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以来,乐天集团以12.8亿元的价格收购万客隆100%的股权,掀开了这一年零售业并购的序幕。据了解,中国零售业当前的整合度仅有20%,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中国零售业10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市场呈严重分散状态,需要通过资本并购方式进行长期的整合。"零售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中国连锁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国内零售航母,唯有实施资本运作,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扩张。"本刊通过对2008年中国零售业并购事件进行盘点发现,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零售企业都在用收购的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并增加市场份额。外资零售企业仍然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重组并购的主要参与者;国内零售业也在加强对重组并购方式的使用力度,稳固自己的"主场"优势。  相似文献   

2.
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对于各大零售企业而言,跑马圈地是占领新兴市场的首选之举。各大零售企业纷纷加快开店速度,沃尔玛新开店13家,家乐福新开店18家;与此同时,零售业的并购也层出不穷,百安居收购欧培德,永乐收购灿坤,百联收购大商。这一切都容易让人产生一个错觉——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你死我活的惨烈阶段,而规模和速度是决定生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外资扩张迅速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5年1月到9月,商务部批准新设了554家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6.8亿美元,开设了1130家店铺,营业面积约333.8万平方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分析说,这一年,外资巨头抢占竞争力强的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明显加大。沃尔玛、家乐福今年开店主要选择购物广场或大卖场,他们在全国主要城市范围内市场占有率普遍增加。并购温度不减2005年,国内零售企业参与并购、收购事件频繁发生,零售业的竞争更加呈现出资本实力的竞争。国内企业展开了一系列并购、收购之举,百联并购了大商,联华买…  相似文献   

4.
大宗并购频频发生2007年2月27日,沃尔玛正式对外宣布收购好又多35 %股份,全部金额涉及10亿美元,被誉为"中国零售业的第一大并购案"。3月21日,华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全数收购天津家世界连锁超市有限公司股权,华润集团超市业务跃升全国第一。7月4日,可的便利和同属大光明旗下的好德便利、光明便利等连锁便利企业"合并同类项",一跃成为国内第一连锁便利企业。同年,国美并购大中案后,而成为家电零售业不可争辩的"教父"占居中国零售排行榜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零售业并购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企业规模扩张是近来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面对如火如荼的新一轮国内零售企业并购浪潮,解析当前零售业的并购动因,对于处在转型与开放整合过程中的中国零售业,无疑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侦 《商业科技》2007,(1X):3-4
零售企业规模扩张是近来理论界比较关注的问题,面对如火如荼的新一轮国内零售企业井购浪潮,解析当前零售业的并购动因,对于处在转型与开放整合过程中的中国零售业,无疑具有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对于各大零售企业而言,跑马圈地是占领新兴市场的首选之举。各大零售企业纷纷加快开店速度,沃尔玛新开店13家,家乐福新开店18家;与此同时,零售业的并购也层出不穷,百安居收购欧培德,永乐收购灿  相似文献   

8.
李蕊 《中国流通经济》2012,26(9):97-103
2008年以来,外商在我国零售业的投资在规模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动向,引发了业界关于外资迅速扩张是否会造成零售业被外资控制、外资企业是否会抢占内资零售业优势资源等争议性话题,文章分别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地区面板数据、业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扩张对内资零售企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整体而言,外商在我国零售业投资的加速扩张,并没有挤占内资零售企业的优势资源,外资零售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并没有对内资零售企业构成明显的就业挤出效应。内资零售企业在面对外资零售企业迅速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压力时,应着力通过跨地区并购、跨行业并购、自愿连锁、内资并购外资等方式壮大自身规模,实现优势资源的重组,发挥规模效应,同时需要反思内资零售业目前联营模式过多、自营模式过少的弊端,通过提高自采比例、培育自有品牌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从加入WTO,到2004年12月11日国内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零售企业在国内的每一步“棋”都牵动着国内零售企业的“神经”。外资给本土企业带来的压力和恐惧到今天也没有消除,外资零售业具有成熟的管理水平和雄厚的资金优势。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并迅速占领该国市场等诸多优势,似乎是坚不可摧行业长城!然而,外资在本土化的过程中真的是一帆风顺吗?  相似文献   

10.
我国零售业如何在竞争中争夺“奶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调查显示:在未来3 ̄5年,中国零售市场的60%将由3 ̄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将由国家级零售“大腕”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份额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商手中。 在零售业这个微利行业,进入与赚钱之间有着很深的鸿沟。这一鸿沟只能由一些企业的“尸骨”去填平,然后供另一些企业昂首通过。令人担心的是,国内零售企业能否站稳主场之利去夺取属于自己的更多“奶酪”?面对强大的国际零售巨头,奋起直追是正确的态度,而向近在眼前的“洋教头”拜师学艺,观察、模仿、揣摩、创新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那么,外资零售业巨头最值得…  相似文献   

11.
网络科技手段的高速发展背景下,线下零售业被挤占了大量的市场空间的同时,线上零售业逐渐趋于饱和,二者都需要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一拍即合的零售业并购甚嚣尘上。 文章通过研究阿里巴巴并购高鑫零售的案例分析其独特的并购动因与结果,为未来新零售方向发展与企业并购决策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2005年,外资在中国零售市场的攻势犀利而且有条不紊。在外资的冲击下,国内零售企业似乎乱了阵脚,出现了大规模的关门、并购等诸多现象,种种迹象表明,中国“零售元年”里,外资在把握竞争节奏、控制竞争格局上逐渐显露出了一定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13.
《北京商业》2006,(3):25-25
7月底,国美和永乐并购的消息成为入夏以来最热门的话题。7月28日在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泛零售业发展总监大会暨商业、地产、金融互动论坛上,麦肯锡香港分公司咨询顾问张之杰提出,中国零售业占全球销售额大约5%左右,但是并购只占2.3%,由于更多外资企业加入,中国零售企业还会迎来更多的并购。在现阶段.必然是国内零售企业大肆扩张.形成并购,抗并购实力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零售业50%以上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初期的圈地计划。这意味着国内零售领域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企业间的圈地战开始转入更为激烈的整合战。在这个整合期内,并购、重组和合作将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进入2007年以来,随着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国内零售业50%以上的企业已经完成了初期的圈地计划。这意味着国内零售领域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企业间的圈地战开始转入更为激烈的整合战。在这个整合期内,并购、重组和合作将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进入2007年以来,随着零售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并购时代。 2005年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马特;4月又收购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2005年9月,华润以2.8亿元收购了宁波慈溪市最大的零售企业慈客隆超市的100%股权;11月,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将集资所得的约4.81亿港元用于收购10~14家百货公司;2005年11月,英国Ashmore投资管理公司以3亿元收购深圳民润农产品配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52.24%的股份;2005年12月初,家乐福接收了乐客多大卖场上海七宝店,实现进入中国10年来的首次收购;而乐客多在上海的大华店和浙江的4家店则由乐购包揽;2005年,五星并购了“中永通泰”之一的青岛雅泰的5家店;上海永乐则用短短的两年时间收购了广州东泽、河南通利、四川成百、厦门思文、台湾灿坤以及北京大中;2005年7月,国美收购了华南的连锁企业易好家。 2006年,美国家电连锁巨头百思买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并最终斥资1.8亿美元收购了五星电器;紧接着持有永乐家电20%股权的摩根士丹利却开始狂抛永乐股票;未几,永乐宣布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与大中合并;7月,国美突然宣布以52.68亿元港币“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 中国零售连锁企业近几年来的并购简直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透过这种局面,我们不禁在思索:这些企业并购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宣布全面对外开放。随着外资零售业巨头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战略布局和迅猛扩张,国内零售企业顿时陷入了新一轮更为残酷的竞争。短短一年半间,全国竟有150家大中型连锁超市先后倒闭,“上海华联”等一些规模较大的本土连锁商企年报也相继出现亏损,中小零售企业更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中国零售业似乎步入了一个并购时代。2005年年初,百安居收购了借牌运营而倒闭的普尔斯马特;4月又收购了欧倍德在中国的所有资产;2005年9月,华润以2.8亿元收购了宁波慈溪市最大的零售企业慈客隆超市的100%股权;11月,百盛集团在香港公开招股时透露,该集团计划将集资所得的  相似文献   

19.
物美的发展与扩张就像是中国零售业的一个缩影——自2004年,中国零售市场即将全面放开那一年起,国内的零售业就进入了加速跑的年代,并购与扩张就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关键词物美,这家被誉为"中国版沃尔玛"最有潜质的选手,正在向2015年实现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的宏伟目标迈进,但也同时行走在不是并购就是被并购之间。  相似文献   

20.
陈宇 《商界名家》2004,(8):49-52
6月15日,百联、王府井百货、苏果、大连大商、武商等15家排名中国零售行业前茅的企业已经进入商务部确定的被扶持的大型流通企业推荐名单。“中国零售业国家队”终于正式出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