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追忆四渡赤水,弘扬长征精神。2015年6月24日,近五千张小红旗迎风舞动,将古蔺县的新体育中心点缀成一片红色海洋,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胜利80周年古蔺县群众纪念活动隆重举行。回顾四渡赤水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陈毅之子陈昊苏、毛泽东外孙王效芝、周恩来侄子周秉和、朱德外孙刘建、罗荣桓之子罗东进、肖劲光女儿肖凯、陈赓之子陈知庶等一批红军后代莅临革命老区、四渡赤水战役主战场——古蔺县,出席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2.
古蔺今世纪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古蔺54天,长征精神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3.
古蔺今世纪     
正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四渡赤水转战古蔺54天,长征精神代代传承;这是一片绿色的土地—4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是一片芬芳的土地—"神采飞扬中国郎",饮誉中外的中国郎酒演绎了酱香经典的神奇……无限风光,无限生机,无限精彩,尽在美丽古蔺!6月4至6日,来自《今日重庆》、《人民画报》、《民族画报》、《四川画报》、《陕西画报》等20余家画报媒体记者齐聚四川古蔺县,参加"全国画报社暨知名摄影家聚焦美丽古蔺"采风活动,神奇的古蔺、激情的古蔺、红色的古蔺、生态的古蔺—古蔺的前世与今生由此走进人们的视野和镜头。  相似文献   

4.
<正>叙永古称永宁,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素有"川南门户""鸡鸣三省"之称。叙永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四川的的第一站,也是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入川到达的重要地区。1935年2月1日,中央红军长征一渡赤水到达叙永;至2月中旬,中央红军从云南扎西挥师东进二渡赤水重返叙永。其间,包括创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6月2日,四川省合江县的韩德华来到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向四渡赤水纪念馆捐献了其祖父留传下来的6张中华苏维埃纸币。这些红军时期的文物,在经历了78年的漫长岁月后重新回到土城。韩德华在四渡赤水纪念馆举行的捐献仪式上介绍了这些苏维埃纸币的来历。中央红军与川军青杠坡激战1935年1月24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到达贵州省习水县的土城镇。四川军阀刘湘一面调重  相似文献   

6.
正80年前,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血战独树镇,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击退上百万敌人的围追堵截,纵横十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红军四路大军在长征中牺牲16万多人,仅中央红军在湘江战役中就牺牲3万多人。长征是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夏天,已经去世21年的著名歌唱家马国光突然成为网络红人。有网站把他领唱的《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片段进行剪接,配上南非世界杯主题曲,极尽嬉笑之能。在某视频网站,恶搞《长征组歌》的视频达到160多个。曾几时,娱乐一切的风气呼啸而过,红色经典终究未能幸免。近几年来,调侃、曲解红色经典、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长征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团结教育和争取犯错误的同志:审时度势,力主红军向黔东进军;抓住机遇,七作疏通,扩大反“左”阵营;遵义会议,结束“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追堵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同张国焘的斗争;三军会师,迎接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  相似文献   

9.
邵燕成 《宁波通讯》2012,(12):60-60
笔者近日贵州出差,顺道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更加认真仔细地学习了这段历史,更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面对数十倍的敌人,四次渡过赤水,实行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中国国民党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并有效地歼灭对手,取得了中国共产党长征这一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据称毛主席一生指挥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唯独他对四渡赤水战役最为得意。我不由感慨,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担当起了党的总书记的重任,但如果没有智慧,就不会有党的新生,历史也将重新改写。  相似文献   

10.
<正>赤水是贵州省第一个地方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诞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主战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一、不忘初心,在传承红色基因上发挥更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遵义时作出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重要指示。老促会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的要  相似文献   

11.
刘俊升 《中国西部》2006,(10):114-121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色中国的早期缔造者——红军,历时两年,跨越中国版图11个省区,行程25000余华里,为人类历史谱写一首气壮山河的长征英雄史诗。中央红军长征过贵州,是这部史诗中光芒四射与精彩纷呈的一个章节;是中央红军长征转战时间最长的一个省份,黔北地区莽莽荡荡的大娄山脉纵横数百公里,更是当时许多决定红色中国命运重大事件的发生地。遵义会议、土城之战、越娄山关、桐梓筹粮、四渡赤水……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3万中央红军将士在这里千回百转的征战,为红色中国从此徐徐打开了那一束红色飘带上的一道道青涩的结,直到71年过后,在我们去触摸那些痕迹时,依然令我们的心灵为之怦然。  相似文献   

12.
古蔺地处四川南缘,既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红色文化县,更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2004年,四川省将古蔺定为“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试点县:2004年和2006年共安排移民指标566户2506人:全县经反复筛选过虑,最终确定生存环境恶劣对象261户1198人,占试点总户数及总人口的46.1%和47.8%;地质灾害即发区对象128户599人,占22.6%和23.9%;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对象177户709人,占31.2%和28.7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地处贵州北部山区的习水县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全县辖24个镇乡(区),634个村,幅员面积312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2万亩,总人口64万,有苗、彝、白等12个杂散居少数民族1万余人。习水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三过县境,足迹踏遍习水大部分地区,谱写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壮丽诗篇,留下宝贵的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习水人民辛勤耕耘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习水县与四川、重庆接壤,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悬殊,属典型的高寒石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区位…  相似文献   

14.
一、初步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自2007年7月1日实施以来,古蔺县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注册资金833万元,参合农户511户(人)。目前,古蔺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尽量不质弱,却呈现“六有六合”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何强 《发展》2012,(10):70-70
酒之于中国来说,其发展历史与人类等同,酒与中国文化一脉相通,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饮酒抒怀,英雄豪杰借酒壮志。固有一代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一代枭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酒的故事。因此,酒不仅滋养了历代英雄的阳刚之气,而且在革命初期,救治了四渡赤水的红军战士,给中国美酒续写了红色文化的经典,这就是盛产于国酒之乡——茅台镇的四渡酒。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宁化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又是中央红军长征四个起点县之一,有丰富的老区人资源,如何打好老区牌,促进老区建设和发展?前不久,宁化县组织考察组赴中央红军长征另外三个起点县:江西的长汀、瑞金、干都考察学习。借  相似文献   

17.
古蔺县德耀镇面积121平方公里,有23402亩耕地。其中耕地面积13170亩。2001年全镇财政税收仅80.8万元,其中上解中央两税13.8万元;财政支出308万元,其中上级财政补助144万元。2001年德耀财政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骨干财税急剧下滑。作为全镇主要财源的烤烟税,2000年收入为42.8万  相似文献   

18.
杨成武素以忠勇、智慧闻名,他与杨勇、杨得志被毛泽东风趣地称为“三(杨)羊开泰”,被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称为“白袍小将”。他一生戎马倥偬,战功赫赫,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智取腊子口,击毙“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作为“常胜将军”,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成为众所周知的开国将领。  相似文献   

19.
马蹄乡的羊嘶岩、马嘶乡的白岩、椒园乡的立岩和德耀镇的燕岩(以下简称“四岩”),是四川省古蔺县国定贫困县的典型特困区域。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研究解决特困区域和特困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山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最近,笔者分别到“四岩”进行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容乐观.扶贫开发任重道远。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括条件,稳定解决农民温饱,将是今后较长时期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5,(1):62-62
2004年,我国航天人以8发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10颗不同类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的成绩,创下了“四个之最”,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