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金融一体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金融一体化通过增加金融资源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以及经济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本文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2-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计算金融一体化指数,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与区域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金融一体化和区域绿色技术创新都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金融一体化水平能够激励本地绿色技术创新,同时也产生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中介机制检验则表明,金融服务效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增强了金融一体化的激励效应与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作用机制,选取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测度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并利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检验大数据产业通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对金融科技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产业对金融科技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42%,说明大数据产业可以通过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来间接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格局下,数据已然成为愈发关键的生产要素,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契机。理论阐述数字普惠金融对实现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域的数据,采用熵值法测算各地区的共同富裕指数,通过面板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还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促进作用因市场化水平的不同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而且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因此,应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并揭示影响因素作用的空间效应,文章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2016—2020年城市群的技术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环长株潭城市群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上升趋势明显,但内部差距也逐渐增大;数字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人力资源的作用不显著,而研发投入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溢出效应,数字化水平、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从资源管理、核心引领、数字化发展、创新协调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3—2019 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且具有较强的异质性表现,在经济发达城市表现更为突出。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人口质量和创新活力的中介效应依次提高;数字经济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融合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为此,应提升数字经济水平、优化城市资源配给、促进空间协调发展以达到数字经济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渐进、动态的长期影响。中介效应和异质性检验表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明显高于非试点地区。因此,要优化金融科技业态空间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2009—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碳减排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在地区之间具有正向作用机制;科技创新、产业机构升级以及二者的交互关联作用对区域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积极显著的作用,并且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基础设施水平、宏观税负、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都会对区域碳排放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中介机制效应检验发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相互促进,并能够作为彼此的中介变量加快地区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且提高能源效率也是二者间接影响区域碳减排的重要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金融安全战略,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构建动态SDM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均存在空间依赖性,并且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负向直接影响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结构异质性看,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分别存在负向和正向的直接影响,以及正向和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使用深度仅存在负向直接影响。从区域异质性看,东部地区的影响效应为正向,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影响效应均为负向,而西部地区存在负向直接影响和“由促转抑”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从动态视角揭示了数字金融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摘 要:选取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金融对消费升级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并探讨居民风险管理能力是否在数字金融影响消费升级过程中存在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数字金融对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提高本地居民的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当地消费升级。最后,从引导数字金融良性发展的角度,提出促进我国消费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晨思  田红  罗娟 《现代金融》2023,(2):34-39+29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各省、市年度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考察数字金融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并从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其在数字金融影响能源效率机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能源效率。在数字金融和能源效率的关系中,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18.50%,即技术创新在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数字金融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区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而上游区域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了零售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本文利用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零售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及其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整体上可以促进零售业结构优化,加入空间因素后呈现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零售业结构优化水平;分区域来看,数字经济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对零售业结构优化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在西部地区则呈现抑制作用。据此,本文从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零售”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耦合度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其产业融合,其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后直接效应为负,但总效应为正,进而反馈调节其相邻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鉴于此,应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合理引导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信息技术新优势,建立一体化信息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了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具有空间倒"U"结构,其特征满足"威廉姆森"假说.进一步计算市场潜能的拐点值发现,在不同的空间权重下超过90%的样本位于拐点值左侧的递增区间,这表明市场潜能对本地劳动力流动具有正向效应,且在东部地区表现突出,而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弱.在考虑市场潜能的空间溢出效应后,本地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的劳动力"虹吸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空间竞争",并且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空间竞争"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为强烈,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市场潜能对邻近地区争夺劳动力资源的空间竞争有所减弱.最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市场潜能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集聚与公共服务机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通过集聚效应与公共服务效应可以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扩大了地区劳动力存量规模,验证了之前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4.
运用CRS-DEA模型评估2006—2021年全国工业绿色转型的状况,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内在影响机制及传导路径,发现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为负,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直接影响为正,技术创新在正式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转型中起到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而非正式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双重中介要素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的门槛效应显示均存在单一门槛。因此,亟需持续推进环境规制的深度和广度,从工业经济增长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共生”“双赢”视角加快工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效应使碳减排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影响了碳减排政策的精准性、有效性。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SDM)实证研究我国双向FDI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影响,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发掘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省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2003—2019年间,我国省域碳排放空间集聚性呈削弱趋势;(2)双向FDI对省域间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均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地通过传导机制检验发现:(1) FDI通过“环境规制效应”抑制省域间碳排放空间溢出,通过“资本逐利效应”促进省域间碳排放空间溢出;(2) OFDI通过“技术传播效应”抑制省域间碳排放空间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效应”促进省域间碳排放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我国重要的市场型环境规制手段,在提升地区碳绩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运用我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我国的碳交易政策对地区碳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解析碳交易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碳绩效,并且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碳排放量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减少碳排放量,但是技术创新对降低碳排放量的作用并不明显。因而应当对各区域碳配额进行协调管理,并且严格控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占比。  相似文献   

17.
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是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在理论层面上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机制,随后利用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指数和绿色金融发展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具有本地效应,而且还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此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金融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本地效应,但仅在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外溢效应,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机制检验显示绿色金融通过绿色技术进步渠道来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而绿色技术效率渠道不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发展农村绿色金融、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A-SBM模型测算各省市工业生态创新效率,信息熵技术度量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空间Durbin模型和偏微分方法分析二者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工业生态创新效率直接、间接与总效应系数都为正,并通过1%显著性检验,由此证明工业生态创新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区域内的人口密度、环境规制及开发强度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与科技水平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才云  谢顺平 《征信》2024,(4):76-85
数字普惠金融在企业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等微宏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效应,以及资本投入对区域创新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省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资本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在空间效应上,各省域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虹吸效应”,不利于邻省域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异质性研究发现,东北和中西部省份相较于东部发达省份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直接效应、空间效应的促进作用和溢出强度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利率为代表指标的价格型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对中国产出在经过一段时期时滞后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以货币供应量为代表指标的数量型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对中国产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根据子样本实证结果,量化宽松期间利率的溢出效应下降,货币供应量的溢出效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