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杂色蛤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俗称蛤仔、花蛤、砂蚬子、蚬子。近年来大量出口日本活蛤和冻鲜蛤肉,售价很高。杂色蛤养殖多以混养为主。它可与对虾、脊尾白虾、鲻梭鱼、鲈鱼、沙逛鱼等混养,其中与斑节对虾、脊尾白虾混养效果最好。现将杂色蛤与斑节对虾、脊尾白虾混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杂色蛤与对虾混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虾池混养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养殖设施提高虾池利用率。且杂色蛤生长迅速,适应力强,养殖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收益大,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市场供不应求。现在将本地区杂色蛤与对虾混养情况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池的选择,根据杂色蛤的生态习性,选择养殖池最好为软泥底或半沙底,且进排水畅通,水质无污染,有淡水注入,水质肥沃,海水比重在1.016—1.020之间,面积20—100亩均可。  相似文献   

3.
<正>一、全新的混养概念:科学的混养概念告诉我们,不但四大家鱼可以混养,甚至鱼、虾、贝、蟹之间也可合理搭配混养。如鳗鱼塘里混养胭脂鱼,胭脂鱼可摄食鳗鱼吃剩的碎料;对虾塘里混养小规格的尖吻鲈,尖吻鲈可及时摄食死虾,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二、淡化驯养:许多海水养殖品种是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来到"中国对虾之乡"赣榆县宋庄乡养殖示范区,看着不时蹦出水面已长到8公分,通体透明的大对虾,负责人张永兴欣喜地介绍说:"今年我们乡1.1万亩对虾已有8000多亩实现虾蛏混养,大大降低对虾发病率。预计头茬虾起捕500吨不成问题。仅年头投放的200吨蛏苗一项年底就能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哩!"像宋庄乡的虾农一样,在赣榆县海头、城东等乡镇,当地养殖户纷纷将螠蛏引入虾塘养殖。到目前,该县螠蛏养殖水面已达到1.5万亩,年可创产值3000余万元,成为江苏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螠蛏养殖区。赣榆县有3万亩虾塘,当地农民在长期实践中发现螠蛏与对虾混养,既调节水质又抑制虾病。作为一种高档食用贝类,螠蛏养殖每年只需播苗一次,靠吃对是残饵即可自然生长,养殖成本低、效益高。纯对虾养殖塘亩产80公斤,产值4000多元;虾蛏混养塘亩产值则达到8000元  相似文献   

5.
文登市今后虾池养殖结构调整的新思路是即按照宜虾则虾、宜鱼则鱼、宜蟹则蟹、宜贝则贝的原则,实行“两压两增一控制”:压缩对虾养殖面积,增加鱼、蟹、贝类养殖面积;压缩粗养面积,增加精养面积;严格控制缢蛏养殖面积。争取用2~3年的时间,将全市043万h虾池中虾、鱼、蟹、贝的养殖比例调整到1∶1∶1∶1,实现四个01万h养殖结构,彻底改变以中国对虾养殖统领全局的现状。对虾养殖,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期实施,一步到位的原则。加大虾池改造力度,全面实施对虾养殖“二次创业”工程,到2005年,全市形成01万h高标准对虾养…  相似文献   

6.
<正>方斑东风螺俗称花螺、香螺,在分类学上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南美白对虾亦称凡纳滨对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滨对虾属,也称为白虾、白肢虾、万氏对虾。目前国内针对开展方斑东风螺和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和推广养殖的报道较少。笔者根据近期开展的方斑东风螺与南美白对虾混养试验,介绍其混养试验情况,并对今后推广此混养模式存在的相  相似文献   

7.
<正> 全新的混养概念 科学的混养概念告诉我们,不但四大家鱼可以混养,甚至鱼、虾、贝、蟹之间也可合理搭配混养。如鳗鱼塘里混养胭脂鱼,胭脂鱼可摄食鳗鱼吃剩  相似文献   

8.
曲勇 《渔政》2009,(4):29-30
一、近岸海域渔业资源优势及经济潜力 庄河市南临黄海,海岸线曲折漫长达285公里,海岸带平坦辽阔,多呈淤泥状滩涂,是天然的鱼、虾、蟹、贝类产卵繁殖及栖息地,现已发现贝类31科45种,盛产文蛤、杂色蛤、牡蛎、贻贝、毛蚶、海螺、泥螺、缢蛏、镜蛤等,素有东方“蚬库”之美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发展以对虾养殖为特色的水产养殖生产中,对虾的多种养殖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推广,养殖效益也在明显提高,今年我们在澳洲淡水龙虾和南美白对虾取得单养高产的基础上,探索两虾混养的可能性,实现效益互补,最大可能创造池塘产出率,进行了两虾混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兑淡养殖由于养殖环境日益恶化,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导致养殖过程虾病发生严重,养虾风险不断增大。为摸索淡水养虾新模式,降低对虾养殖病害风险,2012年我站在榜山镇上苑村新桥养殖场利用一口旧鳖池改造后进行南美白对虾与鳖混养试验,取得较好经济效益。鳖虾混养优点:立体  相似文献   

11.
<正>2.1.1水生养殖动物的种类很多,生理特性各异,导致用药困难我国现在各类水生养殖对象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仅养殖鱼类就有50余种(包括草鱼、青鱼、鲢、鲤、鳙、鲫、鳜、黄鳝、短盖巨脂鲤、乌鳢、斑点叉尾鲴、罗非鱼、鳗鲡、鲈、鲷、鲆、鲽、鲟等),养殖甲壳类有近20种(包括对虾、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螯蟹等),贝类也有20余种(包括扇贝、牡蛎、鲍、文蛤、蝰蚶、缢蛏、毛蚶、杂色蛤、贻贝、三角帆蚌、珍珠蚌等),两栖类和爬行  相似文献   

12.
<正>南美白对虾是我市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苗种种质退化及跨区流通等原因,在传统、单一模式的对虾养殖生产中,病害情况日趋严重,有些地方的虾病发病率甚至超过80%。而虾鳖混养作为一种节本高效的新型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池塘水体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一、池塘虾鳖生态混养的原理和优点1.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中华鳖主要生活在池塘底层。虾鳖  相似文献   

13.
<正>南美白对虾、甲鱼是我县的优势主导品种,并一直支撑着我县的渔业产业;虾鳖混养始于几年前的绍兴县绿源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专养甲鱼的池中搭养少量的对虾,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的对虾养殖业低迷,成功率较低,中国几乎没有虾出口,冷冻加工厂处停滞状态,亏损严重。但是,在目前的养殖品种中,对虾盈利还是可观的和具有诱惑力的。为了做好对虾的养殖,保障养殖对虾的健康、产量、质量和养殖环境的生态安全,养殖前的清池消毒、养殖中的监测防控、生态混养防病、微生物防病等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对虾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1.对虾白斑综合征白斑综合征依然是养殖虾类主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一、滩涂资源概况 海南岛岸线长1528公里,宜殖浅海滩涂面积38.5万亩,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涂地多样,正适合于多种海生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目前滩涂发展的养殖项目包括:鱼类:有石斑,鲻鱼类的乌头、大鳞、红眼等;虾类:有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刀额新对虾、青虾等;蟹类:有锯缘青蟹、膏蟹等;贝类:有泥蚶、文蛤、白蝶贝、黑蝶贝,企鹅贝、牡蛎等;藻类:有江篱菜、拟石花菜等。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不断增加,池塘老化、种质退化和养殖病害的猖獗,造成虾池养殖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养殖风险不断增大,大部分养虾户出现亏损,严重影响我省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进行了南美白对虾与罗非鱼混养试验,结果表明:混养能够增强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2.4养殖对象种类多,药理作用差异大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的种类很多,据统计,各类水产养殖品种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仅养殖鱼类就有近50种(包括草鱼、青鱼、鲢、鲤、鳙、鲫、鳜、黄鳝、短盖巨脂鲤、乌鳢、斑点叉尾鲴、罗非鱼、鳗鲡、鲈、鲷、鲆、鲽、鲟等),养殖甲壳类有近20种(包括对虾、刀额新对虾、罗氏沼虾、梭子蟹、锯缘青蟹、中华绒螯蟹等),贝类也有20余种(包括扇贝、牡蛎、鲍、文蛤、蝰蚶、缢蛏、毛蚶、杂色蛤、贻贝、三角帆蚌、珍珠蚌等),两栖类和爬行类有近10种(包括牛蛙、中华鳖、乌龟、黄喉拟水龟、鳄龟等)。  相似文献   

18.
杂色蛤,俗称花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近几年,杂色蛤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其苗种需求量急剧上升。2003年,笔者在通州市新中海水育苗场开展了杂色蛤苗种中间培育的试验研究.2003年9月从如东县新兴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购进人工繁育的杂色蛤  相似文献   

19.
东京市场一、贝类(含税):鲍鱼11000—5500,哈蜊1300—700,蝾螺2000—1200,石房蛤4500—4000,鸟蛤(个)750—150,杂色蛤1000—250.二、虾类:天然日本对虾100—80克8000—7000,60—42克8000—6500,40克7000—5500,天然周氏新对虾2400—155O;天然龙虾12000—7500;天然赤虾(大)3800—2000;(大中)5600—4500(中小)2000—1100.三、活鱼:天然鲷10000—3000,养殖鲷1500—700,天然牙鲆6300—3500,养殖牙鲆3800—3500,天然鲈鱼6500—800,天然六线鱼2200—1700,天然石鲽4200—2000,天然康吉鳗1600—1000,天然黄盖鲽9500—1800,天然黄带2300—2000,养殖杜氏1850—1650.  相似文献   

20.
<正>温棚养殖、工厂化温室养殖、三级生态养殖前不久,"第五届(2017)广西北部湾科学养虾技术大会暨渔业物资展示交流会"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举行。交流会上总结了广西过去一年中先进、前沿的如温棚养殖、工厂化温室养殖、三级生态养殖、鱼虾混养等对虾生态养殖提质升级成功模式。PRIMO虾苗可提高养虾成功率如今,对虾选育已经不能与当前养殖环境相结合,致使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