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2008年上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社会支持对自评一般健康、是否患慢性病、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对外来人口和本市居民两个不同群体作了单独分析.社会支持对上海外来人口身心健康的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并不显著,对上海本市居民身心健康的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检验显著.社会压力会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安全的饮用水、卫生设施和清洁的家用燃料是保障家庭成员健康的基础。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人力资本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深入考察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与收入的影响和互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改善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能够有效帮助农村居民摆脱"环境健康贫困"。实证结果表明改善家庭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健康和收入水平,家庭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每提高一个等级,家庭成员患慢性病概率就会降低,且收入增加一倍有余。(2)收入越低、健康状况越差的家庭,环境卫生服务可及状况也相对较差,而改善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能更好的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健康和收入水平。根据数据分析,农村弱势群体无法同等机会享受到自来水、冲水厕所和天然气等服务,健康能力被剥夺,健康状况下降,一年内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收入下降。(3)环境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与收入三个变量形成稳定的循环影响系统,彼此存在很强内生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2015 年发布的数据,在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与健康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有序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进行分组回归之后,进一步发现以碳排放强度作为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对居民自评健康存在着显著影响。 但这种影响在东中西部并不相同,即低碳经济的发展,由于区域的不同,对居民的健康影响不同。 碳排放强度对东西部居民健康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对中部则有着负向效应,且东部效应大于西部效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新农合背景下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采用自评健康状32况作为度量健康的指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中的2006年,2009年和2011年的农村截面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现状。并将参合农村居民与未参合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Grossman模型,以自评健康状况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新农合、家庭人均收入、调查年份作为自变量来研究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研究发现,女性的健康状况要高于男性;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教育水平越高和家庭人均收入越多自评健康状况越好;参合的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比未参合要好,而且随着新农合程度的加深,新农合对参合者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实证检验预期因素、家庭及个体特征、住宅特征、小区环境、迁移因素及住宅权属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效果。基于杭州市的调查数据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的主要结果发现:(1)自有住宅者比租赁者具有更高的居住满意度;(2)住宅、小区及其配套设施便利的预期满意度越高,居住满意度越高;(3)男性与年长者的居住满意度较高;(4)就近入学方便、环境卫生好、交通便利小区能导致居民更高的居住满意度;(5)住宅面积、采光、隔音对居住满意度具有正效应;(6)预期迁移性与居住满意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研究居民社会资本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资本对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个人社会资本指数每增加10%,自评健康状况很好的概率增加2.1%。此外,社会资本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社会资本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显著高于男性,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对65岁以下居民健康的影响显著高于65岁以上居民。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可以通过提升居民的社会资本来改善国民健康水平,但应关注社会资本对健康影响存在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对南通地区居民幸福感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个因素与居民幸福感的关联程度及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相对收入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相对于绝对收入来说是更显著;性别、户口性质、单位性质、居住方式、婚姻状况等会影响居民幸福感,但相关程度很低;空气质量、环境卫生会对居民幸福感造成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对比较显著。应通过改变和协调各种因素,减少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建设,综合提高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城镇劳动力为研究对象,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劳动力的自评健康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正向相关,表现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自评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余层级.但是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群体以外的群体之间,自评健康没有显示统计上的差异.检验不同性别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关系,男性与女性规律较一致,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检验不同年龄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的关系,仅表现为41-50岁年龄组随着地位的上升,自评健康状况变好;检验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的关系,东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地位上升,自评健康状况上升;东部地区与总体规律一致,表现为最下层级弱于其余层级;中部与西部地区呈现两头分化现象,社会经济地位最上与最下层级,自评健康状况较差,中间层级较好;检验不同婚姻状况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自评健康关系,表现为已婚群体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的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研究为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相应健康促进政策制定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路径分析法,以饮食方式、体育锻炼、社会参与和睡眠质量等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效应及其路径.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对我国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职业特征的影响不显著.路径分析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对自评健康的总效应为0.094,其中直接效应为0.019,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75.社会经济地位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为0.144,其中直接效应为0.083,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61.因此,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对我国老年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并且通过中介变量对老年人自评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社会经济地位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弱于直接效应.政府在制定健康老龄政策的过程中,除应重视经济支持、社会保障等因素外,还应重视睡眠质量、饮食方式、体育锻炼和社会参与等中介变量在老年人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传利 《市场周刊》2020,(18):0181-0181
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中融入了绿色建筑技术,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文章就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其建筑经济发展前景,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和措施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老年人以非正式照料为主,妇女承担了主要的照料责任.政府减少对非正式老年照料的支持以及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将会加重家庭中女性的照料负担.利用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来研究城镇已婚妇女照料父母及其自评健康的关系.在我国城镇,与不照料父母相比,照料父母的已婚妇女更倾向于报告较差的健康水平,并且"自评健康状况非常好"的概率减小,而"自评健康状况一般"的概率增大.应该关注日益繁重的照料责任,以及工作与家庭照料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给妇女的心理、身体和社会福利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问题。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营养健康问题值得关注。事实上,熬夜、玩游戏、吃夜宵成为大学生普遍的爱好,这给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营养饮食现状,提出改进大学生饮食的建议,希望能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居民的社区环境卫生意识是维护良好社区环境的前提,也是新型社区发展的基础。当前,正因社区居民对环境卫生现状满意度一般,且多数人对此不以为然,虽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关注,但少有维护社区环境卫生的倾向和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民工在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居住环境问题,包括住房、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等.解决农民工居住环境问题是我国政府在现阶段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民工居住环境问题,他们才能安心的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致富天地》2015,(3):64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面向3大类人群提供共11项服务,其中以下四项服务针对所有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享受健康教育服务辖区内所有城乡居民,包括户籍和非户籍的居民可以在乡镇卫生院、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对改善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从房产价值本身,市场供求关系及政策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房地产价格。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高储蓄率的研究一直吸引着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对造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进行了多种角度的解释,但很少有学者从居民健康状态的角度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原因。本文将从居民的健康状态出发,为解释中国高储蓄率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本文首先对我国居民的健康现状进行了阐述,实证研究了健康状况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健康状况与其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会导致其家庭储蓄的上升;在健康状况的衡量指标上,居民主观健康和客观健康与其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即居民主观(客观)健康越差,其家庭储蓄越高;而心理健康对居民储蓄的负向影响不显著。通过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和家庭储蓄的实证研究,为我国相关政策制定者和金融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些政策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伴随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所处阶段判断,我国大多城市城市病将日渐突出,并长期存在.城市居住代价很大,而郊区化居住却因具有把城市和乡村生活优势兼容的特点,必将成为我国居民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趋势性选择.本文即概括性分析这种趋势形成的理由、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国房地产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健康居住的课题。2002,年的非典使人们的居住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健康居住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健康”成为房地产广告中的热点。如今,健康居住已经从一种理念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围绕人们居住环境和人类健康问题制订综合性的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实现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说,这种居住观念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09年在陕西省进行的"陕西省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健康自评、心理福利自评两个个体主观感受变量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个体主观感受状态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自理能力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较好的健康自评和心理福利自评将显著提高老年女性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器械支持自理能力.研究结果为增加农村老年女性主观感受,从而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