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经济危机中的"口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美国多次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有人曾发现口红效应这种有趣的经济现象。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其原因在于,经济的不景气使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人们买不起住房、汽车,减少了高消费奢侈品的开销,消费者个个也都变成了砍价高手。减少了高消费奢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流动性溢价存在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个股数据,以换手率作为流动性因子,从股市和行业子股市两个角度,构建Panel Data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在流动性溢价存在的情况下,对上海股票市场"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说明:股市整体和行业子股市都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最后,给出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刍议环境税的"大棒"与"胡萝卜"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税是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框架下提出的重要税种,而且在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实施很多年。目前环境税的开征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提上日程。鉴于西方实施环境税的经验,本文认为,政府在征收环境税时,应注重其大棒与胡萝卜双重效应,分析其短期与长期效应,权衡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税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产业关联效应"外移"测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保珺 《现代财经》2005,25(4):62-65
当国内原有技术水平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差距较大,而国内相关产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又不能及时跟上时,会使国内产业关联受阻,甚至断裂,发生国内产业关联“断环”,中间投入依赖进口,产业关联效应“外移”。对此,可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产业关联效应“外移”的状况及相应的进出口替代效应进行测度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言 《经济》2006,(7):78-80
6月7日至8日,东芝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东芝中国综合展示会2006”。全球总裁西田厚聪在北京展示会期间,接受了《经济》记者专访。在谈到东芝今后在中国的目标时,西田总裁说得非常清楚:要在2006年把中国事业规模做到1兆日元(约680亿人民币)。2005年度,东芝集团在中国的事业规模已经达到570亿人民币,就是说在2006年,东芝在中国要实现110亿元的增长,换算成年增长率的话,应该在20%上下。  相似文献   

6.
客流量屡刷新高,新开行的动车组几乎趟趟满员。刚刚进行了第6次大提速的铁路经受了第一个“黄金周”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倍差法考察环境管制对健康、就业与收入的影响,并结合构建的理论模型估算环境管制的福利效应。研究发现,环境管制显著改善了健康状况,但降低了就业与工资水平,尽管工资影响不够显著。上述效应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具有显著差异,并且高年龄、低教育组是上述健康收益与经济成本的主要获得者与承担者。福利效应分析表明,环境管制下健康改善的福利收益有效弥补了就业降低的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8.
王红霞 《当代财经》2003,(11):65-66,73
现实经济活动中常常显示上期工资收入对本期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积极性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现代工资理论也十分强调工资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但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不容忽视。工资具有“后发效应”。即上期工资与本期产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中国3个行业15年来的数据显示,上期工资对行业本期产出的影响十分明显。其中尤以建筑业和批零贸易餐饮业明显。充分发挥上期工资的激励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企业产出。  相似文献   

9.
周洪  马栓友  马君 《当代财经》2001,(12):76-78
2001年9月25-26日,由江西财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及可持续性高级专题研讨会”在南昌隆重召开,来自国务院发燕尾服研究中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23家单位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摘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方式也在不断转变,为了能够减轻税负不再重复征税,国家出台了营改增政策,目的是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达到一个完整的税收制度.为了研究实行营改增税收制度后对我国财政经济有何影响,本文对营改增引发的财政经济效应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诅咒"效应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观点认为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城市化进程具有正面作用,但这种观点正在动摇.本文在总结传统观点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并验证自然资源禀赋在区域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诅咒"假说,进而分析其内在机理,认为资源生产部门的产业性质、社会经济二元结构、地域分割、固化效应四方面是"资源诅咒"假说得以成立的原因.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化动力机制和"资源诅咒"假说的研究,在实践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中国个体投资者交易帐户的交易数据,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考察了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十二月效应"对"处置效应"的影响.依据情绪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心理学结论,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个体投资者"处置效应"的特征.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个体投资者存在显著的"处置效应",并在不同市场态势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十二月份存在"反处置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券市场"市值效应"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陈方正  汤果 《当代财经》2002,(12):24-26
“市值效应”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各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现象。通常认为,市场上市值总额小的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要明显大于市值总额大的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值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近三年,无论市场处于牛市或熊市,大市值风格组合始终具有较好的业绩;而“小市值效应”仅出现在牛市。  相似文献   

14.
外商投资绩效及其"挤出效应"的区际实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韧  曾国平  任毅 《当代财经》2004,(1):98-101
国内对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研究主要存在着两点不足:一是对FDI的作用分析主要集中在正面效应上,而对其挤出效应则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是对FDI效应的区际差距仍缺乏深入具体的分析。本文以我国东西部地区在1986~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GDP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的计量分析,对我国在FDI利用上的区际差距及其“挤出效应”的存在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走进高校,各专业开始摸索该模式的可行性方案,而在众多的专业中,传媒专业的实施过程显得更符合市场需求,可行性更强,并且也为社会、学校及学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经济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特区和北京中关村发展的事实证明,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环境建设互动,奇迹般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挤出效应"及我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发展,既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带来"挤出效应".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但也对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技术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应通过建立自主创新战略、建立企业技术联盟、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等措施,来提升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重红利"假说视角的环境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OECD国家基于环境税"双重红利"假说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基于"双重红利"假说视角,着重对环境税的分配效应和就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结果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对浙南清江村的调查为例,分析了村民外出务工所引发的"后院效应".村民外出务工的"后院效应"涉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观念、生活方武等多方面.对此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有利于我国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市化等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职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大赛充分展示,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与大家探讨将大赛"效应"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的举措,促进赛教融合良性互动,旨在提升教学和大赛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