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大原因支持消费持续增长: 一、扩大消费的政策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去年和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了预防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也为了减少外贸摩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投资过快增长,抑制贸易顺差大幅增长的政策措施,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的增长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但是。对于消费需求始终采取鼓励、扩大、支持的政策导向,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内蒙古工业生产平稳运行,投资保持快速增势,市场消费持续恢复,物价总体稳定,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同时也应看到企业盈利能力减弱、消费提质扩容后劲不足、市场主体信心偏弱的问题。内蒙古应围绕降成本、扩投资、促消费、提信心、稳就业等方面发力,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加快增长趋势,在消费需求更趋旺盛、贸易顺差明显扩大的情况下,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需要密切关注投资变化趋势,有效遏制投资反弹。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较高水平上有所趋缓,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差距更趋缩小,但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资金来源充足,十七大后各地加快发展、争上项目的热情很高,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稳住投资、抑制顺差是当前和明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主要政策着力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较高水平上有所趋缓,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差距更趋缩小,但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资金来源充足,十七大后各地加快发展、争上项目的热情很高,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较大。稳住投资、抑制顺差是当前和明年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主要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应依托消费拉动为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拉动力有三,消费、投资和出口(顺差)相互联动,归根到底落脚在消费。长期以来我们侧重投资和出口(顺差),对消费着力不够,导致出现一系列矛盾,表现为消费率偏低,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比重越来越低。实行科学发展观和进行宏观调控就是适当控制投资,并扩大消费需求。为保证国民经济的永续增长,本文提出经济增长应依托消费拉动为主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林宏  詹也 《浙江经济》2006,(4):23-25
从实际来看,浙江正处于由投资与消费关系调整,重建合理比例,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投资消费双驱动转变时期,实现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对培育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至关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浙江正处于由投资与消费关系调整,重建合理比例,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投资消费双驱动转变时期,实现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出口有序健康发展,对培育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至关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消费函数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薇 《南方经济》2005,(11):41-43
我国自1998年实施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对提高经济增长率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投资增长速度快于消费增长速度,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不足引发了一系列矛盾,直接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借鉴西方消费理论,在分析我国消费函数的基础上,探讨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与投资—哪个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峰 《开放导报》2001,(11):25-26
作为总需求的两种基本形式,消费与投资对于经济增长都很重要。但是,在不同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两的重要性又有所区别。第一,从短期考虑,当经济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促进消费与投资扩张都将有利于闲置资源的利用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从长期考虑,经济增长则要依靠资本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但从长期考虑,经济增长则要依靠资本的增加以及技术的进步。因此,长期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储蓄率的提高,而不是消费率的增加。第二,消费占总需求的大部分,但实证分析表明,消费是稳定的、变动和缓的;投资占需求的小部分,但投资是活跃的、变动剧烈的。因此,对于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不是消费,而是投资。国际经验表明,投资与增长是正相关的.只有高储蓄及高投资才会带来较长时期的经济高增长。第三,消费与投资并不是矛盾的,消费会刺激生产,生产增加又会扩大厂商的收益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资金积累;而当人们少消费,把更多现期收入储蓄起来并投资时,资本积累引起的未来收入增长又会使人们享有更多的消费。第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离不开消费的中介。总之,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都很重要,消费的短期作用及投资的短、长期作用是经济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基础,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赶超,就必须依赖高储蓄和高投资。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5,(49):34-34
知名投资银行法国巴黎百富勤目前表示,中国将步入历史上的第三个消费高峰。明年中国的投资增长将会有所放缓,而消费增长则仍将保持高速。冈此从明年起,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有望从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消费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不过,长期以来,和投资增长相比,中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则"相形见绌"。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经济发展中,消费增长了,但投资的增长更快。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5年的16年间,中国投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20.8%,而消费的年均增长速度只有14.1%。今年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390亿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已引起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在“十一五”时期,经济增长是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还是需要促进投资与消费并重,亦或转向主要依靠消费拉动?欠发达地区面临着投资与消费如何选择问题更为尖锐。  相似文献   

14.
消费规模偏小、消费层次偏低、消费倾向不断下降是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基本特征。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消费环境差、农村流通体系滞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等是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农村消费的有效开拓,要做到以下几点: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以奠定农民消费的坚实基础;拓展流通体系,并拓宽投资渠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有效配合,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5.
扩大消费需求要有的放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随着生产技术设备的日趋完善和工业化的推进,投资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将逐渐被消费需求所取代,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最大、最稳定的贡献者。但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消费增长大大慢于投资增长,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丛刊》2006,(1):18-22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山口的增长十分强劲,而消费则相对滞后。消费率呈连年下降的态势,从2000年的38.3%下降到2004年的34.9%。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保持经济的平稳与快速增长,必须要“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如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此,立足于我市经济发展阶段和现实基础,从分析消费现状着手,找出制约消费增长的因素,提出当前扩大我巾内需,促进消费的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大报告一改以前投资、消费、出口的排列顺序而为消费、投资、出口,消费排到了第一位,消费将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首驾“马车”。这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推动消费从疲软走向强劲,真正发挥首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消费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以来,消费增长的稳定性提高;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随着投资和贸易顺差的变化,最终消费率也发生了不同波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是导致以上特点的基本原因,应该正确认识新时期消费增长的特点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全面总结扩大消费政策的效果,正确引导消费增长,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从社会再生产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需求,投资需求自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力量。不仅如此,在消费需求没有回升迹象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大幅回升只能反映出行政力量的推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6,(24):25-25
消费需求继续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受多种积极因素的影响。2007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2%-13%的较快增长势头。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新一轮扩张性增长周期远远不会结束。这一趋势将贯穿整个“十一五”时期。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消费增速不会直线提高。而是呈现波动上行的走势,2007年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消费增速也将有所放慢。但消费增速的调整要小于投资和出口,其名义增长仍将位于13%左右的较快增长区间,实际增长也将继续高于GDP的增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