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业欺诈是指在市场交易、投资、服务过程中,通过虚构隐瞒事实、发布虚假信息、签订虚假合同以及夸大宣传等手段,误导、欺骗单位和个人,骗取钱财和各种物质利益,破坏市场绎济秩序,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商业欺诈行为其实并不像被闪电击中那么少见.其实,骗子并不可怕,只要详尽了解各种骗术的手法,并与诈骗犯展开反欺诈的心理战,就能攻破各种骗术.  相似文献   

2.
数据求真     
晴天 《数据》2005,(4):1-1
时下,社会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不法分子通过虚构事实、发布虚假信息和签订虚假合同等手段,用注了水的一系列"数据"误导、欺骗企业和消费者,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其实,这也是一种数据层面的欺诈。笔者不妨在此提供如下数据,提醒人们警觉:  相似文献   

3.
据调查,目前使消费者受骗最多的商业欺诈手段是直销、让利销售、平价销售、有奖销售和批发销售等。最常见的商业欺诈行为是短斤少两、伪劣假冒、虚假广告、预付款不兑现等。作为消费者,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商业欺诈呢?首先,要知法懂法,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欺诈行为。1.在商品中掺杂、掺假充真,以次充好,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质量认证标志、名优标志,伪造商品产地,冒用知名商标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和他人的厂名、厂址;3.与他人合谋进行欺诈性商品销售或服务诱导;4.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销售商品;5.销售国家明令淘汰…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怎样免受商业欺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欺诈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中国的市场经济秩序,成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一大公害!据调查,目前使消费者受骗最多的商业欺诈手段是直销、让利销售、平价销售、有奖销售和批发销售等。商业欺诈发生在各行各业,最常见的商业欺诈行为是短斤少两、伪劣假冒、虚假广告、预付款不兑现等。对此,广大消费者无不痛恨万分!由于受不法暴利的诱惑,许多商家见利忘义,以致商业欺诈花样百出、无处不在,堵不胜堵,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即会上当受骗。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商业欺诈呢?一、依法维权,该出手时就出手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很多消费品…  相似文献   

5.
2006年元旦、春节和“五一”黄金周前后,国家将对商业促销价格欺诈行为进行重点检查;2006年4月至5月,将对通信行业价格欺诈行为进行重点检查。  相似文献   

6.
政策     
《企业研究》2005,(7):7-7
中国将严打骗取供应商货款等六种商贸欺诈行为 据中新社消息.中国将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严厉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着力整治和打击骗取供应商货款等六类商业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7.
(一)严厉打击各种失信违法行为,有效制止失信行为蔓延。依法查处了无照经营、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资金等欺诈行为,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狠狠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及欺诈行为,较好地维护了公平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特别是针对传销和变相传销方式、手段的变化,始终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8.
商业欺诈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商业欺诈一方面严重侵犯了消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严重败坏了社会信誉和社会风气,扰乱了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造成了障碍,对商业欺诈的规制和打击,已成为摆在当今中国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商业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市场监管的难点,剖析经销商商业欺诈的手段,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是减少商业欺诈的重要途径。分析零售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经销商商业欺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诚信经营的缺失,经销商之间为了求得市场占有率的平衡,而选择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由于消费者投诉成本过高,大多放弃投诉,加之监管成本过高,政府部门监管收益有限,监管职责难以到位,从而导致商业欺诈愈演愈烈。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的落实,加大对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惩罚,从而达到减少或杜绝商业欺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标准化》2007,(9):40-40
去年以来,上海共查处各类商业欺诈案件4500余件,其中查处欺诈消费者行为案件560件,占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总数的50.2%。日前,市人大代表、松江区质监局局长张利林应邀做客东方网“人大网议日”聊天室,和网友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商局根据《消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并于1996年3月15日颁布实施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在这个《办法》中,确认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十三种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这是我国立法上首次以成文的形式对欺诈消费者行为作出的规章规定,对防范和认定欺诈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但是,从现行的我国有关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规则来看,笔者认为原则性比较强,可操作性欠缺。如笔者亲自处理一起消费者投诉就遇到了法律的“盲区”:一消费者在大连某…  相似文献   

12.
刊中报     
《现代企业》2005,(5):31-33
联手打击六类商业欺诈行为,陕京天然气管道事故责任人被判刑,赔偿标准不低于二十万,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3.
吴长勇 《湖南审计》2001,(11):26-27
为了帮助支出财务报告欺诈行为,COSO(发起组织委员会)分析研究了1987-1997年度间的欺诈性财务报告。研究对象是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会计审计执行公告(AAERs)中被判定有财务报告欺诈行为的公司。该研究包含了随机选出的200家涉及财务报告欺诈的公司,验证了约300项欺诈行为。1999年COSO公布了研究结果,指出了存在欺诈行为的公司及其管理局的典型特征。这对帮助审计人员识别有关警示信号,降低审计风险具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治理虚假会计信息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质量监管领域中的商业欺诈问题日益严重。这已引起了质量技监部门的高度重视。应当说,有效地遏制质量监管领域中的商业欺诈,保护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维系市场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诚信体系,保障与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即必须准确地界定商业欺诈的内涵,科学地揭示商业欺诈的本质特征,清醒地观察与分析商业欺诈的发展趋势,精确地归纳商业欺诈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王越宏  邹容 《英才》2004,(12):76-76
对冯明昌事件的本质认识,不能仅从金融监管等社会管理层面去思考,还应该深究目前经济法制领域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积极加强防范措施,此类官商合流骗贷及其它的商业欺诈行为就还会出现。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指企业以“诚信”原则作为基本的商业道德标准和根本的行为;隹则,全面、充分履行与客户的约定义务,抵制各种商业欺诈行为。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也是客户对企业的最基本、最原则的要求。诚信凝聚了企业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源泉。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结构复杂,加强中小企业的诚信管理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的诚信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产交易登记中的假冒欺诈行为日益猖獗,少数不法分子制作、买卖假房产证件,以虚假证件、假冒当事人等欺诈手段骗取房产登记,损害了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因此,防范和打击假冒房产交易登记成为各地房产登记机关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坚纲 《财会月刊》2004,(10):64-65
一、虚假陈述的认定 1.美国法律的规定.美国<1933年证券交易法>10b-5的反欺诈条款对虚假陈述作了规定,即任何人通过或借助州际商务或邮件和任何全国性交易所间接或直接地就地购买或出售的任何证券有以下行为的属于虚假陈述:①以任何欺骗、阴谋或骗术进行诈骗;②就重大事实作任何不真实陈述或未陈述重大事实;③从事对任何人可构成欺诈或欺骗的任何行为、做法或业务.  相似文献   

19.
一、民事责任认定原则 1.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原因分析 ①故意(欺诈):指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管理当局共谋,明知企业的财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仍然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重大缺失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一种共同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20.
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的会计信息为手段的欺诈事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制,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内部和外部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