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自电子技术问世,就开始了,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现状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工业与电子技术产业的不断的发展,现代汽车工业和电子技术也随之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领域上的应用也日趋成熟。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汽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仅作为交通工具这单一作用,而是成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和应用载体,汽车的电子配置已经成为衡量车辆性能的又一大指标,汽车电子化已经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必经之路。作者根据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心得,对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领域中的应用做出了十分详细准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王侠 《广告导报》2006,(9):87-88
中国汽车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世界汽车工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在这20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风风雨雨,我国也从过去商用车的制造国逐渐走向轿车生产大国,而且种种数据表明。今年年底中国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市场将会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目前信息电子教术在汽车中的大规模应用,研究了汽车维修秆业应加强维修桂术人员对信息电子技术的培养.重点阐述了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汽车产业的推动作用.以及现代汽车行业中的最新技术和安全新技术的介绍,结合其它国家的发展过程,对比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说明我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5.
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元 《中国科技财富》2010,(16):167-167
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市场竞争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机械工程领域中涉及面十分广,而且是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可以说,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网络虚拟化、环保绿色化、技术智能化等三方面对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机械制造业逐步实现自动化,而自动化技术在推动机械制造业发展方面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机械制造领域和自动化领域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本文从机械制造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此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谢鹏 《商务周刊》2008,(1):19-19
两个汽车行业里的小个子巨人终于完婚上汽集团兼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和南京汽车集团控股股东、跃进集团董事长王浩良,是汽车行业里有名的矮个子,也是有名的强势人物,两个人甚至长得很像两兄弟。历经整个2007年的恋爱游戏,两个矮个子巨人的手终于握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子技术是汽车技术中发展极快的前沿技术领域。在 ISO/IEC、SAE、JASO 等国际先进标准中,与汽车电子相关的标准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相比之下,国内汽车电子标准化工作相对于电子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水平已明显滞后,制定或转化的标准屈指可数,远不能适应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汽车产业也随之异常火爆,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值此入世十周年之际,让我们从汽车行业品牌发展的角度出发,回顾成长历程,重品酸甜苦辣,盘点一下中国车市在这腾飞的十年里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机械生产领域,自动化技术与机械制造随时代的进步而迅速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机械自动化是通过机械、电气、控制软件等多种先进技术有机结合,应用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自动化的机械制造形式,才能推进整个机械生产的技术和质量的进步,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不断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一般来说,自动化机械制造的主要核心技术是围绕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展开的,在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不更改的情况之下,通过机械设备或者相关生产管理过程,可以按照预定的操作自动实现检测、信息分析、判断处理等,并且自动的转换到另外一种不同的器件上,进一步的实现自动化机械制造,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从20世纪中期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起步,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市场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本文从经济效应、政策影响、发展趋势、新能源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与前景,指出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的共同推动下,中国将迎来汽车行业的"低碳时代"。  相似文献   

12.
黄秋丽 《商界名家》2005,(12):55-57
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农用车企业从最初的200多家,竞争发展到今天的七八家,而时风已经成行业的绝对领先者,连续8年位居行业第一。近年来时风又在汽车行业频频出手,成功进入汽车市场。作为搞技术出身的总经理,刘成强见证了时风的发展历程,而他的个人经历已成为时风发展史的一个注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八十年代开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自有品牌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消费品领域,自有品牌已经渗透到了原本完全由传统的制造商品牌占据的商品类别中.随着市场上品牌竞争的日益激烈,对自有品牌影响因素的正确分析.已成为零售企业实施自有品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就被描绘成"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汽车市场".持续2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必然使得汽车的需求在新世纪的头几个年头爆发.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4200万户.而我国的汽车消费贷款等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消费者的要求,大大阻碍了汽车行业的发展.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国际汽车公司都虎视眈眈,企图分一杯"羹".根据入世汽车条款,"容许外资进入汽车零售、批发、金融服务、修配和运输等市场."执行这个协议将意味着我国的汽车金融不得不和国际汽车金融在中华大地上短兵相接.  相似文献   

15.
单片机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具有结构集中但功能强大,成本较低的优点.非常广泛的应用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电子控制技术从经典电子技术时代发展到了现代电子技术时代,产生了跨越式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单片机的发展历程和在部分领域的应用优势和意义,并讨论了单片机的部分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入世”给汽车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随州汽车行业如何找准市场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入世”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我国汽车工业与国外发达汽车工业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组织结构上:布局散乱,规模太小,专业化程度低,低水平竞争,效益差。目前我国汽车厂家产量达到规模经济的只有一汽、东风、上汽三家。就湖北省而言,汽车行业厂家号称“三个五”(555家),其中460多家零部件厂,70多  相似文献   

17.
所谓的无人驾驶汽车,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控技术的进步一步步从有人驾驶辅助发展而来的. 从有人驾驶到无人驾驶,业界众说纷纭,有说法认为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四个阶段,也有说法认为需要五个阶段,无论哪种说法,最终所指向的都是无人驾驶.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领域赢得了越来越多方面的青睐,除了传统的汽车行业之外,很多新的面 孔也加入到了研发队伍中.尽管汽车无人驾驶尚未实现,但我们很欣慰看到诸如沃尔沃、谷歌、奔驰为代表的企业正在朝着高度智能化的安全交通进发,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乘坐他们研发出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而这一天,将会是汽车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现场总线技术在80年代中期开始在汽车行业应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技术的先进性得到了证明:其分布式的结构满足了汽车生产线的控制要求;其网络化的结构适合于现场设备与更高控制管理层通讯的要求:设备的智能化满足了汽车生产中高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因此,现场总线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世界上许多汽车厂,最近几年新安装的汽车生产线以及新改造的生产线都采用了现场总线的技术。在国内也是这种情况,无论是国内设计,还是国外设计的生产线,几乎都采用了现场总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庄青松 《中国市场》2009,(39):67-69
经济发展一直是一个让经济学家着迷的话题,为什么一些地区的经济在短短时间内实现了赶超,而一些地区却不温不火,甚至在一些时候走下坡路。本文选取了东南亚和非洲两个典型地区,概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两者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比较,总结出导致两者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是发展战略、政局稳定和农业发展三个因素。最后,本人提出了上述两个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对同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商》2015,(11)
我国经济在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二十一世纪初期,世界汽车技术便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具可靠统计显示,在二十一世纪前十年中有五十种汽车制造技术,新型汽车材料二十余种,汽车系统和部件模块总计四十二个,在当时属于汽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和创新,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得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