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可以降低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机理的检验证实,机构投资者抱团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对企业违约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从信息、资源和风险的视角探讨两者关系的异质性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对企业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资源获取较难和风险较高的样本中。文章的发现有助于深化机构投资者抱团的经济后果与企业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制度设计、持续优化公司的内外部治理结构,防范化解企业违约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份,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近10年来,国内高校承担各类科技课题27.2万项,申请专利4.1万多件,获得专利授权近1.9万件。然而,在专利申请量连年增长的背景下,高校专利转化率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有关研究成果表明,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在6000项至8000项之间,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项目不到10%。问题的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我们国家的基础工业比较薄、高校的科技工作长期以来缺乏稳定的支持、高校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校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脱节、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高、高校科研人员市场意识淡薄、不注重成果转化以及缺乏专业的市场化高校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等。国家创业投资不足,高校师生创业缺乏启动资金的支持。他要从事创业,没有前期的投入,也都谈不上成果能够转化。从高校自身来说,在围绕成果转化产业化的考虑评价指标体系当中,我们认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以市场带动科研、以科研服务市场,挖掘高校的优势资源潜力,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当前科技工作中急需破解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中国\"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数字经济释放就业效能被社会寄予诸多厚望,但其在理论文献上缺乏直接的经验证据。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和278个城市数据的匹配数据,采用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对数字经济进行测度,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克服实证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文章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所得结果依然支持数字经济对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正向效应。基于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尽管正向影响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但在影响效应上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当数字经济为中等发展水平时,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边际效应达到最佳。这意味着今后以数字经济为抓手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需遵从\"适度\"原则,需谨防过度数字化带来的\"就业无效\"和\"就业低效\"问题。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新生代\"、\"高技能\"、从事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和居民服务业的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作用更明显。本研究为目前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就业提质扩面\"提供了实证支撑,结论对推动农民工高质量就业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改革和开放是同时推进的,引进了众多外资企业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那么,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有助于我国内资企业的成长?我们分析我国工业企业超大样本数据,探讨外资进入的影响,研究我国内资企业的生产率能否向效率前沿收敛。我们发现,我国不同类型的内资企业均存在效率前沿的收敛趋势,内外资企业生产率差距不断缩小。外资进入对我国内资企业的短期影响主要表现为溢出效应,但是对于同行业的其他外资企业呈现挤出效应,特别是其他独资外企。我们进一步发现外资进入的长期影响是挤出效应,但是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股权投资、超额控制与企业价值: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投资是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经行业调整后的股权投资比率、名义投资公司的数目、名义投资公司的总股本和银行抵押贷款比例等四种方式对股权投资进行了测算。通过对在沪深两地276家民营上市公司进行的经验分析,检验了股权投资行为、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现金权与股权投资行为负相关,董事会中控股股东所占席位与股权投资正相关,股权投资比例过大将导致公司价值降低。最后对投资者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常态\"经济周期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何特征?从经济政策频繁波动的现实出发,如何理解跨国并购的\"逆周期\"成因?文章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的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具有显著的\"逆周期\"特征,下行经济周期加剧了并购规模提升;其次,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国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中和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为更明显;最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距以及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提升了并购规模。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企业建设是我国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手工收集整理国家创新型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名录,以200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处理效应-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政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家创新型企业政策不仅短期内促进企业创新和经济绩效增长,且表现为长期增长效应,亦不受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干扰。机制分析中,政策\"扶持\"作用下的创新人才投入、政府补助支持以及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作用依次减弱,其次为政策\"信号\"作用下的信贷融资约束压力缓解和市场竞争力提升,效果最弱的为\"扶持\"作用下的税收优惠举措,说明政策作用下的直接创新要素资源供给效应最为有效,间接的税收优惠举措和信号作用促进效应相比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9.
前期研究证实纳税稽查、反避税等强制性税收征管可以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对企业产生\"约束效应\",而不同于以往的强制性税收征管,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具有一定的激励性。由此,文章以2014年颁布实施的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刻画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基于这一新的视角,分析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利用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研发支出数据,文章采用PSM-DID模型估计了激励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的\"净效应\"。结果表明,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实施后,纳税信用等级为A的企业,其创新投资显著增加,且这一效应在媒体关注程度低的企业、非国有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激励性税收征管一方面通过增加信贷融资规模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市场关注压力进而对企业的创新投资带来负面影响,但由于积极作用要远大于负面影响,从而激励性税收征管表现出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讲的低碳经济和技术有自己的定义和实质内容——我们主要是提高优化能源的利用方式、发展可再生利用能源及提高环境质量等,目的是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因此,我们提出的低碳经济与发达国家讲的并不一样。”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营业费用偏高,成本管理与业务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成本管理方法滞后。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引入现代成本管理方法,并就改进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生存环境竞争的日益激烈,改进和创新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技术与方法成为建筑企业实现成本控制与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建筑施工项目成本计算与评估的精细化管理途径,总结提出项目成本管理与计算的五维关系结构模型以及施工项目多维成本计算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列出了成本计算的基本数据结构,用案例展示了模型的应用。论文研究成果具有成本计算管理的普遍意义,但却要有企业信息化平台作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电信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内外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电信运营商要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准确分析各业务的赢利状况、企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效益,最终实现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利润指标。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此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必须要有高度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By testing a large sample of US-base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MNEs), we attempt to microscope the relations between FDI advantages and excess market value created thereby. Two most commonly pursued FDI advantages—market expansion and cost reduction—come under the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overseas divisions of US-based MNEs have significant market expansion advantage over the domestic divisions, but do not have significant cost reduction advantage. The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in excess market value of US-based MNEs finds an explanation in the market expansion advantage when firm equity risk is held constant, but it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cross-sectional variation in the cost reduction advantage. Given the result of our study, we also deliberate on the relations of FDI advantages with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 by MNE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萍乡市排上生猪养殖协会的案例研究,揭示了农民协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发挥了协会统一经营的功能,为分散的农户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地调动农户分散经营的积极性,促进农户生产规模的不断壮大。本文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农民协会统分结合经营模式的成功在于借助于组织实现了农户对生产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相似文献
16.
17.
EMS企业的供应链成本管理是其保持成本领先优势的关键。本文通过对EMS企业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分析,指出目前我国EMS企业在供应链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以提出如何改进我国EMS企业供应链成本管理,有效提高我国EMS企业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在财务上表现为高成本、低盈利。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更应强化成本意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从而在众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情况及重要性,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措施为创造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宏观表现及其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最大的问题。本文深入地探究了流动性过剩的概念、表现及成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Construction project scheduling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s for project success measurement.Not only for the project planning but for constr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the scheduling is the basic to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project manager.By developing the schedule before the project starts,the owner knows in advance that the expected timeline of the project.By prepa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scheduling,the owner and general contractor can better manage the subcontractors,sub-trades progress,materials storage and deliveries,labors schedule and equipment set up which will eventually save time,money and hassle.Basically,Critical Path Method(CPM)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CPM is a deterministic method that assumes that through the network,there is at least one path that determines the project duration and that the path is the critical path.CPM does not consider the uncertainty in the activities;rather it assumes that each activity can be finished in the given situation.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 is a stochastic techniqu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duration of a single activity can be described by a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PER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uncertainty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has been created out of the need to plan,schedule and control complex projects with many uncertainties.The PERT approach is stated in some books and papers,but there is no deep investig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schedule risk assessmen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ERT work process and takes a valuable try on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risk assessment by using case studies.The utilization in the estimate the construction liquidated damage with the uncertainties is performed,which also can be used in the insurance company to calculate the insurance premiu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