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岳 《新智慧》2005,(14):45-45
零点调查公司发布2004年中国居民幸福感调查结果的时候,一些人感到不满:因为总体来说,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有幸福感;年老与年轻的人比中壮年更有幸福感;沈阳人比北京人更有幸福感。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不满这些数据的人似乎并没有理由比那些自我感到不幸福的人更感到幸福。实际上,在世界上,中国人比美国人感到幸福;许多发展中国家人民比发达国家人民感到幸福。虽然许多国家——菲律宾、  相似文献   

2.
X代的人工作越努力,他们就越有可能对那些四十四五岁的人感到不满,因为后者工作的时间只有他们的一半,而挣的钱却比他们多。一个28岁叫做“代尔辛”(化名)的人在“中年人话室”专栏的一个国际联网的网址上这样写:“我们中有一大部分人已经决定不加入为许多中年人所盘据的公司体系,因为他们不愿意给效率更高、办法更好的人让路。”年轻人大概全都有这样的看法:但现在不同的却是代尔辛,或者其他像她那样的人可能就是你下一个顶头上司。“对于年轻人你必须提供更多的条件,因为他们换工作比起年纪大一些的人来说要快得多。所以,现…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的幸福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幸福的教师比不幸福的教师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而教师的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求知的快乐、爱的快乐和游戏的快乐。求知、爱和游戏三者一起构成教师的幸福感的源头。本文拟从三方面展开讨论,人通过求知而智慧;爱别人比被人爱更幸福;游戏让人因轻松而拥有自己的自由人格和独立精神。教师职业尤其需要求知、爱别人、闲暇与游戏。  相似文献   

4.
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和精力,得到价值感和薪水,还有压力、厌倦等困扰。“工作中的幸福感”对许多人来说有点儿奢侈。是谁偷走了你的工作幸福感?找到不幸福的理由,也许就找到了通往幸福的捷径。  相似文献   

5.
佚名 《新智慧》2005,(3):57-58
英国满大街看上去似乎到处都是穷人——他们衣着简朴,不少人的衣着到了寒酸的地步,让我们开始富起来的中国人看不下去。满校园的学生看上去都是穷学生,根本看不到中国校园里那些衣着华贵的阔少爷和阔小姐。他们的靴子、裤子、外套全旧得一塌糊涂,估计中国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们都不会那样打扮。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春拍对于中国来说,总体应和季节变换,“冬去春来”——再没有哪里比中国拥有更多的潜在买家了。2012年秋拍热度刚刚消退。2013年春拍又即将开始。在“查税门”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下,拍卖市场似乎越加不明朗——尽管嘉德、保利进军香港的首拍分别缔造了4.55亿和52亿港币的佳绩,但香港市场的火热能否重塑艺术市场的信心?2013年的中国艺术市场,会在冷静中成长吗?  相似文献   

7.
舞月飞 《新智慧》2005,(6):53-54
对于许多有钱人来说,虽然大部分的钱财掌握在他们手中,但是大部分职位、头衔、任务、理想、责任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该忙的事情太多了,他们以为成功、金钱就是幸福,渐渐忘记了享受。其实,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全人类,一切发展的成功标志是看生活的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决定的,还要看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对于一个月收入4000元的“小资”和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民”而言,生活无疑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唯一一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希望过一种高质量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人或群体拼命地劳作,尽管拥有豪华的住宅、家具和轿车,却没有一点闲适,没有一点淡雅,  相似文献   

8.
善待梦想     
陆涛 《新智慧》2005,(10):12-12
或许你没有秀美的容颜,也没有聪颖的天资;或许你没有骄人的学业.也没有出众的才华;又或许……总之,看到别人幸福的微笑便觉得是对自己无情的嘲笑,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又感到十分迷茫。你也知道谁都不可以随随便便成功,但却认定自己根本无法成功。你更知道懊丧的困境需要勇气去面对,然而无数次的失败使希望和信心荡然无存——反正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所有,甚至想一死了之。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西方各国的历史化等的不同,表现在接待客人、请客吃饭、接受他人礼物等方面的习俗有显差别,“礼仪之邦”的中国人素来好客,西方人也讲究礼仪,但他们对中国人待客的热忱和各种谦虚客套感到不可思议;相反,中国人对西方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一些习欲和做法觉得难于理解。探讨并掌握中西方的习俗差异,在涉外效中,可避免误解,增进友谊、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艾什坎·索尔塔尼表示,美国政府监控的范围取决于技术限制,而非法律限制。对那些有技术背景并在数字通信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最近国家安全局被揭露出的监控并不让人感到惊讶。在数字通信和云服务使用量增长的情况下,迅速扩大的监控项目可以预见——美国过时的隐私法律也助长了这些监控项目。我们国家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来自生活的满意度。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总体满意,就觉得幸福;反之,就觉得不幸福。大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问题的困扰,降低了大学生活的满意度,缺乏幸福感。学生社团提供了展示才华、人际交流、形成积极人格的场所,使学生感到幸福。办好学生社团,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设和谐校园不可缺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凝聚着中国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期待。对于我们学院来讲,学院梦就是学院办学特色更鲜明,服务作用更凸显,社会影响更广泛,人民群众更满意,学生更有归宿感,教师更有尊严感。全院师生员工要在实现"中国梦""学院梦"的进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居民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年数据分析发现,居民的社会资本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均能显著提升居民幸福感,且社会资本对幸福感的效应要高于公共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社会资本相同的条件下,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的居民越容易感到幸福,而且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效应会随着社会资本的提高而增强。对不同收入群体而言,社会资本对高收入群体幸福感影响更强,而公共服务满意度则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幸福感影响更强,而且社会资本会扩大不同收入阶层的幸福感差距。为提高居民幸福感,政府要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居民公共服务满意度,建立健全居民社会资本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企业家是伟大的,中国人的创业能力在世界是排前端的。施正荣、任正非、柳传志……他们留下清晰的时代足印……正是数以千计这样的企业家建立起来的具有过激影响力的企业,让中国人感到自豪,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可能。——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梁桂评价这一代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家,并认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首先要克服浮躁情绪,认定方向不放松;其次要提高研发能力,后一点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很欠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使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以教育适配者为参照点,从工作、教育水平两个视角考察教育错配对劳动力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比较普遍的教育错配现象;相比相同工作的教育适配者,教育不足者的幸福感显著降低,工资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教育不足通过工资对幸福感的负向效应在低社会公平感下比高社会公平感下更强;相比相同教育水平的教育适配者,教育过度者的幸福感显著降低,工资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公平感的调节效应同样成立。使用工具变量法及进行稳健性检验,教育错配对幸福感的负向影响依然成立。因此,企业应落实同工同酬政策,政府应优先考虑对社会公平感提升作用更大的公共服务建设,从而构建幸福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我和许多困惑的人们一样,站在上世纪末期以来每日一变的城市中,心中一边惊喜着城市的变迁同时又充斥着许多的焦虑不安.我不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个时期如同今天的中国,发现问题是如此的容易而解决问题是如此的艰难,真理是那么容易地被发现和容易被否定,时势是那么容易地被预测而事实又是那么快地推翻预测.在一个转型期的社会,许多的矛盾和纠纷看起来更像是无端之祸,似乎一切都是冤无头债无主,人们更有理由发泄不满和忿恨,仿佛许多事物总有来自于历史的阴影对眼睛和心灵的迷惑,让人们不再相信自己并且彼此抱怨.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不想指责为什么少有人关注和追捧创业者,我们只是困惑,因为这样一群高素质、高贡献的群体一直没有得到他们该得到的重视而让我们感到不适,感到震惊,感到后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幸福观取向及其与主观幸福感、个人不幸感的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86.83%的大学生在幸福观取向上具有集体主义倾向,集体主义幸福观大学生具有较低的主观幸福感,但同时也具有较低的个人不幸感,此结果表明集体主义幸福观大学生较高的不幸感来自于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深深关切,而不是来自于他们自身.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集体主义幸福观教育,力求每个大学生都自觉树立集体主义幸福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提高有集体主义幸福观取向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佛教经济学     
佛教国家经常宣称他们希望能忠于其传统教诲。这些国家一致假设他们可以将其经济发展计划依照现代经济学来塑造,而且他们向先进国家取经,拟定将要执行的政策,并建构发展的宏图——如五年计划或其他名称的计划。似乎没有国家想过,要过佛教的生活方式得求助于佛教经济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耒耒  盈盈 《新智慧》2007,(6):14-15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四二一”家庭模式的核心、没有经过风浪磨砺的一代……这些看似幸福的定语实则暗藏杀机。我的痛苦你永远不懂:幸福感不强,生存压力加大,与人相处时紧张,自杀率上升,永难实现的自我价值,老一辈眼中不成问题的问题正在新新人类的身上起着微妙的心理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