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巍 《民营科技》2014,(8):263-263
当今的企业安全文化以人为本的"安乐性管理"为中心,以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基础所形成的群体和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即生产与人的价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统一),表现在职工中的激励安全生产和敬业精神。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惜生命,文明生产"、"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安全的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品牌发展强大的内动力,从消费者的层面上看,品牌的认可代表企业文化与市场的认同,它给消费者以信心和安全感。一个品牌的高文化、高质量的附加值背后,一定是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品牌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炒作”与“作秀”的文章。品牌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反映一个企业——品牌生产者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促销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等等。品牌文化从另一角度理解可以是服务,服务是品牌建设与落实的最本质的物化结果,离开了服务,品牌的大文化背景将无从谈起。品牌在互联网上的存在即网络品牌。这正是现代企业树立企业品牌的主打手段。  相似文献   

3.
品牌文化是构成品牌的核心,主要提供给消费者一种归属感。目前在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新消费意识"正逐渐向精神层面靠拢。所以在新消费时代下,企业应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依据,制定以文化因素为核心的营销战略与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企业品牌文化,以期在更好应对消费者需求改变的同时,取得其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组织的安全价值观、所遵守的安全准则及行为的总和。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要素,包括以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承认和尊重作为底线、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以和谐作为目标追求;安全准则及行为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表现为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以安全准则为依据,以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手段,改善员工的安全保障和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向社会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同接受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管理理念等要素的总和。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将安全生产工作由自然科学领域扩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行为文化已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更是安全行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吕梁山煤电有限公司木瓜煤矿对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包括实践经验及实践启示,形成了以"推行安全军事化管理、员工‘手指口述’工作法、从严规范‘安全管理、业务保安、员工操作’三种行为、员工文明礼仪、爱心传播工程等为抓手的特色安全行为品牌文化,为矿井"安全、高效、和谐"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7.
近十余年来,经过不断建设与发展,叶氏集团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其核心价值观表述为:"仁和、忠信、精细、创造、稳健"。这一核心价值观,对叶氏集团内部而言,具有凝聚、激励、约束、导向等功能;对社会而言,具有创造价值、奉献回报、展示品牌、树立形象、吸引互动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变革过程就是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企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近年来,江苏有线泰州分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培育以"敬业、创新、诚信、和谐"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增强分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分公司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万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人民运输企业,4年来,万合集团以经营发展战略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以建立规范的文化管控运行机制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企业文化再造工作,先后完善了企业文化体系内容,制定了企业文化管理办法,进行了企业文化宣贯督导,全面促进了企业文化落地,全力打造了万合文化品牌,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物业服务企业要坚持以品牌为引领,建立一种品牌的生态,产生溢价能力,从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品牌是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品牌建设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品牌建设的价值观确立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确立品牌的价值观,"产品、服务、体验"三者缺一不可。制定的品牌价值观取向要非常明晰,一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二是为企业创造效益。物业服务企业和行业面对的消费者都是相对成熟的人群,大多数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都有很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11.
浅谈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晓翠 《活力》2009,(6):77-77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思想行为引领,在“共创共建”上着力 一是以安全思想教育为先导,培育全员安全价值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构筑全员“安全第一”共同价值观为核心.采取现身说法、典型案例、温馨提示等各种教育手段.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思想教育。打牢“安全第一”的思想基础.培育形成全员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效益观和安全荣辱观.为确保企业安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2.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中远船务")是中远(集团)总公司旗下主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改装业务的核心企业,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先行者和领军者,目前大型海工装备的订单份额超国内市场的一半,产品交付业绩、交付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稳居国内老大地位。公司连续五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被江苏省安监局授予"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和建设南通中远船务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引进、吸收国内外一流海工企业的先进安全管理经验和模式,以文化制胜战略,在安全文化的理念方法、价值体系、管理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和变革,并引入多项"科技兴安"手段,形成了符合世界一流石油公司标准的"人人安全"安全文化品牌和体系。  相似文献   

13.
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于1964年建成投产,历经三次改扩建。原煤产量跃至300万吨/年,成为枣矿集团的支柱矿井。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在认真实践枣矿集团“三三三”文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持续学习、多元发展、文明富有”共同愿景为旗帜,以“三三机制”、“四化原则”、“五种意识”为核心,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企业品牌为方向,以实施理念渗透、素质登高、机制推动、品牌塑造、人文关怀五大保障措施为支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主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煤矿”、“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文化先进社区”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冲突与融合     
观点文化融合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存在。形成"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母子文化格局,可以促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保持企业活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难点在于文化的融合,目的在于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实践工作必须时刻铭记的。一、价值观管理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观管理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建构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5.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成为海西建设的先锋者、社会风气的净化者、道德文明的传播者、企业价值的实践者和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厦烟)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烟草行业"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厦烟制造"品牌,为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企业安全文化”,指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和安全制度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指的是企业以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指导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员工及消费者健康和生命、确保社会生活秩序正常运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而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应在企业的品牌战略中得到集中体现。本文详细阐述了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推动作用,指出以优秀文化理念推动"人"的建设,以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加强企业的品牌战略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油田社区的安全工作既是油田建设、矿区发展的基础,又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社区安全文化是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是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软实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企业文化。当前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的错位带来企业社会责任的忽视、企业文化忽视以人为本带来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薄弱,都说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的紧迫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内在也是一致的。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企业文化铸魂,促使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于利华 《现代企业》2007,(10):47-48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标识,人们可以通过品牌透视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策略、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企业亦可以通过品牌的文化力去赢得消费者、社会公众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同。企业品牌塑造已经是一种深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