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由一直延续的和竞技体育相结合的模式到现今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的模式.显示了我们更加务实的教育思想。但是我们在学生的体育教育中,到底还缺乏什么,还有那些提高的空间,也许可以从美育方面来思考一下。本文建议重视学生体育审美观的培养,使其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更好的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对高等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在高等院校开设体育选修课的授课形式,构建与高校体育教育相吻合的具有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模式,使高校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融为一体,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的欣赏是在美学原理的指导下,从体育文化、身体美、运动关、整体美、比赛结果等角度进行的。提高人们体育文化素质,培养欣赏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和欣赏观念,提高欣赏体育运动的水平,是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于秋芬 《理论观察》2005,(6):135-136
体育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体育运动实践这个特定领域中的感性显现。体育美具有客观性、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体育美表现为外在美和内在美。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强调竞技忽视健康教育;运动素材代替体育教材;运动技能代替终身体育;考核标准代替健康程度.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体育的主导性任务,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规范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通过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培养的主要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呈现明显削弱.许多教练员看中的运动员由于学习文化、家庭条件、父母以及自身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到运动学校进行训练.导致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应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育组织网络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促进全员参与,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家庭体育作用,深化素质教育、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积极推广"俱乐部型"模式,发挥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纽带作用、促进教育科技的联合与协作等崭新的、有效的途径.全面促进体育运动学校的完善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运动内在的意义与价值,是使学生能够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把体育活动作为一项生活内容来安排。因此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中,要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手段,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不断完善高校的体育教育。使学生树立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8.
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终身体育思想源于终身教育观及现代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是技工学校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贾均妮 《新西部(上)》2010,(4):254-254,260
由于心理特征、体育认知、社会环境、教学方式、体育设施等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初中女生普遍表现出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因此,要引导初中女生科学对待生理现象,正确认知体育运动,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促使初中女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运动中体会激烈竞争、战胜自我的快乐,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刘刚 《魅力中国》2010,(17):303-303
本文意在探讨体育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整篇文章把体育教育的功能与高职学生的特殊情况结合起来加以研究,阐述了体育教育时高职学生的身体、审美观、自信心、竞争意识、就业、专业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着忽视教学和训练的差别、教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学生体质下降趋势明显、设施陈旧、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性等问题.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新思路主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丰富教学内容;将体育与美育相结合,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全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等.  相似文献   

12.
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了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现状,分析了终身体育思想内涵,指出在高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必须从启发大学生体育意识入手,着力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情感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4.
吴玉芳 《魅力中国》2013,(31):266-266
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全国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做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积极影响.但是还有部分人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念很模糊,从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仅供各位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宏  殷坤 《魅力中国》2014,(14):251-251,333
美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贯彻于教育的各个环节。美育在体育教育中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育中关育教育的意义、功能、依据、框架与运用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认为:体育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功能主要是使学生体型美、精神美、动作美和语言美.历史、现实、理论是构建体育教育中关育目标的三大依据。最后,文章提出了有关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构建的具体设想,强调了美育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董俊霞 《魅力中国》2011,(12):335-335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对学生加强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重要阵地.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观察方法,表现技巧的训练,而且要加强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的培养,以发展他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胡艳霞 《魅力中国》2013,(13):260-261
当今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不仅能文更能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活动除具备强身健体的功能外,还承担着影响情感态度的功能,有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的发展。而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不仅基于其年龄、心理特征,更应该着眼于外部环境,特别是有教师悉心指导和培养。体育运动饱含着韵律美、形态美及情趣美等诸多美感,更储藏着不少的情感因素。而且体育活动中本身就是很强调行为美感的课程,对于情感教学的开展。是相对其他活动所独有的有利条件。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思考和实践的。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前人的经验与总结来谈谈如何利用体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积极情感,希望能对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巷到_定借鉴_作用!..…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研究学校体育教学中发挥体育心理学最大效能,正确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心理素质,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同时,此研究还促进了体育教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心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9.
胡秀卿 《魅力中国》2014,(15):203-203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的美的世界。内容涉及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五彩缤纷的艺术领域、奥妙无穷的科学殿堂……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由此可见。在学校美育的多种活动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来指导学生感受、体验、领悟其中之美,从中得到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温园 《魅力中国》2011,(14):363-363
回顾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阐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趋势,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应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