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家良 《商业研究》2003,(12):84-85
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倾向较低的原因和形成。消费需求不足,不仅仅是历史文化传统的产物,更重要的是一定经济条件的结果。通过回顾消费理论,分析了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是金融抑制的表现形式之一,并提出解决金融抑制从而扩大消费需求的若干办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向量误差纠正模型,本文利用随机冲击的持久性一暂时性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持久性冲击和暂时性冲击对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波动的影响方式.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持久性冲击几乎可以完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资产和收入的波动;从短期(1~2个季度)来看,暂时性冲击能够解释消费波动30%~70%的份额,但却只能解释资产和收入波动不足10%的份额.本文的研究表明,解释我国居民长期消费增长的原因在于资产和收入的快速增长,但短期内资产和收入的增长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相对有限.本文建议,为构建促进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从短期来看,必须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和消费预期,努力消除引起消费波动的各种外生因素;但从长期来看,则需要从根本上提高家庭的资产和收入水平.此外,本文的研究也为解释中国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3.
郭振宗 《商业研究》2004,(1):106-108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居民储蓄增长率快于消费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以及居民消费品价格下降等方面。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需求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现实中造成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但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增长慢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的主要对策,一方面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和模式、增加消费品有效供给、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等途径,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以投资和出口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我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消费增长率偏低,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差距较大。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形成的原因是消费能力不足,消费意愿较低。从财政政策的视角,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对住房、教育和医疗的消费性支出,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价格波动导致资产持有者财富变化,从而引致消费总支出发生改变的现象即为财富效应。基于LC-PIH模型对股票、债券、房产价格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股票资产、住房资产财富效应均比较微弱,债券资产为负财富效应,这与我国证券市场规模小、股票价格震荡幅度大、投资收益率低、住房资产流动性小有一定关系,其中,债券资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主要是短期债券收益的稳定性所致。  相似文献   

6.
阶层分化和阶层关系的形成,已成为中国社会不争的事实。消费既作为物质生产的目的、又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手段,必然也趋向于阶层化。为解决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须对居民消费阶层化进行分类,并注意不同阶层消费的差异性,重点区分引导城市高、中、低等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统筹城乡居民消费的协调发展、大力推动农村消费城市化,还应注重引导和扶持主动进城务工的农民和被城市化的失地农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7.
消费需求不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造成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收入预期降低与支出预期并存,供给结构不合理,居民消费观念滞后。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以启动消费需求,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预期;优化供给;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为消费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采用"双对数模型"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比较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相似文献   

9.
谢善聪 《消费导刊》2014,(3):4-5,11
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所处的消费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消费环境能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层次,提高消费质量。本文以1990-2011年消费环境和中国居民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就消费环境对我国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进行剖析。实证结果表明:市场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水平、居民文化水平与我国居民消费质量具有相关关系,这些因素对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是显著且持续的。  相似文献   

10.
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与投资行为的特征和关系,采用固定风险厌恶效用函数推导出风险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系数的求解公式。对2001年6月至2008年5月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CCAPM在我国不成立,这与我国不稳定的股票市场本身和未市场化的利率有着重要关系。相对于稳定增长的消费,在投资方面我国居民具有典型的"厌恶损失实现"和"落袋为安"的心理,投资者在熊市表现为风险偏好,在牛市表现为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11.
周梅 《中国市场》2013,(25):5-8
当前,在利率连续下调及收入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我国居民的储蓄额仍高速增长的态势,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疲软。消费函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四个假说,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续收入假说和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本文将通过统计建模来检验哪一种消费函数模型更适用于我国当前现状,并因此分析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解释消费不足的原因。通过使用E.G协整检验进行长期均衡分析,继而建立ECM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以及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8):48-49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近十年来我国的GDP增长率维持在8%以上,然而与投资和净出口相比,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增长速度相对缓慢。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储蓄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的消费潜力大、国内需求不足。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着力扩大内需。迅速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将以居民消费为主的潜在内需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是扩大内需之关键。为评估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本文选取近十年来居民医疗保险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最终消费等数据,从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倾向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统计,并利用计量统计模型探究医疗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社会医疗保险支出对消费水平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在长期中,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将有力促进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必须全方位分析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譬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偏好等相关因素。在现存文献的研究影响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基础上,增加居民的预期行为来探讨微观因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预期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程度,从而为消费理论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和释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率依然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偏上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国内学者对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非常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系列理论创新和规律发现。文章旨在系统梳理中国学者在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总结提炼重要的理论创新与贡献,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可查阅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及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消费潜力释放政策建议提供参考。具体而言,第一,剖析了中国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展开了国际比较、总结了中国学者对居民消费不足估测的演变历史和阶段性特征研究的主要进展,并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二,收入分配是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将抑制居民消费需求,但规模性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并不一致,并且中国居民消费不平等程度较为接近甚至高于收入不平等。第三,总结了人口结构变迁解释中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国内重要研究成果。第四,针对社会保障与居民...  相似文献   

15.
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雯 《江苏商论》2006,(1):144-146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而抑制了即期消费。本文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然后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超 《商业时代》2012,(29):30-31
内容:本文使用 Park 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 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谢琦 《商业时代》2011,(28):24-25
本文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劳动者收入划分为持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两种类型。劳动者收入结构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劳动者持久性收入过低以及持久性收入的不稳定性、预防性特征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劳动者暂时性收入的不确定性特征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为此,本文在提高我国劳动者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魏景 《消费导刊》2009,(19):9-9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居民消费水平不足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有诸多因素,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可通过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进一步影响其当期消费。本文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情况量化为社会保障率和社会保障强度两个具体指标,进一步通过一个计量模型衡量了该指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情况,并检验了该两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其兴起对于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都有着深入影响。本文在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家、金融平台和居民自身三个层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拉动居民消费的建议。顺应时代潮流,正确看待互联网金融与居民消费的关系,扩大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积极影响,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税收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税收是如何抑制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首先,税收超GDP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制约了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升;其次,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过高,通过税负转嫁抬高了消费品价格水平,加重了消费者负担;再次,中低收入者税负过重,弱化了社会整体消费能力;最后,服务业税负不合理,营业税重复征税和所得税优惠力度不足阻碍了服务业发展与服务消费增长。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努力消除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税制约束,建立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稳定增长的税制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