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颜 《经济师》2001,(10):67-68
城市化是 2 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 ,也是“十五”计划制定和实施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文章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指出两者具有相容性 ,并从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方面论述了城市化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2.
能源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资源匮乏和大量消耗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不仅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对国家安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可持续”与“可承受”,二者在英语中同为一个概念(Sustainable)。事实上,只有可承受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而可持续的发展必然是人类可以承受的。我们之所以提倡“可承受的发展”,就是为了走向“可持续的发展”(Sustainable Deve lopment)。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第42届大会提交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一词下了通俗而又简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可见,“可持续发展”讲的是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就是在发展中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就是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重视社会的协调发展,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经济效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许多人看来,发展就是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标志就是速度。于是人们常常把国民收入增长率、或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或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当作衡量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一味地追求增长速度。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增长率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经济的发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国民随着经济发展在物质生活上得到实惠即福利的增进? 让我们先看一下建国以来国民收入增长率同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4.
齐昕 《经济与管理》2012,(10):49-54
“包容性城市化”作为我国低碳型城市化的精明发展路径与至高政策导向,通过整合社会、经济、环境资源,赋予各城市化主体共享发展成果与机会的权利,调节并突破城市发展及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非均衡、非包容性瓶颈,为实现高水平、深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型城市化提供高瞻远瞩的战略指导.金融发展是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动力因素,我国的非均衡金融加剧城市化矛盾,严重阻滞了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化包容性发展,亟待调节金融非均衡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能源战略的财税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到2020年中国经济将比2000年翻两番。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及时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末实现单位GDP的能耗水平比“十五”末下降20%。在这样的战略部署下,能源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即中国的能源基础能否支撑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中国能否保证能源可持续供应及国家整体的能源安全?公共财政政策在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应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考虑,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成立了以贾康所长、苏明副所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的“可持续能源财税政策研究”课题组,课题组主要成员包括:傅志华、包全永、韩凤芹、王宏利、牟岩。本专辑即为此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骆世明 《广东经济》2005,(10):22-25
广东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国民经济处于快速增长趋势,连续多年GDP年增长速度超过10%,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然而,过去2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诸多较为严峻的生态环境退化、资源短缺以及社会问题。如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城乡差别与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长期的实践表明,这种以消耗和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高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与协调发展的需要。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中央明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  相似文献   

7.
余跃  孙建雄 《当代经济》2004,(10):43-44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是1990年在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研讨会”中正式确立的。但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尚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统一定义。本文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土地利用既满足当代人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我国西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但有利于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这种稀缺资源,而且对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城镇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凌松  李辉 《经济纵横》2000,(10):18-21
当前 ,在小城镇的建设中出现的盲目追求数量扩张、镇域规模不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非可持续利用等问题亟待解决。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必须在量和质两个方面规范小城镇的内涵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规划 ,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等途径 ,建设和发展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作为城市化水平较落后的省份,面对全球性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压力,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选择“成本内化”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建立低能耗多元化健康型消费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抑制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耗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水平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下阶段众多学者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简单分析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架构和谐社会发展的制度是大国崛起进程中应对经济波动周期、化解社会矛盾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长期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它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较好地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节约包括土地在内的多种资源等角度,都可以充分论证加速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要性。本文要分析的不是“要不要城市化?”而是“制约城市化的几个主要的制度因素”──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落后的“城市”观念,从而认为:中国农村城市化需要重大的制度创新。 一、现行户籍制度阻碍人口和资源的流动和相对集聚,从而阻碍“城市化” 尽管人口集聚不等于城市化,但是城市必然有人口及其他资源的相对集聚。集聚的前提是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迅速增长,至2008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达到了5120万人。由于土地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用传统的垃圾填埋处理法已不能满足实际的处理需要,因此,健康、合理地发展垃圾焚烧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绿色营销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强调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理念。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的发展的声明》进一步明确指出:“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GDP总量高速增长,但也暴露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对于城市化的约束愈发突出。该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重速度轻质量的原因,提出以"美丽中国"为总方向,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贯穿、深刻融入城市化全过程,探索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中国要在未来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要正确认识城市化,城市化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也不是一个人为可以随意控制的过程。加快城市化进程既是解决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又是中国在21世纪保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城市化是一自然经济过程,是一个经济、空间和人口相互协调的过程,是一个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它是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模式、演进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2.57%,跨过了城市化率50%这一重要临界点。根据国际城市化经验,在这个临界点之后,城市化进程将从量变转向质变,主要标志是经济增长动力因素发生了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由城市化初期的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转变为城市化中后期的以"空间资源配置"推动增长的阶段,空间集聚推动着技术进步、知识溢出和经济结构快速调整。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城市化理论研究。第二部分,对1990—2011年中国26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了解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第三部分,提出城市化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同时存在着生态环境污染加剧、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城市化发展地域失衡等问题。重点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与资源、人口、城市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区城市的发展之路--兼谈南平市的城建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岱中国国力报告》一书载: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成果表明,人均GDP达1000美元时,城市化进程将进入高峰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6DP已经达到1000美元,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2005年10月,我国的城市化已达41.6%。未来的15年将是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到202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0%以上。据推算,那时中国人口将达到14.6亿,在这15年里平均每年将有2000万人进入城市。按照这个速度,每年须增建100个2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确实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然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危机。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中国经济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眼下“绿色GDP”成为时髦的字眼。究竟何为“绿色GDP”,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绿色GDP”实际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国家重新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国家统计制度。在这一核算、统计制度下,生态环境被作为一种特殊资产,作为一种生产力。而过去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拉动GDP增长的做法将被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