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共三轮CHARLS数据,分析了农村老年人丧偶对其健康的短期影响、影响异质性和影响渠道。结果表明,丧偶降低了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日常活动能力及认知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丧偶对农村女性和7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负面影响更大。本文重点从精神状况、经济状况、社会交往和健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丧偶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渠道。结果表明,丧偶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精神抑郁、降低其农业劳动参与率、食物支出和独居概率,增加了他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但这对抽烟、喝酒等健康行为没有影响。丧偶后老年人精神抑郁状况与其健康恶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参与农业劳动和社会交往与健康恶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缓解丧偶对农村老年人健康冲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贫困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险则在国家反贫与脱贫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CLHLS2011)大样本微观跟踪调查数据,构建Logit计量回归模型,将农村老人贫困分为经济贫困、健康贫困与精神贫困三个维度,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保险与农村老人贫困的关系。研究发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老人多个维度的贫困。文章进一步指出农村老人贫困存在“恶性循环”,经济贫困、健康贫困与精神贫困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正向影响,但社会保险对农村老人陷入“贫困恶性循环”起到了的调节效应,即社会保险弱化了不同贫困之间相互的正向作用。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为政府改善农村老龄人群的贫困状况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解决儿童贫困问题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关键,儿童贫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角度出发,通过儿童健康、教育、医疗三个维度,分析了农村女性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儿童多维贫困的影响越显著,提高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对于缓解儿童多维贫困有重要作用。应加大农村女性教育投资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受教育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王琼  秦汉雨 《理论观察》2023,(11):77-86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OLS和Oprobit模型从认知能力、抑郁程度、生活满意感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参与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抑郁程度影响显著,但对生活满意感影响不显著,同时数字参与频率越高,越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并降低其抑郁程度。第二,根据数字参与行为目的细分参与类型后发现,社交型数字参与对认知能力和抑郁程度的影响显著,而信息型、工具型和娱乐型数字参与带来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数字参与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程度的影响显著,但对城镇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其对低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抑郁程度影响显著,但对高龄老年人的影响不显著,且社交型数字参与的显著影响也主要体现于低龄老年人群体。由此,应进一步推进数字助老行动,并重点关注高龄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数字技能帮扶问题,促使全体老年人在共享数字建设成果的同时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陈华  曾昊  杨柳 《科学决策》2017,(10):1-21
为考察新农合对农村居民贫困缓解的效果,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2004 年、 2006 年、2009 年和 2011 年的数据,首先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别对个人收入水平和 贫困状况进行多变量回归和分析。然后,为了进一步探讨新农合缓解农村居民贫困程度的作用机制, 对健康支出和健康水平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参加新农合能显著降低健康支出,并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居民就医。总体上,新农合明显缓解了我国农村居民的贫困程度,但仍未达 到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失智”首先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CHARLS) 数据,探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中国农村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新农保参与能够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参加新农保后,农村老年人认知能力水平提升了 2.83%,新农保确实改善了农村老年人的失智状况、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在影响渠道方面,新农保制度主要通过增加农村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来改善认知能力水平的。研究结论表明,在逐渐提高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社区活动类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对社区活动的引导与宣传,增强农村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进而稳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主观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杨鑫  罗霞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16-12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结束进入过渡期,健康扶贫政策对巩固脱贫攻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健康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扶贫政策在5%的显著水平下提升了农村贫困老人的积极情感,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降低了其消极情感;机制检验发现,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提升农村贫困老人实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路径提升了农村贫困老人主观幸福感;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提升了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贫困老人积极情绪。最后提出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拓宽健康帮扶边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树立大健康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中的女性视角——农村妇女更贫困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贫困监测数据发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确存在着妇女更为贫困的现象。妇女贫困主要体现在妇女在资源的拥有上更为匮乏,也缺少权力和机会来支配资源,外部支持条件也不利于妇女摆脱困境。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妇女总体经济状况低下,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收入比男性低,健康和卫生状况差,社会参与程度低。这种状况使得农村贫困地区妇女陷于贫困陷阱难以自拔,并且由于机会短缺和能力匮乏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文章建议,在扶贫实践中,应该密切关注这种现象,在扶贫工作中体现性别敏感,为两性赋权,消除性别盲视,建立以社会性别为目标的扶贫项目,使广大贫困妇女摆脱贫困的困扰。  相似文献   

9.
吴春锋 《老区建设》2009,(17):56-56
为了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新的扶贫标准制定后九江市的农村贫困现状,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具体政策与措施制订和扶贫开发产生的效果及影响进行评估提供依据。从7月中旬开始,九江市扶贫办在全市10个县(市)范围内开展农村贫困状况调查摸底统计监测工作。由市办和各县(市)扶贫办分别组成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摸底小组深入到农户家中对其贫困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逐渐将贫困的研究视角从单一的收入贫困扩展到多维贫困。文章基于CFPS的2010年基线调查数据,采取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双界限方法,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的目标任务选取贫困维度,对我国农村的多维贫困进行了测度,并对测度结果进行了稳健性分析。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状况比收入贫困状况恶劣。维度分解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和生活质量等维度的剥夺情况比较严重。地区分解结果显示,西部地区被剥夺状况高于中、西部地区。稳健性分析结果显示,测度结果对权重的选取是稳健的。因此,我国在此10年中,应从多维视角识别农村贫困,有针对性地提高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The critical role of income in individual health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direct effect of income but also derived from the relative income levels within cohorts. This study first constructs relative deprivation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relative income levels of rural households by taking village-level households as the reference group. Using the data from the four waves of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2011–2018), we apply a panel event study approach to detect the impact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rural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The estimation results show th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and persistent effects of deterioration in relative deprivation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utcomes of these adults. In rural China, the impact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on individual health shows significant age and wealth differences, but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are observed. Meanwhile, local collective culture plays important roles. Th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public health policies and promote healthy aging.  相似文献   

12.
金融普惠可以提高减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提高减贫质量对我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守住脱贫成果至关重要。金融普惠作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和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是否有助于提高减贫质量仍是有待回答的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数据,从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两方面出发研究了金融普惠对我国农村减贫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普惠可以同时降低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并且对多维贫困问题严重的农村家庭有更大的作用;区分不同贫困和不同金融服务发现,金融普惠可以显著降低收入贫困、教育贫困及生活质量贫困,对健康贫困的影响则不显著;银行营业网点与金融服务点渗透、以及储蓄、贷款、保险及数字金融服务使用可以提高减贫质量,而其他金融机构渗透、信用卡使用及银行服务评价的作用相对有限。进一步地,文章研究了金融普惠减贫质量效应的环境条件,发现村庄市场及制度环境和家庭需求环境改善有助于充分发挥金融普惠的积极作用,相反则可能构成一定的制约。最后,文章检验了金融普惠的影响机制,发现促进农村家庭人力与物质资本积累、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文章结论为我国提高减贫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政策工具,同时也可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结构小型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逐渐弱化,由此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多维贫困为例,试图从家庭养老的角度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探讨空巢老人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变化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老年人的视角,利用2009年与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采用滞后因变量回归(LDV)考察基期的居住形式在下一期的影响,实证检验了是否空巢所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差异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空巢增加了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发生率,降低了收入和健康维度的贫困发生率,综合作用下空巢并没有显著增加老年人多维贫困发生率,且该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空巢通过影响老人的经济和非经济支持获得作用于老人贫困:子女的经济支持和配偶的非经济支持保障了空巢老人免于陷入收入和健康维度贫困;子女的非经济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人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这意味着在养老资源有限情况下需更多关注独居空巢老人,在鼓励子女关爱老人的同时,还可以鼓励老人通过社会参与弥补缺失的精神慰藉。文章为理解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migration of rural laborers into cities for employment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Based on a dataset collected by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China from 2003 to 200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health on the earnings of migrant workers engaging in physically‐intensive work requiring good health.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 poor health status not only weakens the incentive of rural labor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migrant labor force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ir earnings. A migrant worker in poor health only earns 67 percent of what a healthy worker makes. Among all the human capital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y economic factors, health status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n earnings for less educated workers. Labor productivity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earnings than the annual number of days that a person works. Ongoing health‐care reforms aimed 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health‐care services available to rural laborers are urged to help reduce poverty in rural China.  相似文献   

15.
吕小锋  朱政  王田富 《南方经济》2020,39(2):108-127
征地后农业收入及土地权益的减少会阻碍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征地补偿的存在可以扩大农户生产经营的可选集,为持续提高农户家庭经济水平,促进农村减贫提供了必要前提。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中2013年的农村住户数据,文章设立了以家庭财富为基础的农户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并建立三元联合分布计量模型,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征地和征地补偿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过程中减贫效应起主要作用,征地能够显著增加农户财富,促进农村减贫。征地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征用宅基地形式下的减贫效应最为显著,征用耕地时效果则会下降;不同补偿方式下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资金补偿和非资金补偿组合下的征地减贫效应最强,而单独资金补偿的减贫效应最弱;征地减贫效应在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及高财富农户中更加明显。处理效应结果表明资金补偿和非资金补偿的组合能够为农户带来最多的财富收益,具体为233578.8元。最后文章还检验了征地的影响机制,发现征地补偿是征地减贫效应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补偿在征地的减贫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效应所占比重约为59.5%。文章结论表明政府征地不仅有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还具有促进农户减贫,推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和减贫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所考虑的重点。改革开放初期,新疆通过经济增长极大地降低了农村贫困,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显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10年,由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下降和收入不平等程度增加,减贫趋势变缓;2011年以后,随着援疆工作和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对贫困人口有利的收入分配对减贫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增长出现了益贫性特征。纵观改革开放至今,新疆减贫成就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人力资本的明显改善和政府采取的反贫困行动;而其减贫趋势放缓的原因是农村经济增长质量的下降和农村收入分配的不断恶化。为此,本文认为新时期扶贫工作中,新疆应实施益贫式增长战略。从生产领域着手,在增加就业的同时通过增加穷人的资产基础以提高穷人的自我发展能力,而政府在打造民生工程时应注重市场机制,以保持减贫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涂冰倩  李后建  唐欢 《南方经济》2018,37(12):17-39
健康人力资本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户健康受损时,会通过"劳动效应"、"挤占效应"和"情感效应"影响其经济脆弱性,而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机制,在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的连接下,通过及时获取信息与资源等对农户经济产生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2013"数据实证分析了健康冲击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PSM)和处理效应模型解决内生偏误问题、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后,回归结果显示:健康冲击会通过挤占效应和情感效应两条渠道机制对农户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社会资本分项指标则通过信任渠道机制对农户经济产生正向影响;男性户主更易因遭受健康冲击而陷入经济脆弱困境,处于劳动年龄的户主在利用社会资本缓解经济脆弱性方面更具优势;而社会资本在缓解健康冲击对农户经济脆弱性中的作用并不显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农村社会中,社会资本等非正式机制逐渐被正式医疗保障机制所替代。在稳健性检验中,构造基于预期贫困定义的贫困脆弱性指标(VEP)进行替换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所得结论。文章的政策涵义在于,应加强对于农户健康风险的管理,并重新挖掘社会资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缓解经济脆弱性,阻断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