续、快速的回落,其中,住宅投资增长下降的速度非常快。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2%,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5.2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来看,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占比之和超过了80%,其中制造业占比约为34%,房地产业占比约为25%,基础设施投资约占20%。从前4个月的情况来看,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几个主要行业的投资增幅都是回落的。全年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长将会减速,因为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会导致内需增长放缓,同时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外需的增长也是乏力的;房地  相似文献   

17.
2014年,由于投资放缓—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放缓,导致了全年经济增长减速。对于经济前景的判断,来自业界的大多声音认为中国经济因债务拖累而无法回到正常增长轨道,当下局面并非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而是"非常态",如何摆脱目前的"非常态",使中国经济在未来10年实现中高速增长,成为了当局的头等命题。即便如此,2015年,中央政府还是把"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为7.0%。3月24日,亚洲开发银行经济部主任于尔根·康拉德(Jurgen Conrad)就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风险以及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8.
矿产资源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猛增,而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增长缓慢,这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竣问题,本文在探讨矿产资源供求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矿产资源供给的“瓶颈”障碍、促进经济增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障碍及对策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张同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对煤炭企业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和紧迫性。然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持久、渐进的过程。在转变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VAR模型分析FDI 、经济增长与就业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FDI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格兰杰原因, 但经济增长不是FDI的格兰杰原因;FDI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 明显,经济增长未明显带动FDI流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我国西北段区域应牢牢抓住“丝绸之 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引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跨国 公司进驻该区域,并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