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新华  许辉 《当代财经》2002,(12):6-8,12
国内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农民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农民收入偏低又是农民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菏泽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越来越突出,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环节。根据菏泽市的实际情况,针对增加农民收入面临的诸多制约因素,必须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和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扶持贫困村发展经济,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宫锦华 《技术经济》2001,20(12):27-28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个问题仍将是影响我 国改革和发展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德余  张文韬 《经济师》2002,(11):15-15
扩大内需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 ,目前看来 ,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有 :经济增长、农产品价格、需求因素。文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5.
时明德 《经济经纬》2005,(3):120-122
河南农民增收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差、层次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为重点,同时,还应制定相应措施,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6.
农业和农村问题,其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既是农业生产和农业投入的主体,又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目前,正视农民的困境、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农业和农民的困境农业作为弱质产业,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掩盖着,现在我国逐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的比较利益低下的问题日益突出显示出来,农业生产徘徊不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利益低下,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拉大,农业和农民困境重重。1.农产品供给不稳定性与需求的均衡性,农民蒙受巨大损失。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多少,是由人口多少和…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民收入与乡镇政府改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农民收入来源于农业收入,在城市部门的就业收入和农村非农产业就业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可能途径是:通过财政支农发展农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本文认为,通过财政支农发展农业和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有限,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为此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8.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农民收入问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就需要从农村的长远发展来考虑,增加农民收入既要注重从目前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又要从长远考虑根本改善农民增收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祯 《发展研究》2003,(6):44-45
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关系农民生活的改善,还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加入WTO后,农业又面临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从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入手。 一、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收入增长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农民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形成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增加农民收入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农业行会兴起的原因,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它的功能和作用等,着重指出发展农业行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农业行会的深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俊领 《经济经纬》2005,(4):105-107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和谐社会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农民的外出劳务收入已经超过在家劳动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农民劳务收入与受教育年限正线性相关。影响农民劳务收入增长的教育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只有创新农村教育理念和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云南省4200家农户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其他乡村从业人员比例,其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再次是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农业人口比例。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农民增收和加速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发展是21世纪世界农业和农业经济学六大前沿问题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本文就提高我国农民收入,加速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明确核心问题的意义、怎样建成核心工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怡 《经济与管理》2004,18(11):34-36
当前中国政府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作为政府支持农业的主要手段,对农民增收的作 用不容忽视。但中国目前财政支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必须理顺财政支农的思 路,转变传统的支农观,明确事权划分,注重支农实效,真正把支农资金用到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支点"上。  相似文献   

15.
加速农业市场化进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结构的调整,而农业结构的调整又与农村市场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市场化进程是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截面数据对该点进行了检验,证明了市场化进程不仅对农民收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处于收益递增阶段,政府农业政策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培育市场并帮助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他们驾双市场的能力,逐步缩小地区间市场化水平的差距,加快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步伐。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洪庆 《经济经纬》2007,(1):129-132
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且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和人均累计公共物品投资的地区差距在逐渐拉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7.
温玉卓  刘楠 《技术经济》2021,40(4):94-100
农村普惠金融对改善农村地区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构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并以广西40个县为例,对其在2013—2017年的普惠金融发展进行测度及聚类分析.在聚类结果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差异,进一步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增收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具有正向效应,但对收入层次较低的农村居民而言,普惠金融发展不利于收入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建议进一步优化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环境,推动不同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协同发展,切实增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增收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3--2012年数据,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基尼系数等指标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测度,并分析河南省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状况。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绝对差距都在持续加大,其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全省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相对合理,但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大于城镇。最后,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适当的经济数学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及2002年全国各地农民的收入进行分解分析,寻求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再分析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关键问题所在,最后就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86~2005年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笔者从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出发,从历年收入状况、差距演变趋势、与其他省份比较三个方面对山东省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纵向和横向分析,并针对其现状分析了其中的影响因素,最后给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