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非接触支付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接触支付是利用现代无线交换技术和PKI密码技术发展的一种新型支付结算方式,是相对于银行卡等需要将卡片与受理终端直接接触的支付工具而言的.通过非接触支付,付款人无需现金交换或进行刷卡操作,只要手持非接触卡或手机等其它应用载体通过专用读卡器,就可以完成款项交割.这种方式的应用可以加快零售业的交易过程,提高支付效率,目前在日韩、欧美等国已形成较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2.
《金卡工程》2012,(12):41-41
快捷、便利、安全、具备易于拓展的行业应用……手机支付技术一直以来因为具备以上多种优势被信用卡行业视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日前,广发信用卡中心宣布率先推出以SD—mall为支付账户载体的手机支付模式。这意味着信用卡行业在手机支付上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移动支付市场风起云涌,各路英豪迅速抢占移动支付的蓝海,微信红包、微信财付通、嘀嘀打车、刷NFC手机购物或乘公交等等,各种创新的移动支付应用和终端技术方案的采用层出不穷。不管采用哪种移动支付技术和应用模式,都离不开移动支付的载体"移动终端"和广大的移动终端消费者。所以,移动支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移动支付终端的多样性和易用性,将是影响未来移动支付业务拓展的重要一环。如何联合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通过  相似文献   

4.
手机支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支付是一种新型消费支付方式。本文阐述了手机支付的分类及应用,分析了目前手机支付面临的障碍,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最后对手机支付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正一、手机二维码技术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二维码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将手机需要访问、使用的信息编码到二维码中,利用手机的摄像头识读,这就是手机二维码。二、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  相似文献   

6.
《云南金融》2010,(8):58-58
2010年6月8日,在“2010中国国际智能卡与RFID博览会”上,银联手机支付荣获“国家金卡工程2010年度金蚂蚁奖自主创新奖”,这标志着中国银联手机支付业务获得了产业界的广泛认可。银联手机支付是将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的新兴支付方式,以手机中的金融智能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  相似文献   

7.
一、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现状 1.银联手机支付业务的总体思路 作为国内8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银行卡联合组织,中国银联主营业务是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但是,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持卡人服务水平和引导使用银行卡也是银联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尽管现阶段手机支付仅是电子支付领域中补充支付渠道,但随着对新兴通信技术的应用,手机支付将发展成为与现有多种电子支付渠道并存的支付模式。  相似文献   

8.
手机支付属于卡基衍生支付工具,是继ATM机具、POS机具、网上银行后,银行卡电子化应用的又一种新的形式.近几年,手机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给用户带来了便捷体验.本文在考察借鉴国外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PEST框架分析的视角,揭示影响我国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进而寻求推动手机支付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手机支付与银行卡作为非现金支付工具,在业务属性、技术条件、受理场景、用户体验、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诸多共性和差异。基于PEST框架的基本分析方法,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发展环境要素出发,揭示手机支付的迅速发展影响了支付体系格局。手机支付与银行卡融合发展将更趋明显并对银行卡形成替代关系,其替代效应在未来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完善,在支付便捷化需求的驱动下,移动支付逐渐成为金融支付的重要手段和金融创新的热点。一、关于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又称为手机支付,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一个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根据接入技术的不同,移动支付分为短信支付、移动互联网支付和智能卡支付3种;根据接入方式的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行为正逐渐由传统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远程支付模式向以手机移动支付为代表的近场支付模式转变。现代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利用SIMpass、RF-SIM、NFC等多种移动支付技术方案,结合银行传统业务,创新产品和应用,为业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本文旨在通过对各种无线射频技术的研究和比较,寻找适合商业银行创新和拓展业务的无线射频技术解决方案。并在银  相似文献   

12.
手机移动支付是一种利用非接触技术在零售环境中通过移动电话实现的一种快捷、安全的支付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移动支付手段,相对于传统手机支付方式(短信、WAP等),手机移动支付在用户接受性、方便性以及支付的安全性方面有很大优势,加上产业链中厂商和运营商的积极介入和推动,使其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手机近场支付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移动终端,利用近距离通信技术完成信息交互,实现资金从支付方向受付方转移的一种支付方式。它的本质是将银行卡智能化、终端化、虚拟化、便携化,核心理念是将近距离非接触支付技术与手机终端结合,融合金融系统高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突破,互联网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纷纷将生物识别技术嵌入业务链,融入业务场景。鉴于人体生物特征的稳定性、唯一性和不易复制性,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为金融支付提供了更安全、快捷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分析了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对以生物识别技术为核心载体的智慧支付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推动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建设智慧型支付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银联进军移动支付 手机支付已经不再是一件什么时髦的事情,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支付宝钱包这些应用的出现,手机支付正在成为继网上支付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提到移动支付,相信大家对于支付宝钱包已经非常熟悉和了解了,  相似文献   

16.
手机支付是现代化支付与移动通讯工具的结合。可以实现便民利民,有效提高传统商务流程效率:具有科技含量高、环保、高效等优势,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然而手机支付业务在国内尚处起步阶段,价值网松散、标准未统一、商业模式不成熟已成为其发展瓶颈。技术应用栏目将从手机支付产业链发展研究、手机支付各种模式的产业链分析、湖南银联发展手机支付的应用实践等方面,逐期连载相关文章,以推动我国手机支付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移动入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及中国移动不断在全国推广移动支付项目,移动支付越来越多地受到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IT月艮务机构和有关应用机构的关注。移动支付的概念及其核心价值是什么?它与移动POS、银行的手机银行以及手机支付又是什么关系?手机银行、WAP手机银行、手机短信银行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手机银行的发展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二者的结合成为一种趋势。移动支付芯片可以为手机银行交易做数据签名,提高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同时,借助移动支付的近场通信技术,移动支付手机可以成为一种适合多场景应用的身份认证工具。而手机银行作为移动支付媒介,不仅方便了移动支付功能,拓展移动支付应用范围,而且可以将其加强为一部移动POS。手机银行与移动支付的结合形式手机银行可以与手机SIM卡或SD卡等通信,而移  相似文献   

19.
手机支付是依托银行卡丰富的理财功能,充分发挥手机移动性等特点,为持卡人、手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金融服务。它具有利用STK技术SIM卡开发的使用手机进行消费的功能。手机支付作为一种崭新的支付方式,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将引领移动电子商务和无线金融的发展,也是  相似文献   

20.
张奎 《时代金融》2008,(11):92-94
手机支付是一项横跨金融行业和移动通信行业的电子支付应用,是电子货币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现阶段,手机支付并非传统支付方式的替代者,而是传统支付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中国银联作为国内手机支付的推动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在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银联开展的手机支付业务已经为持卡人、移动运营商、发卡银行和公共事业单位带来了显著的市场价值。通过分析各地手机支付和江苏地区手机支付典型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手机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市场推广力度是影响其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而业务规划和产品设计应以客户支付需求、用户使用便捷作为出发点,希望借此能为创新支付业务规划和产品设计提供一个考量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