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全国各地正遵照党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运用公共财政的职能做好财政支农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既要增加支农投入,又必须调整支农结构、整合支农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解决好这些问题,惟有通过创新,建立稳定增长和良性运行的支农投入机制。安全有效地逐步缓解“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财政厅农业处课题组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5):22-24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创新支农机制,是财政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措施。鉴此,我们对陕西省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应对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我国财政部门应适时调整支农政策,以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创新财政支农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支持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如何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如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业财政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持"三农"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有效缓解,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更新财政支持“三农”的工作思路,完善财政支农政策。 相似文献
7.
一、创新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丰富了财政支农工作新内容,也赋予了财政支农工作新的任务.为财政支农明确了重点和方向。财政推动新农村建设,应不断创新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山东省威海市财政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始终把支持“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五年来,共投入支农资金18.14亿元,年均递增20.82%。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8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3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在具体工作中突出了“一个重点”,主攻了“两个难点”,培植了“三个亮点”。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但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诸多社会矛盾的焦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现代化的前途命运。因此,中央适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是一项涉及面广、耗资巨大、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财政作为国家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理应在保护弱势群体,扶持弱质产业,促进区域均衡,实现城乡统筹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基本方针,重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占总人口60%的中国农民能向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沐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正>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农业银行与“三农”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1979年恢复建制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 农业银行主要是从事农村金融工作,为农村、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以来,农业银行经营的主阵地也一直在县域,仍然承担着重要的支农任务。农业银行约有 50%左右的营业网点和员工集中在县城和乡镇, 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银行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就现实与发展的角度看,财政支农在总量、结构、体制等方面仍需完善。本文从财政支农政策的角度,对我国近年来农业投入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东阳市财政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根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财政增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变样的可喜局面。2005年全市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均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正在逐步建立。通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已成为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如何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结合黑龙江省巴彦县的新农村建设实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积极认真地解决“三农”问题是本届政府主要施政目标之一。不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不实现小康,不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解决“三农”问题,在观念上要有“两个转变”。一个转变是要由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过去我们靠农村支持城市,靠工农产品的“剪刀差”支持工业化。现在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到了一定的水平,而广大的农村还这么落后,这个时候,如果不让农民进城,不让工业反哺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恐怕比较难。第二个转变是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普照到农村。农民现在收入… 相似文献
15.
关于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件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讲,几次提出新农村建设,都是引导中国农民追求美好生活,在这一点上,是一脉相承的。从区别的角度讲,五十年代中期的新农村建设强调的主要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些变化,比如把私有土地变成集体所有,把个体经营变成农村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统一经营。另外,由于当时国力不强,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这次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涉及生产关系的变化。目前,我国农村的生产关系是明确的、稳定的,就是宪法规定的,农村将长期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此外,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逐渐具备了对农村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财力支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全国正处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财政如何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并做出新的贡献,是一个重要课题,鉴此,笔者试从"十五"期间,浙江省宁波市财政支农的工作实践出发,对"十一五"期间宁波市财政如何进一步做好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财政业务紧密相关,如何充分发挥县乡财政职能,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县乡财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财政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发挥好主渠道作用,明确落脚点、找准切入点、选准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是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与我国历史上对农业的欠债问题,致使农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分析,总结出几点启示,以期对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与“三农”密切相关的农村金融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经济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强大支持。农村金融曾经在“三农”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今后怎样强化服务功能,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