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上海自贸区成立是我国开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上海的发展带来了十年红利。上海自贸区具有国际性及双边性,侧重于金融改革试点。改革以模式创新为出发点,着重于软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充满挑战性。在全球经贸发展趋势下,上海自贸区有助于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本文基于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发展现状,从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四大制度创新面临的问题入手,得出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面临的困境入手,为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及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由贸易账户是上海自贸区的一项制度创新,为金融开放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有效载体。随着自由贸易账户复制推广至其他自贸区,商业银行端也将形成两种不同的账户管理模式。文章认为,未来自由贸易账户有望复制推广至更多自贸区,总分模式优势将逐步显现,而资本项目可兑换仍是未来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3月1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中国天津、广东和福建三大自贸区、以及扩区后的上海自贸区暂时调整相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我国从南到北四大自贸区的改革开放新格局即将形成。尽管挂牌时间有所延后,但这并不会影响到四大自贸区的实质性推进,各地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准备就绪。自党中央、国务院决策伊始,自贸区就成为打造制度创新的高地。这一  相似文献   

4.
蔡妮 《时代金融》2014,(9):6-7,9
在全球并购热持续升温,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全球并购持续升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金融创新措施正契合之。自贸区既是对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助力和支持点,也是企业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与之相配合的法律服务也有巨大需求,并购法律业务的理论结合实务的研究将会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指引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宋娴 《福建金融》2015,(4):18-23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福建列入继上海之后的第二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省份,并以平潭、厦门、福州三个片区作为政策实施范围。本文总结上海自贸试验区外汇管理创新政策成效,并与厦门现行外汇管理政策进行比较,分析上海自贸区外汇管理改革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借鉴上海自贸区的外汇管理改革经验,结合厦门实际,提出福建自贸区外汇管理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6.
陈佳 《时代金融》2014,(9Z):19-19
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于2013年10月1日在上海正式挂牌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服务业的国际化,创新改革金融行业,加快转变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实现简政放权。本文主要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较全面的看待上海自贸区建立的价值,同时也提出面对挑战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于2013年10月1日在上海正式挂牌创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建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服务业的国际化,创新改革金融行业,加快转变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实现简政放权。本文主要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较全面的看待上海自贸区建立的价值,同时也提出面对挑战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肩负着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型开放模式的先行使命。自贸区的建立,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从投资、贸易及金融三个方面阐述了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制度创新及监管创新,并由此提出上海自贸区创新模式的推广路径,即从沿海辐射至内陆的"一带多"推广,以期实现上海自贸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肩负着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型开放模式的先行使命。自贸区的建立,带来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从投资、贸易及金融三个方面阐述了上海自贸区建立的制度创新及监管创新,并由此提出上海自贸区创新模式的推广路径,即从沿海辐射至内陆的“一带多”推广,以期实现上海自贸区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时代金融》2014,(31):17-18
<正>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仔细分析上海自贸区的创新,不难发现,其重要原则是把握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力求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我们也看到,上海自贸区的所有金融政策都是出自实际需求的归纳和提炼,都是从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出发,服  相似文献   

11.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国奇迹"第二季"的更高水平的主动开放措施。自贸区推行的监管模式改变、贸易转型升级、金融体制创新三大"政策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三大效应":改革示范效应、要素集聚效应和区域联动效应。对商业银行而言,上海自贸区为银行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和业务空间,同时有利于商业银行强化业务创新。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自贸区释放出来的政策信号,抢抓金融体制创新的机遇期,通过加强政策持续跟进和研究、跟踪客户的需求、加强区内外联动、强化业务创新等措施,积极应对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上海自贸区应当在政府治理的推动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有序治理为目标,建设负责任、高效、廉洁、透明、法治的自贸区,引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合理有效的审计监督是自贸区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国家治理的框架下,指出审计监督对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至关重要,并针对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效果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审计监督工作,有效防范制度创新的风险,提高制度创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名称便可看出其中蕴含的战略意义.“开放倒逼改革”意味着上海自贸区内的改革措施不仅应促进当地的发展,还要能推广至全国,助力整个中国经济的转型.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货物及制造业的兴盛必须有与其关联的服务业配套支持,且鼓励服务业的创新和提升也符合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因此,自贸区总体方案特别将服务业作为自贸区实验的重要内容.这给正处于发展瓶颈的中国保险业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4.
王一博 《时代金融》2014,(7X):66-66
2013年8月,在李克强总理的推动下,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获得的金融、贸易、服务业开放政策待遇在中国改革历史上史无前例。自贸区有金融创新、资本项目可兑换、境内关外和负面清单等亮点。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在李克强总理的推动下,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获得的金融、贸易、服务业开放政策待遇在中国改革历史上史无前例。自贸区有金融创新、资本项目可兑换、境内关外和负面清单等亮点。自贸区的建立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相似文献   

16.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4,(6):11-13
央行上海总部公布自贸区分账核算细则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发布会。历时7个多月、最受市场关注的自贸区金融创新核心——分账核算业务操作细则最终落地。这也意味着,央行此前支持自贸区建设的30条意见中,多项业务进入实质性可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上海自贸区是我国针对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演变趋势的应对之策。产品的碳强度和环境标准是新贸易规则体系的重要议题。上海自贸区建设给我国碳金融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建议突破政策限制,在自贸区建立碳排放衍生品交易平台;借助金融开放契机,在自贸区发展碳金融国际合作平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发展自贸区碳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金融监管的政策框架已基本构建完成。随着区内金融改革的深化,如何建立起与政策相配套的金融监管体系乃当务之急。本文在分析上海自贸区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对如何完善上海自贸区金融监管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洲海路南北,聚集了数家金融机构,浦发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就是其中之一。当记者走进营业大厅,映入眼帘的是"自贸区业务专区"几个大字,"自贸区业务咨询台"的工作人员正耐心地为客户讲解和办理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创新业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市场》2014,(3):31-34
加快上海自贸区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有利于支持自贸区企业结算需求的快速增长,促进跨境人民币便捷支付及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文章在分析当前票据业务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完善票据业务法规制度、加快电子票据业务发展、引导境外人民币参加银行参与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在上海自贸区内先行先试融资性票据业务等方面,就推进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