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经济目前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而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比较劣势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发展中国家,另一是面向发达国家。这两方面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发挥不同作用,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更有助于我国产业升级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存在产业关联和资源配置竞争。协调推进城镇化和制造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识别两者的互动关系。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思路,本文在对房地产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进行挤入挤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与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互动概念框架。基于此,本文采用联立方程实证策略,利用我国2002—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3SLS方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土地偏向的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投资对高技术产业投资产生明显挤出效应,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微弱挤入效应,城镇化对制造业升级有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与全国整体情况一致,而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对传统产业投资也产生了挤出效应;以高技术投资表征的制造业结构升级微弱地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刘晶 《时代经贸》2013,(20):1-1,3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不断在扩大。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既不是生产成本的差距,也不是市场占有率不足,而是我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准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成长为具备真正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关键就是要与国外领先产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要素接轨。对中国企业而言,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成长为全球先进跨国公司的有效且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背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急需转型升级。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则是实现其升级的必要措施。加工贸易转移有着深厚的国内外经济变革的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与投资一体化;新一轮经济增长对中西部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历史契机;中国以低价和数量取胜的传统出口模式遭遇国际市场困境,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加工贸易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亟需改革。文章认为,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应从中西部产业优势有关的行业开始着手;把握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关注东部与中西部是双向互动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昌兵 《生产力研究》2002,(2):72-73,76
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 (地区 )的现有产业带来挑战 ,同时也带来调整的机遇。文章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地区 )摆脱传统产业困境的出路在于发展知识经济产业 ;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地区 )应重点发展传统的工业产业 ,但有些国家 (地区 )可以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信息技术产业应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走出去"的产业和产品定位无意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竞争关系,但作为新兴发展中经济大国,中国对外经贸活动不仅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格外关注。非洲是中国南南合作的重点地区,中国低品质的投资和贸易对当地低端产品形成冲击,一方面影响中国形象,另一方面由于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中方也得不偿失。相应的中国"走出去"战略应该调整投资和贸易结构,对发展中国家多输入资本密集型、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避免对非洲国家的低端产品和就业产生竞争。本文以南非的纺织业市场为例,通过计算1990-2010年行业比较优势指数、边际行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详细分析了中-南经贸合作的竞争和互补关系,结论发现,中国在南非的纺织品投资和贸易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化升级。为此,中国需要利用优势,吸收当地劳动力,放弃低端市场,占据高端市场,在竞争中促互补。  相似文献   

7.
揭示并验证双向跨境投资驱动内外双循环的动态溢出效应及其互动影响,对推动高层次全面开放、破解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制约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内外双循环机制,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双向跨境投资互动溢出模型,以省际面板数据和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在内循环阶段,其他国家对中国跨境投资在高强度情况下能够双向激励国内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在外循环阶段,中国对其他国家跨境投资的外向经济溢出效应逐渐转化为技术溢出效应;内外双循环彼此衔接,强化“走出去”能够撬动并放大“引进来”的内向经济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跨境投资有利于逆向释放外循环的多边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对比分析还发现,高强度的双向跨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内生增长的双轨溢出红利仅在发展中国家有效;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沿线国家之间的双向跨境投资有利于获得积极的技术溢出红利。上述结论为击破“中国威胁论”、扩大开放经济影响力、以内外双循环推动全球治理新格局,提供了丰富而有力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比较竞争优势与中国产业的国际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优势理论虽然强调要素优势在一国产业定位中的作用,却把要素优势等同于产业优势,忽略了其它的约束条件,致使践行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贫困化增长”之中,竞争优势理论所强调的优势要素,因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结构相距甚远,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定位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鉴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大国经济的特征,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对本国产业进行国际定位时,要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比较竞争优势,按照比较竞争优势原则定位我国的产业,既能解决长期困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问题,又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张洺  骆品亮 《技术经济》2023,42(7):94-108
全球价值链(GVC)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分工演化的的必然结果,双向直接投资(FDI)对GVC的形成和重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GVC增加值、GVC参与度、GVC生产长度和GVC位置四个维度来描述GVC重构。之后基于国别层面数据检验了双向直接投资对GVC重构的影响,主要发现为: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GVC参与度的提高和GVC链条的延长均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IFDI)并未对东道国GVC链条的延伸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国别异质性的检验发现:OFDI显著提升了发达国家的GVC位置,但对发展中国家GVC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IFDI对发展中国家GVC参与度的提高和GVC链条的延伸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对发展中国家在GVC重构中实现产业链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绪论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不断在扩大。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跨国企业之间的差距,既不是生产成本的差距,也不是市场占有率不足,而是我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准低,缺乏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要成长为具备真正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关键就是要与国外领先产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要素接轨。对中国企业而言,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成长为全球先进跨国公司的有效且快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实施国际化投资战略?按照传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成长中的中国企业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顺着全球产业传递的链条向下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实施直接投资,才能获取更好的利润回报,但顺向投资的一个重大隐患是  相似文献   

12.
葛峙中 《经济论坛》2001,(12):39-40
一、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既是技术密集型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综观世界发展历史,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科技和经济方面能取得较快发展,无一不是重视对科技的大量投入。一般来说,研究与开发经费 (R& D)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目前 R& D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 1%,而发达国家为 2.3%~ 3%,发展中国家为 1.5%。 2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在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中,高新技术投资主体由…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本文基于结构主义增长理论研究了民间投资、公共投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1995-2013年省际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产业升级综合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客观存在,公共投资对民间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同时发现,民间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区域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因此,优化民间投资发展环境,加快市场化进程,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我国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和实力,但粗放模式下累积起来的高投入、高消耗、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逐步显现。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产业链"高端回流""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局面,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撑的县域经济大多面临增长动能转换的迫切性。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一直积极拓展产业转型升级空间、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卓有成效,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县域经济转型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新时期我国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之一。诸多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两个关键因素的实现: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本文主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关联效应对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关联效应的影响因素及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关联效应形成中的障碍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GDP及其若干统计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宋小川 《经济研究》2007,42(8):21-30
本文探讨了GDP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局限性,特别是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GDP核算体系对日益增长的无形投资(intangibleinvestment)和知识经济的忽略,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了重新评估。文章指出,现行GDP统计方法没有包括非市场经济、地下经济和闲暇活动;低估了我国劳务等产业创造的价值及其增长潜力;无法追踪企业在技术革新、产品设计、品牌打造和员工培训这些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忽略了我国经济中迅速增加的知识经济成份,特别是教育投资成份。文章的结论是,由于历史、文化和制度诸方面的原因,这些忽略和低估对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来说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的实际经济总量及其增长率,特别是增长潜力要远高于官方的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7.
在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低端制造转移的“双向挤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产业融合度测算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驱动作用,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索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直接驱动作用;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业融合度低且存在波动下降趋势,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既要激励技术创新,又要促进产业融合,更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吕江林 《经济研究》2005,40(3):80-90
本文运用现代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实证考察了若干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 (地区 )股价指数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 ,发现当一国股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股指与实体经济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多重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 ;也考察了我国上证综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动态关系 ,发现股指与实体经济间存在着双重协整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 ;最后 ,通过进一步考察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及理论分析 ,可操作性地提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应对股价变动做出适时反应 ,而且当前应当做出反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东、中、西部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和短期因果关系;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单向短期因果关系;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化发展战略规划、政府引导、税收政策以及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保持今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加大投资的拉动力度。增加投资,一定要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相结合,选准投资拉动的着力点。目前买方市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市场已完全饱和了,实际上我国市场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许多产品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结构不合理,档次低,不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买方市场已向我们明确提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与要求。当前的结构调整,是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为内容的调整。在新的形势下,不仅原有的一些产业需要通过更新改造注入新的经济能量;而且有些领域(如高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出现了新的产业市场,需要我们下功夫去培育。扩大投资需求,必须选准拉动的着力点。项目的选择、资金的配置应向农业、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