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毕如麟 《人力资源》2006,(10S):42-42
什么是“过劳死” “过劳死”一词最早源于日本。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它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日本学者对“过劳死”的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根据这个定义。“过劳死”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者承担过重的劳动负担;二是这种负担引起了循环器官急性障碍;三是由于上述两种原因导致了劳动者死亡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警惕过劳死     
《科技与企业》2006,(7):39-39
过劳死是指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大,加上心理压力过重、长期慢性疲劳.身陷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从而诱发身体潜藏的疾病突然恶化救治也无力回天,造成猝死的现象。日本的”过劳死预防协会”向人们列出了过劳死的十大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3.
有“过劳死”的员工,也有“过劳死”的老板,甚至还有“过劳死”的球迷。当“过劳死”成为热门词汇,人们感到的只有恐惧。生命如此脆弱。原以为还有着无数可以预期的未来,却不料一切在瞬间结束。那些以忙碌为常态。时间好像永远都不够用的人们,也许真的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过劳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过劳死”“过劳死”一词最早源于日本,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它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属于社会医学范畴。日本学者对“过劳死”的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  相似文献   

5.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举办的“过劳死”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刘漪分析认为,其中,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区。(2月28日《东方早报》)  相似文献   

6.
“过劳死”现象及其防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开始席卷社会的各个角落,人类社会已经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现代化的信息社会过渡。信息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工作负担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身心疲劳的加剧;同时,各种与工作压力相关的疾病也不断增多。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一种“紧张症”,而且任之发展,还有可能导致“过劳死”。“过劳死”现象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观点     
《新前程》2006,(7):8-8
把股东放在最顶尖的传统商业模式是错误的,“过劳死”也许是一种美德,劳动力成本上升值得担忧,人不能太优秀,相对优秀才是最好。  相似文献   

8.
夏天的基金江湖,一片黑色。 上投摩根的基金经理孙延群成为首例“过劳死”的公募基金经理。7月5日,孙因消化道出血引发失血陛休克而病故,享年41岁。  相似文献   

9.
一、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呼唤和谐化 近几年.我国频传优秀人才英年早逝的噩耗。本令国人陌生的“过劳死”渐受关注。“过劳死”一词源于日本,是指因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这一现象正在各国相继蔓延,中国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半个世纪前的35岁增长至2001年的71.8岁,进入了世界“长寿国家”的行列,而与之相比,一些特殊群体的寿命正在缩短。据1991年到1996年对中国科学院的调查,在职科学家的平均死亡年龄为52.23岁:2002年对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的联合调查表明.新闻工作的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这些现象表明,紧张的工作环境已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过劳死”,作为当今社会一个热点问题,颇受世人关注,诸多知识分子英年早逝,让人扼腕长叹;著名艺人业兴人亡,更让全国媒体掀起了不小的风暴。每当看到这些,笔者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因为一个更大的过劳死群体——乡镇干部,在无人关注和警觉的情况下,悲剧一幕幕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页     
开心一页批语一学生在作文中用“了”字多了些。老师在批语中写道:“该用‘了’时不用‘了’,不该用‘了’偏用‘了’。此字多‘了’不得‘了’,‘了’来‘了’去何时‘了’。以后千万注意‘了’。”(孔宪才)姐夫与姑爷有一农夫,入赘为婿,邻人都叫他“姐夫”。一次...  相似文献   

12.
据2004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导: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萧灼基教授在全国政协会上当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面争论起来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过热’问题”。而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则“针锋相对”,他发言的题目就是《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很好,不要轻言‘过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总会计师》2011,(4):153-153
普华永道25岁美女硕士入职半年猝死 近日,微博上一则"普华永道美女硕士过劳死"的帖子引起网友关注,仅一晚上就有近万人转发。帖子中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一名入职仅半年的员工由于过度劳累引发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14.
《江苏企业管理》2011,(9):45-45
长期超负荷工作、饮食不规律、加班熬夜等因素,造成不少上班族感到压力过大、身心疲惫,乃至“过劳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高压力带来的健康风险后,纷纷想方设法帮着上班族减压。  相似文献   

15.
“我们能够进展得比较顺利,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一个比较强的‘对话机制’,”苏恩深则表示。“我们的对话不仅是和中央政府、各省市甚至各个地方的政府进行对话,而且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客户也进行了很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过劳死警钟     
刘宝华 《经营者》2014,(14):256-257
29岁的Autoliv员工过劳死继续敲响健康警钟。中国每年60万、每天1600多人过劳死?无论数据可不可靠,过度疲劳应该引起你的注意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企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努力进行着改革与创新,生产创造力要求日益增强,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而“过劳死”案例也在不断增多.2013年5月13日,奥美中国北京公司一位年仅24岁的员工突发疾病猝死.据透露,该员工去世前已连续加班一个月.15日,福州又一位年轻的IT公司员工因过劳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意外死亡.这两起事件在网上再次引发热议,随之而来的是对员工减压、企业压力管理、“过劳死”立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心只练“跑功”当心“跑空”珊敏听说苏北东台市许河镇刚调来一位新镇长金富生,很有“跑功”,就职一年,在工业上组建了三大集团,在农业上兴办了两大市场。笔者欣然前去采访,问及缘由,他深有感慨地说:“要练‘跑功’,更要练‘内功’;重‘外功’,莫忽视‘内功’...  相似文献   

19.
“过劳死”这个词,能让人产生直接联想的也许只是血汗工厂里没日没夜加班的工人,或者最多也就是IT企业的疯狂痴迷的“技术民工”,与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沾不上边。  相似文献   

20.
左军 《乡镇论坛》2011,(25):25-25
“村里办些什么事,咋办,咱们到村里的公示栏一看‘图’就知道了。”日前,在福建省浦城县忠信镇宅门村,村民王松标老人指着“五要工程”图高兴地说,“这个‘图’很体现民心、民意,大家都管它叫‘民主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