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市60年城市空间发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分析北京市60年来在人口、居住、产业、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相应空间格局的演变,表明北京市人口质量与居住水平不断上升,居住空间向多元化和郊区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快速兴起,文化与创意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产业空间呈现快速扩张与多元化的特点;文化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新的都市文化和理念逐渐建立,符号消费异军突起,社会分化日益显现;各种新的城市空间使得城市空间发展更趋复杂化。未来北京城市空间调整与城市转型更加深化,将形成分散多中心结构的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2.
市委书记刘淇在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建设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快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以更高标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构想是适时的,是在这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起主导意义的.作为北京中心城西南部的重点功能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东三期)已成为丰台区重要的高端产业园区,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形态,未来将承担着"区域发展引擎"作用.此次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东区三期面向世界进行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的工作,不仅大大的提升了区域的形象和知名度,更行之有效、以点带面的推动了周边区域乃至中心城西南部地区的发展,从而按照世界城市的标准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渗透着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又为世界各国及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何在世界大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寻求未来城市发展的具体定位至关重要.本文从文化全球化的视角出发,依托北京提出的“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建设方略,明确建设世界城市文化的目标,讨论建设世界级文化中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刘博雷 《经济师》2014,(11):22-24
文章从世界城市的特征出发,简略概括了纽约发展为世界城市的奋斗历程和形成原因。接着,结合社会变迁理论中关于社会发展的两类原因,分析了北京发展为世界城市的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并对北京发展为世界城市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石月霞  姜云霓 《经济师》2011,(9):193-194,196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更加依赖城市的贡献,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载体,对其发展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挖掘越来越显得重要。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圈城市成长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2006年前后各项指标体系得分变化较大,虽然未能改变武汉在城市圈中"霸主"的位置,但鄂州、孝感、咸宁、仙桃等城市的发展速度迅猛,城市成长力逐渐变强;多中心格局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逐渐增多,而且数量庞大,这些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实行有效的对策予以救助,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7.
北京在2009年12月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总体规划.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依赖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依赖于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会展业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业态.“世界城市”是指国际大都市的高端形态,它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从巴黎、伦敦、纽约和东京等世界城市的会展业发展可以看出,会展业发展能极大的拉动经济,促进文化传播与国际经济合作,并迅速提升其经济服务化水平.借鉴这些世界城市的发展经验,北京应着力打造世界级文化主题活动,积极申办世界级会展活动,提升会展业的国际化程度,加强会展硬件配套,并提升服务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转轨过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的社会阶层日益分化,城市贫困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对我国城市贫困的规模、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要强化政府创造就业的能力,关注陷入贫困风险高的群体,重视流动人口对城市贫困的影响,警惕贫困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城市应当是集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进步,居住适宜于一体的高品位文化一城市.而先建设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强调"物化"、 "美化"、 "亮化",突出直接的感官效果,突出实际利益和短期实用效应的惯性一直存在.城市生态与城市建设分裂的"二元"倾向不仅作为一种思维方法,也作为一种工作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城市建设一生态平衡建构,需要城市建设生态与市民的文化素质共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同时实施,城市生态产业与政府管理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推进"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北京市打造世界城市面临单中心过度聚集、交通拥堵加剧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的制约。在基于纽约、巴黎和东京等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展模式基础上,文章从城市规划系统性、多中心建设和土地交通规划等方面,提出北京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昕若  顾铁军 《经济师》2013,(12):43-45
城市己经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空间,城市化体现了人类创造的又一次文明。当代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资源、能源压力。"生态城市"理念的诞生,是治疗城市环境污染、市民幸福指数低落、资源能源紧张问题的良药,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达,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必然选择。文章以"什么是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生态城市?"为中心议题,主要沿着三个点三条线一个面展开研究:生态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作为三个点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平面,在这个平面上讨论如何实现城市社会生态的和谐。文章重点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浅略性的规划思想以及寻求适合中国国情和生态环境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外来民工社区化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江南论坛》2002,(5):19-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间开放与交流程度的日益扩大,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城市,从事二、三产业,形成逐年高涨的民工潮。这种大规模的民工流动,不仅使农村社会生活、就业状况、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对城市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社区———作为城市  相似文献   

13.
“单位制”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石,单位制度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而"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构成了我国当前城市空间转型的基底,有别于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规则。对"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既是对既有城市发展路径的反思,又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是我国城市空间转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从政治经济空间组织、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和重工业导向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概括了"单位制"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基础,揭示出"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在组织单元、政治经济功能、生产主体和功能单元、生产内容和职能、空间生产的价值倾向以及相应的空间分化形态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同时指出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单位制"空间生产方式的效率相对低下、城市企业主义治理下空间商品化属性凸显、空间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悖离而导致空间冲突锐化、"空间公平"的追求的愈加重要等问题,并进而指出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由封闭式的"单位制"向开放式的"社区制"转型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外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特点与分类、均等化的界定与衡量、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与供给模式、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是否均等及其原因、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以及影响均等化的因素等方面,研究对象集中在城市内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以及不同邻里和社区之间,形成了"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与均等化"、"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均等化"、"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与均等化"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与研究框架。在当前我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格局日益显著的背景下,我们应重视和加强对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金融企业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俊  甄峰  王春慧 《经济地理》2011,31(5):754-759
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和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城市在网络中的连接率随城市的重要性下降而递减;中国城市网络具有区域特性,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两小"五个城市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共同构成了基于金融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杭州城市发展中的新课题.本文阐述了城市品牌传播的必要性,对杭州实施城市品牌策略进行SWOT分析,提出城市品牌传播的具体问题,以品牌效应推动杭州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扩展多尺度驱动机制分析——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厘清上地利用,变化与其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也是建立变化模型和定量预测的基础.以北京为研究案例,基于遥感影像和GIS技术.获取了1991-2004年北京城市扩展信息,定量分析比较了1991-2004年北京地区面状、线状和点状三种城市扩展李问过程.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尺度上,分析了北京城市扩展过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城镇用地扩展过程显著,城镇用地在区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从1991年的9.80%增长到2004年的17.93%;②城市化过程,主要表现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城市化三种基本模式;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的驱动因子影响城市扩展过程.宏观尺度上,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等政府行为和过去三千年城市发展形成的旧有城市格局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格局;在中观尺度上社会和经济因素为城市扩展提供了驱动力,最明显的是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观尺度的地形、区位和交通限制决定了城市扩展的可能性,最利于城市扩展的因子是距高速公路的距离.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足1991-2004年北京城市化强度出现一个先增长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行业也取得了十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二五"发展期间,房地产业再次成为了国民经济中最火热的产业,"房价"一词也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近期,随着房价不断攀升,房地产再次成为了全国舆论的焦点,以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为主要态势,部分二线城市也逐渐有所抬头。而国内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增长相对比较缓慢,部分城市持续走低。整体上来看,特别是进入到2016年以来,国内新一轮房市保持稳步回升态势,主要呈现为"在回暖中分化、库存逐渐下降、房贷风险可控"这样一种现状。本次课题探究,重点就当下国内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分化这一现象,发掘其内在本质、发现规律、分析原因、提出一些有助于完善差别分化类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京津冀城市网络集中性及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城市间“时间距离”缩短,引起城市区位和城市关系网络发生变化.研究将GIS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结合起来,利用O-D矩阵和引力场模型,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在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4种不同交通模式下,可达性的差异性及都市圈城市经济相互作用的外向和内向集中程度等.结果发现:①交通可达性对都市圈内层极化作用高于外层作用,交通按照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顺序大大提高城市间可达性.②交通可达性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提高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和城市间联系度,另一方面拉大城市间差异程度,且北京、天津以辐射功能为主,其它城市以集聚为主.③可达性在1h以内,城市对外影响力较明显,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廊坊(0.25h),在1h以上,城市经济影响力变化较弱,在2h以上影响渐渐消失.④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4种交通模式中,天津交通区位优越于北京,但在可达性和经济影响力综合作用下,北京外向集中程度(Out Degree)地位明显优越于天津,而内向集中程度(In Degree)天津高于北京.⑤可达性拓展了都市圈内层的空间范围,并引起空间结构由“多中心”结构向连续的“带状”结构演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首都城市与港口城市空间耦合形成世界城市的国际发展事实,探讨河北沿海地区秦皇岛市承接首都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的战略契合点,计算秦皇岛市域空间聚集—扩散程度,剖析秦皇岛市空间发展的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城市组团的多中心网络化空间发展模式是秦皇岛以出海通道和滨海客厅为战略契合点,全力延伸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功能拓展和区域溢出的最佳模式。为此,秦皇岛应以"两轴、两翼、四级"贯穿"人字轴"城市组团总体布局,促进城市空间多中心网络化发展;以国家"第二会客厅"、国际滨海旅游港和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打造北京世界城市功能区域溢出的枢纽—网络化承接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