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地方政府为中心进行的土地财政税收,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因此,土地财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土地财政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并对实现地方经济增长与土地财政合理发展的对策进行分析,以此来完善财政政策,优化地方经济增长结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采用1998—2005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来分析我国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2)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影响;(3)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是土地财政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加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本文的政策建议是:(1)正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提高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率;(3)规范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财税体制变迁、“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2000年以来财税体制变迁、地方“土地财政”模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用2000—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2000年以来税收收入有利于中央的调整没有改变地方政府的增长取向,而是显著改变了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具体方式。一方面,财税体制的调整驱使地方政府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财税体制的调整驱使地方财政倚重房地产业,并通过对房地产业的扶持,发挥其联动效应,直接或间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提升地方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转型调整,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亟待转型,厘清土地财政的动机是关键。本文首先从分税制改革、土地供应制度、政绩考核机制等维度探讨土地财政背后的制度环境并估算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规模;接着采用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政绩考核”内外因两个方面检验土地财政的动机,发现地方政府受“政绩考核”的激励要远大于自身的“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5.
"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1999-2007年省级数据为基础,对全国各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进行了大致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土地财政规模存在较大时空差异.东部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较大,政府支出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土地财政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地区竞争程度、腐败情况、财政信息披露程度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腐败和财政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黄静  吴群  王健 《财经论丛》2017,(12):12-21
明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理,有利于缓解当前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状.本文从经济增长和制度环境双重角度构建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分析框架,并采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短期内具有激励作用与惯性特征,长期具有收敛趋势.土地财政产生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中,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程度是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前提,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 地方政府竞争、 房地产业支柱型产业定位政策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滞后一期财事权不对等程度对当期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具有负向影响,由此反映出分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地方政府竞争中,招商引资的竞争方式在短期内对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影响尚不显著,但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愈激烈,地方政府愈加依赖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7.
鲍欣 《北方经贸》2005,(8):32-33
财政分权如何影响经济发展,传统的财政分权以及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都没有明确地探讨并阐明过这一方面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当代财政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意义在于为国家财政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当今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辩证思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童大龙 《财贸研究》1997,(5):23-25,32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平均每年增长10%多,但据测算,在支撑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资本贡献占61.6%、劳力贡献占10%、技术进步贡献只占28.7%,与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投资效率提高引致经济增长贡献率在50%以上相比,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依赖于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以及转变增长方式的缓慢,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密不可分.土地财政是否有益于经济增长以及土地财政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是近年来常常被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将经济体划分为马尔萨斯部门和索洛部门,并在模型中考虑土地财政的因素,通过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数理推导,得出土地财政会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根据数理模型的推导结果,土地财政促进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促使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实现.针对上述推论,本文通过对30个省份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证实土地财政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发现地方政府征用农用地转作商用的做法会反向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土地出让金的做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直接,由土地财政导致的劳动力从马尔萨斯部门转移至索洛部门的结果对经济增长亦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寻租规模的经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仲锋 《商业时代》2006,(21):45-46
关于寻租规模的经济估算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难点和关键问题,本文从若干方面间接引证和估算了我国转型期的寻租规模,希望能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开展了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证研究,由于财政分权已成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特别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多数都想依靠财政分权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中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也体现了财政分权的过程.本文从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的涵义入手,通过分析两者的作用机理,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有了极大发展。本文回顾了这一新理论区别于传统理论的特征,以及将其用于经济增长研究得出的新发现和主要问题。在此类研究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绩效,一方面为回答“财政分权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研究依据,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制度设计对财政分权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判断,这与国内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相似之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的中央一地方财政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秦海林 《财贸研究》2011,22(2):65-72
中央政府以金融手段化解财政风险的行为,即为财政风险金融化。这种策略在短期内可能会抑制财政风险,但是,它不仅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大纳税人的税负,还会导致财政风险的持续上升,因此,从长期来看,财政风险金融化会向上推动经济风险,并最终抑制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检验表明,财政风险金融化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模型的抑制效应,若不有效限制这种政府行为,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理论,研究1978—2009年度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家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有一定的拉动作用。GDP构成了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Granger原因,而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只有在滞后2年时才构成GDP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各国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出台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这种导致政府债台高筑的财政政策影响着财政的可持续性,也影响着经济稳定增长.以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长期低水平的基本赤字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其经济增长效应与公共债务水平息息相关,二者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一个最优组合关系.因此,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该维持合理的赤字水平与国债规模,以保证财政的可持续性,有效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教育产业化的经济效应的研究,我国学者几乎是一致以教育投入有助于经济增长为前提的,但这种隐含假设的真实性尚需要严格的实证来支持。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对广东省教育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探究了广东省教育投入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谢旭人  戴柏华 《财贸经济》1994,(2):25-28,5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根据这个要求,财政职能要相应转变和加强.财政职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收支的规模来体现的.因此,研究当前我国财政的适度规模,对于合理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财政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即通过对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规模是否适度的分析,探讨财政职能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并反映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将拥挤效应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纳入生产函数,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得出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据此给出了一个估算最优城市规模的简单模型的结论。研究表明在不同条件下城市的最优规模是可变的,不存在统一的最优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应该适度有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然而财政投资是否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一直以来是国际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选取1998—2013年广东省财政投资和GDP等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广东省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广东省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是财政体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经济的转型需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理论研究都认为财政分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随着近年来财政分权制的实施,很多地方的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财政部门要加强财政分权的制度建设,通过财政的力量来缩小地区间经济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