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荣蓉 《中国电信业》2005,(11):60-62
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宽带是需要全力发展的“杀手级应用”。与所有的新业务一样.宽带业务的发展也要遵循一定的产品生命周期规律。摩尔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技术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由革新者和早期接受者组成的早期市场和由早期大众和后期人众组成的主流市场之间存的着根本性的差别:早期市场的用户往往偏好新技术,即使该技术尚末完全成熟,而主流市场用户最关注的就是价值,新技术只有实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才能打动主流用户,很多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技术都是因为不能适应达种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失败的。在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之间的不连续性就被称为市场的“断层”。宽带产业是近年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当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最响亮的口号和最坚定的行动。与时俱进的思想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电信监管工作。关于电信监管问题,我们注意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吴基传部长的报告多处重笔浓墨。报告鲜明地指出,政企分开、市场放开之后,行业管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的引导与监管对于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产业尤其如此。报告清醒地分析到,当  相似文献   

3.
程光宇 《邮政研究》2008,24(3):46-46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一切工作都应以市场、客户、效益为中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教育培训工作自然不能游离于外。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和邮政自身的不断壮大,已然“根深叶茂”的邮政业务仍在加紧“抽根发芽”,以便开垦出更为辽阔丰饶的邮政“绿洲”,与此共生的是紧迫的培训任务;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特点使得邮政各工种、各岗位在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4.
遵循规律谋发展 按客观规律办事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所在。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指出.对企业来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认识和把握“四个规律”,即科学发展的规律、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行业发展的规律和本企业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对电信企业来说,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到电信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企业的运营中把握规律、占据主动,从而提高经营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信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如何面向市场,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电信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各主流电信运营商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这种新的竞争形势下,传统“后台式”的技术型电信网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电信企业发展要求,新型“前台式”的市场型电信网络管理模式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6.
毛治国 《当代通信》2005,(16):24-25
电信市场是一个遵循“内因为依据、外缘为条件”发展规律的复杂系统它的内因与外缘是由错综复杂的技术、市场与政策等因素所构成。要掌握电信的发展方向,必须秉持“了解全球趋势、把握本地重点”的原则。目前全球电信发展已逐渐进入系统解构的混沌期。  相似文献   

7.
周吉 《中国邮政》2011,(9):54-55
一、建设南京集散中心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快递行业市场的发展空间日益广阔,目前的市场容量还远未饱和,因而市场竞争极其惨烈。与此同时,中国快递行业的细分市场已经形成——国内的“四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等快递公司通过加盟制的方式层层分包,圈地扩张,将业务开办的范围定位于中低端快递市场;而顺丰快递公司则通过直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全员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最早流行于西方国家,近年来,也被我国一些企业所采用。“全员营销”采用的是将员工收入与个人营销状况挂钩分配的方式,强调的是发挥每个员工潜在的能力;人人参与到市场中来。上世纪 90年代;随着电信市场的飞速发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全员营销在电信企业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至今仍乐此不疲。但是,随着电信企业市场的逐渐成熟和行业间竞争的加剧,全员营销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利于市场营销。一个新产品能够走向市场;逐步为…  相似文献   

9.
张瑞  邢伟 《中国邮政》2009,(8):22-23
分销配送业务是邮政系统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依托邮政品牌和网络优势,面向农村、城市市场,通过自营与连锁加盟方式组织开展的一项新型邮政业务。通过几年的发展,邮政分销配送业务得到了市场的认同,目前已形成农业生产资料为主、消费品和农产品为辅的产品格局,渠道建设方面逐步探索出了适应行业规律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信业》2008,(1):79-79
回顾信息通信业的发展,技术驱动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固话PSTN、移动GSM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兴起,都曾培育并释放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可如今随着信息通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基本通信需求已得到满足,用户开始看重自己所能享受到的服务。于是,观点认为,技术的演进与更新对市场和用户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满足用户需求才是行业发展的硬道理,市场进入了“后技术”时代。此时,谁又是市场的真正主宰呢?  相似文献   

11.
在竞争和发展中实现服务与市场的全面接轨于惠峰,冀云进入社会王义市场经济后,特别是部分邮电业务出现激烈竞争的今天,过去那些只停留于“来有迎声、去有送语”阶段的微笑服务巳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服务,己是企儿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佳木斯市邮电同正是牢...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市场潜力巨大,广阔的“蓝海”市场才是电信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传统话音市场的饱和,各大运营商在话音业务上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一些地方的恶性价格战愈演愈烈,对企业本身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都非常不利。广东移动以移动信息化服务中小企业的实践表明,很多行业和企业对信息化都有着强烈需求,信息化市场天宽地阔,孕育着很大商机。  相似文献   

13.
幕名 《中国电信业》2011,(10):14-17
金秋九月,“20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再次吸引了整个行业的目光。虽然此次通信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但是在记者看来,技术背后折射出更多的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关键时刻,我们看到,此次通信展不但汇集了传统的运营商、设备商,更有许多新兴的终端厂商和互联网企业。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5,(4):76-76
一年一度的通信市场盛会——“2005年中国通信市场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电信运营业、设备制造业、行业集成业、金融投资机构以及各大行业企业的代表深入剖析了2004年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并共同探讨了如何适应电信市场的全业务竞争和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洞悉新兴市场机会,实现市场创新,促进中国通信市场的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磨莉萍  曹亚东 《当代通信》2006,13(15):28-30
随着数字技术、光通信技术、软件技术等的发展和统一的TCP/IP协议的广泛应用,业界呈现出技术融合、市场融合、业务融合的大趋势。各种原先专门为某一特定业务而设计建设的网络之间的隔阂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以业务来分割市场的技术基础正在逐渐消失,网络正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三网融合”正是潮流所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形势的发展,“三网融合”的目的不能简单认为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个网络的融合,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各种业务需求,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水平,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信建设》2006,18(3):55-57
2005年11月27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信息产业“十五”规划确定的95%的“村通”目标胜利完成,到年底,已通电话行政村比率将达95%。针对此,本刊特约观察员认为: 1、“村通”工程的政治意义火于经济意义,“村通”的胜利完成并不代表中国农村通信市场的启动; 2、农村通信仍是中国电信行业的薄弱环节,目前尚不具备现实的投资价值; 3、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决定了农村通信在不远的未来将有强劲的成长,这一市场具有战略投资价值。[编按]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在多次重要会议上强调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通信监管部门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各项监管职责,努力为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随着融合进程的加快,电信、媒体、内容和互联网等行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电信产业链开始由封闭的“篱笆花园”向开放的产业生态体系演进。这一演进过程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为很多关键行业重新界定了市场范围。在此过程中,运营商作为传统电信产业链的“霸主”,正在经历着艰难的转型之旅。未来,如何看待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如何主动顺应潮流部署发展战略,是值得每一个运营商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给管理体制注入市场经济活力马林金通信行业是最能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业之一,通信市场直接受控于市场,而且具有其独特的超前性。因此,邮电通信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僵化的管理体制必须改变。首先,要使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注入市场经...  相似文献   

20.
夏翠荣 《中国邮政》2010,(12):24-25
“十一五”期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市场大变革、大重组、大洗牌的背景下,邮政行业的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邮政企业来说,如何构建符合邮政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充分激活生产要素的现代营销体系,既是一个涉及长远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