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生物采油技术可以分为本源微生物采油和外源微生物采油,本源微生物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了目前主流研究趋势。本文从理论的角度介绍了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包括分类、驱油机理、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2.
齐2-15-012块莲花油藏2002年投入开发,目前油井普遍高含水,注水利用率低,2014年在区块油藏开采特征[1-2]分析与N2驱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该块优选2个井组实施了N2驱,目前已初步见到效果。N2驱油的成功对于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田开发后期,实施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以聚合物驱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微生物驱油技术为主,获得最佳的油井产能,满足油田开发后期稳产的需要。微生物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是油田开发的新技术措施,有望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获得最佳的油田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三元复合驱油术在三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经过多年开采以后,各区块地层和注入体系发生较大变化,驱油效果和采收率也逐年下降。因此,在地质研究和典型区块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影响驱油效果主要因素,并形成了同心分层注技术和分质注入技术,在现场规模化应用中,含水率大幅度下降,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各种油田采油工程越来越多。为了有效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很多油田都会采用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其可以有效提高采油的效率,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文章对内源微生物驱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三次采油方面的所有的方法和技术原理,从根本阐述了现今常用的驱油用方法和原理,包括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微生物驱和分子膜驱,对现有三次采油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牛12东营块目前采出程度高、水淹程度高、层间矛盾突出.通过开展双高区块深部调驱技术研究,分析影响调驱剂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适合该区块的铬体系弱凝胶调驱配方,在封堵高渗大孔道的同时,增加中、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从而改变水驱方向来提高水驱效果.经过现场应用,获得了明显的稳水增油效果,区块纵向矛盾得到缓解,说明调驱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本源微生物驱油油藏的适应条件,针对断块油藏的筛选、微生物菌群的筛选以及激活剂的筛选做了大量的室内研究和实验,注入激活剂的菌群对原油有较好的乳化作用;研发了本源微生物矿场试验注入设备、确定了矿场注入工艺参数并开展矿场注入试验,现场试验表明,体系能有效封堵高渗层,改变水驱方向,降水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了热力驱,化学驱以及聚合物驱等传统的方法之后,微生物采油技术成为通过微生物的一些有益的活动以及新陈代谢的产物来提升采油率的一种比较综合的技术。它与其他的三次采油技术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仅工艺简单,费用低,而且不会对油层造成伤害,没有污染。因此,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当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一项提高采油率的采油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华东油气分公司大力开展CO_2驱油,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带来如注气模式、地面管道设备腐蚀、气窜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注气模式研究,地面设备优选,地面防气窜措施技术研究,拟解决CO_2驱油带来的负面效应。部分成果在各区块进行了实际应用,目前整个地面系统运行情况良好,为CO_2驱油规模的扩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活性剂WPS驱油现场实验目前正在孤岛采油厂南区WIS试验站进行。跟踪检测WPS产品的质量,对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最终成功至关重要,而分析驱油活性剂WPS主要组分在驱替过程中含量的变化,对研究驱油机理、实验效果的表达都是必要的。本文叙述了运用相关标准,检测驱油活性剂WPS质量和驱替过程主要组分含量的方法。产品组成简介驱油活性剂WPS产品由安庆石化总厂新源公司生产提供,其主要技术指标列于表1。WPS的主要组分为炼油厂催化重整生成油经发烟硫酸磺化得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了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还复配入了适量的非…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任厚毅)5月4日从胜利油田传来消息,科技部在胜利油田组织召开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微生物采油关键技术启动会,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开始运行.项目的总体目标是深化微生物采油机理和油藏微生物代谢规律认识,最终达到室内驱油效率8%以上,现场试验最终提高采收率5%以上,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驱油成套技术,初步建立国内微生物采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3.
CO2驱油过程中,气窜的发生是影响驱油效果和降低采收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影响气窜的主要因素,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封窜方法,经过大量实践认为采用泡沫封窜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介绍了油田封窜的研究进展;建议结合采用动态调配的方法也可以有效的减缓气窜。  相似文献   

1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石油企业的发展,在如今的工业发展中石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石油开采的不断深入,石油存储量的不断较小,石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目前,石油开采也发展到了三次采油,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是一种三次采油的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原油采收率。我国微生物采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微生物采油技术成果已经应用到多个油田中,但仍存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文章简述了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国内外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我国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发展应用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期望为我国未来的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国情的限制,我国注气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较为缓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氮气驱油技术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氮气驱油技术进行介绍,并且对其开采机理和开采的油气藏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我国氮气驱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针对聚合物—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数值模拟为手段,运用交联聚合物模拟软件进行模拟研究;以区块综合含水率、累计产油量和单井产油速度三项指标为依据,考查储层垂向非均质、平面非均质、高渗层厚度变化、注聚时机等几种影响因素对聚合物—交联聚合物驱油效果影响,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垂向非均质对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影响最大,高渗层厚变化次之,注聚时机和平面非均质的影响比前两者要小。  相似文献   

17.
空气泡沫驱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效率、创造性的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新方法。本文首先介绍空气泡沫驱油技术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空气泡沫驱油技术的驱油理论进行阐述,以及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实际应用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空气泡沫驱油技术的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将会成为油田提高开采率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闫帅 《化工管理》2013,(12):119
三次采油技术是油田开发生产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展,通过化学和物理两方面作用,该技术在油田开发驱油的效率和波及体积上,相较于二次采油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几十年的试验研究、技术攻关及推广应用,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促进胜利油田、大庆油田等老油田保持稳产或增产的关键技术。文章通过对三次采油技术主要方法与驱油机理的分析,研究了目前三次采油技术主要的技术缺陷,并对三次采油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中心站共管理4座自然站,管辖二区杜家台、二区大凌河、杜124井区及二区东等4个区块133口油水井,其中油井91口,水井42口。杜124区块是中心站唯一的整装区块,该区块渗透率为31×10-3μm2,平均单井日产油1.5t,开井率仅为20%,是典型的低渗、低产、低开井率区块,同时区块油层纵向矛盾及堵塞现象突出,为解决区块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优选实施超声波解堵技术,改善储层渗流能力,提高油井产量,为区块下步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驱油是目前推广程度很高的三次采油方法之一,在中国的很多油田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聚合物驱油的过程中注入聚合物溶液的性质、注入聚合物的量以及聚合物的注入速度、开发油层的非均质性、开采油层的物性参数等均可以影响聚合物驱油的开发效果。实践证明,在采油开采过程中注入聚合物的浓度越大、注入聚合物的速度越低、聚合物驱的采油井的含水率越低,采出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