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魏后凯 《技术经济》2023,42(1):14-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但比较而言,目前中国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发展不协调呈现新的特征和表现形式。从空间角度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城乡区域都要富裕,也即全域共富。在新形势下,应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作为主基调,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统筹力度,寻求面向全域共富的战略新举措。要按照政策精细化、措施精准化的要求,重构国家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研究制定欠发达地区发展政策,构建全国统一规范、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1)2003—2019年,我国共同富裕指数由5.660上升到5.970,共同富裕取得显著进展。(2)2013—2018年,我国区域共同富裕进展程度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共同富裕平均指数和年平均增速最高,西部地区最低。(3)城市化率越高的省份,区域共同富裕指数也越高。(4)日益严重的相对贫困、“半城市化”、农村与城市收入差距过大以及行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将是我国2035年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面临的四大挑战。本文旨在丰富国内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其研究结论对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七一"讲话时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确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021年8月,江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将"率先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升为"十四五"时期江苏实践"六个率先走在前列"美好图景的具体实现路径之一.江苏在经济发展条件、人均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同步、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都具有实现共同富裕的优势和基础."十四五"时期,江苏应聚焦"微观居民-中观城乡-宏观区域"三个维度,以推动个人机会均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在包容性发展进程中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共同富裕站在了新的起点,但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为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共同富裕新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激活共同富裕新动能;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培育共同富裕新业态;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构筑共同富裕新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引领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特征出发,明确指出国土空间在承载规模巨大的人口体量、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匹配程度、夯实和平崛起根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国土空间格局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运用区域利益概念,指出明确不同类型区域的功能定位以及探索可行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协调不同类型区域关系并构建科学合理且可持续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面临的主要空间难题,并指出从区域利益共增到区域利益同增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原则。最后,从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性、整体发展质量的方向性、国土承载能力的前提性、价值转化机制的工具性、利益协调机制的核心性等五个方面提出加快构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土空间格局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中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举措,为江苏"十四五"时期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途径之一.2010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城乡融合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融合体现了我国为建设统筹城乡和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努力,体现了我国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付出的努力,亦体现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共同富裕既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从根本上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历经了第一个百年的艰辛探索并创造了小康社会的中国奇迹。继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继续向着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前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纵深理解和把握,能够为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及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取得提供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姜辉 《经济管理》2021,(12):9-13
党的十九届六中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重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科学理论"十个明确"的核心内容中写入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内容,并把"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纳入"坚持人民至上"这条历史经验中.《决议》中的有关表述,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战略举措、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部署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正确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发展阶段通过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邹红  杨晗硕  喻曦 《经济学家》2023,(10):23-32
推进以绿色为底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以下简称“三生”)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之道。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五大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三生协同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构建三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结构调整趋势,研究发现:三生协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五大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在不同层面相互呼应;2011—2019年,我国三生协同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结构得分分别从0.24、0.28增长至0.35、0.33,呈稳定上升和优化趋势,在区域间现代化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面临生产发展内部协调受限、共同富裕发展不充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结构尚未形成等挑战,各级政府须深化高质量发展并扩大内需,推动生活质量提升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加速绿色发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也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动员令,强调指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夙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主阵地。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考虑,人口规模巨大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本特征,推进共同富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导向,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崇高目标。要把“人的现代化”摆在的突出位置,在协调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以此促进长江经济带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指明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们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  相似文献   

14.
推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反映,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区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共同富裕区域发展的空间新形态,是决定共同富裕实现的最基本问题。从区域发展的区域属性扩展,形成空间形态的空间尺度、空间结构和空间差异三大基本问题。并以此构建共同富裕空间形态新的要素创新,从空间尺度的新维度、空间结构的新样态、空间差异的新视角,分别探索有利于推动共同富裕的区域发展路径。进一步地,基于中国纵向区域支持政策和横向区域帮扶政策的实施对空间新形态予以回应,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当前中国区域政策的优化构想。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协调,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此前提下,本文进一步阐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解释共同富裕原则与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一致性,并基于比较生产力概念提出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标准,具体分析三次分配原则与共同富裕分步实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对如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用文献分析及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现条件、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总结了党100年来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为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发展、创新和检验。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体现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统一体。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财税制度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政治经济学视角系统梳理了财税体制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机制及现实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未来推动共同富裕的财税体制改革路径,指出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优化税制结构,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纵深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社会第三次分配,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分配公平,推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经济基础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此应“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经确定了到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目标,其中重要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依据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本文构建了评价共同富裕进展的指标体系,并以权威机构公布的经济发达和富裕程度资料为参照阈值,测度出中国2000—2019年间的共同富裕程度及与2035年目标的差距。研究发现,以2035年实现中等发达共同富裕程度为目标,则中国在考察期内的共同富裕指数从0.3925提升到0.6633,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且可能按期达到目标;分解分析表明,在已经取得的进展中共享程度占60%左右,而富裕程度占40%上下,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本质和追求公平政策的有效性的反映;从主要指标的变动对共同富裕指数提升的贡献看,富裕程度的上升对共同富裕指数的贡献达到66.36%,而共享程度对共同富裕指数提升的贡献率占33.64%。基于对二三级指标的细致分解,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通过提升科研经费投入率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缩小城乡差别等加快提升共享程度,这些都是实现共同富裕中期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西方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难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样板,具有重大世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坚持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