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有了成功的实践。但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功能和障碍展开分析,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今社会,资产证券化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金融创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发展.资产证券化不仅有助于银行分流储蓄资金,也能有助于改善资本的充足率,加快资产周转,提高银行获利能力,从而维护金融稳定.我国资产证券化仍处于初级阶段,银行资产证券化更是面临着多重障碍与阻力.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就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阐述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第二部分首先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实践进行回顾,并指出其在发展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重点分析我国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产证券化的差距;第四部分为针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问题提出的建议,阐明其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晶 《时代经贸》2013,(4):83-83
自资产证券化进入市场后已逐步走向全球化,成为各国资本市场有效的融资和投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也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障碍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及推广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芯 《经济前沿》2006,(8):45-48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即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及其职能,并以国开行和建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最后提出了这一金融创新在我国推广的障碍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时资产证券化的质疑开始成为焦点-到底还要不要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到底如何才能稳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都已成为社会所热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通过介绍资产证券化的流程与原理,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和障碍,最后提出促使资产证券化健康发展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6.
郭翠荣 《经济师》2007,(6):222-223
因为各种与证券化配套的中介组织建立与规章制度方面存在空缺,即使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在试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化的运作依然存在很多障碍。文章从供给主体障碍、需求障碍、制度障碍等方面,分析论述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成为金融领域最为重要的创新活动之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是我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综合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的实践及发展情况,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前景,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障碍及跨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振东 《经济管理》2005,(21):17-20
我国资产证券化已经起步,但是要进一步发展仍然存在障碍。本文剖析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式和我国现实之间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提出了跨越资产证券化障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冯科  李晓东 《新经济》2004,(12):56-61
信托形式可以绕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之下,因为受到连续赢利记录、净资产收益率等限制,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难以实现,而信托以其特有的“风险隔离”和“财产独立”等特性,成为我国当前形式下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障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时代经贸》2006,(11Z):15-16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障碍。本文就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时所面临的障碍和解决的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资产证券化以其创新的融资结构和高效率的资本利用等突出特点,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不同投融资者的要求,因而成为当今各国资本市场上极具活力的金融产品。中国自90年代以来也尝试进行过一些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实践,如海南三亚地产投资证券化及珠海高速公路证券化等,但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方面主要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一个突出的探讨热点就是证券化资产的选择切入点问题,即在多种可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中,我国应首先选择哪一类资产进行证券化操作。  相似文献   

12.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资产选择及制度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标志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进入操作阶段,但由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从不良信3贷资产证券化开始的,在认识上有一定的误区;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不良资产的证券化遇到了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更多的来自法律和制度的健全。本就此从资产证券化资产选择和制度障碍的角度,指出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顺利发展不仅在于克服认识上的误区,更有待于法律和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企业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上与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并列的第三种主漉融资方式。并迅速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入剖析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区别,不仅有利于丰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推进我国实施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任晶 《经济论坛》2007,(1):37-38
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相对较晚,早期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亚市将800亩土地作为发行标的物,以地产销售和存款利息收入作为投资者收益来源,发行了2亿元地产投资券。此后,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中集集团等成功开展了一些离岸资产证券化项目,但这些只是个案实践,我国真正的资产证券化是从银行信贷资产起步的。1997年,人民银行颁布《特种金融债券托管回购办法》,使发行不良资产支持的债券成为可能。2000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住房贷款证券化试点单位,表明资产证券化得到政府认可。2004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公布实施为资产证券化产品流通扫清障碍。2005年4月20日,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正式颁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建设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发行的证券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债券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主要由银行、证券行、基金公司等指定机构吸纳。2005年12月15日,国开行和建行分别成功发行了41.78亿元的ABS债券和29.27亿元的MBS债券(mortgage based securities,缩写MBS,即抵押贷款债权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一种)。2006年4月,国开行再次发行57.29亿元的ABS债券。2006年6月,国务院同意遵循谨慎推进原则,审慎扩大试点规模。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推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迎春 《经济师》2003,(8):100-100
文章阐述了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分析了我国推行资产支持证券存在的障碍 ,提出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初步设想 ,并就我国推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框架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体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成功运行经验.我国自2005年开始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以来,发展缓慢,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一度进入停滞阶段.重启后,又面临着一些障碍,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国际形式的不断推进,需要深入研究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文章亦提出相应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曾英杰  余科 《经济师》2004,(6):46-47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手段在中国有广阔的前景。文章从介绍资产证券化入手 ,简要分析了SPV的法律性质和组织形式 ,着重探讨了资产证券化中SPV的法律关系 ,并详细阐述了我国在SPV构建上的立法障碍  相似文献   

18.
王绍凯 《经济师》2007,(12):84-85
针对公司型SPV在我国资产证券化领域实施将遇到现行法诸多障碍这一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确定公司型SPV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制定专门的资产证券化法,并详细地讨论了我国在资产证券化法的框架内建立公司型SPV的若干法律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30年来,资产证券化问题一直受到国际金融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各金融机构和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升温。2005年3月21日,央行宣布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分别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与住房按揭证券化工作。4月20日,《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正式颁布,这标志着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迈出重要一步。对于资产证券化特征、推行的意义、存在的风险和法律障碍、完善建议及其未来发展,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笔者就此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不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实困境,人们提出了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手段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对中小企业的商业银行贷款、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和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证券化操作。但是,由于存在着制度障碍、需求障碍、合适资产缺乏障碍和信用条件障碍,当前依靠资产证券化为中小企业融资是不可行的。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以及为资产证券化融资创造条件,仍然需要依赖政府的适当干预和大力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