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发展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随着新时代中国主要矛盾的改变,"三农"问题的焦点也在发生历史性转型。着眼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中国农民问题从温饱向实现自我转型,农业问题从数量向质量转型,农村问题从稳定向和谐转型,持续小康成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焦点。为破解新时代的焦点问题,打通奔向"中国梦"的"三农"之路,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是根本,农业的质量提升是基础,农村的和谐稳定是载体。为此,着眼于新时代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举措。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是"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物质满足和精神需求的同步,是新时期"三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建设的协调,是"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已成为共识。但要真将这潜力、这机遇变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只有实现了"人的城镇化",才能真正放开"捆绑"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绳索,让城镇化带动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3.
检讨城镇化     
<正>破解"三农"问题的方法在"三农"之外,无庸置疑,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按笔者理解,理想中的"城镇化"起码要符合几方面的条件,一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要让城乡居民都享有便利的、成本低廉的公共服务;二是通过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为更多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最近几年来,城乡化和“三农”问题,都是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实际上二者是交互影响的。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主要问题及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山西省的"百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笔者通过长期对山西省晋城市部分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乡镇中心小城镇、城市"城中村"以及市郊周边村的跟踪调查,了解到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处理不好,甚至会延缓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将成为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但城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因为冒进、孤立的城镇化不可持续.城镇化进程中能不能处理好"三农"问题,是城镇化生死攸关的话题.不要单纯追求城镇化率,由原来的GDP崇拜转为城镇化率崇拜.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美丽乡村建设似乎是与城镇化发展相对立的"另一片天地":乡村建设美丽了,村民留下了,又何须城镇化呢?然而,细细琢磨,却也不难悟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也是一个乡村贴近城镇的"类化"而不"同质"的过程。怎样才算"美丽乡村"?简单地说,至少得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或其他特色产业——贫穷的乡村不可能保持真正的美丽;二要有优良的生态环境——脏乱的乡  相似文献   

8.
一、新农村与城镇化相映成趣 (一)璀灿宜居的新市镇 高耗能、高污染、高拥堵,"水泥森林"与"贫民窟"并存,被称为当今世界大城市的通病,俗称"城市病".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以全新的理念,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紧贴国家对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战略,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创新和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今年的两会中,"城镇化"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在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形态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国家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处于攻坚阶段,各种问题和风险日益凸显.因此,借鉴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特点和经验,对于我国城镇化又快又好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纵观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有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自由市场占主导的城镇化,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二是政府调控下的城镇化,主要以西欧国家为代表.三是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城镇化,主要以拉美国家为代表.四是打造"都市圈"和"城市带"模式,以日本为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的实质和内涵是"人的城镇化",在实现"人的城镇化"过程中首先明确这里"人"重点是指什么人。当下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其主体人群是农民,农民工更是主体中的主体,此类人群的城镇化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的教育,让教育服务于"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我国的区域类型多样,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已有发展格局所呈现的特征,即超大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空城化"现象的明显反差,却表达了我国城镇化路径与城镇等级体系的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13.
<正>农发行江苏省南通市分行作为农发总行四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贷款工作挂钩试点行"之一,坚定履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职责,牢牢把握机遇,在支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先行先试,在流动性趋紧的大环境下,积极引入外部资金,全力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主动对接争取规模,打通贷款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在各种重要场合和文件中的密集"亮相"显示了新一届政府深化改革的决心。何为城镇化?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这些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间。同时,深刻把握我国推进城镇化政策的演变脉络,或许能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答案  相似文献   

15.
一9月5日上午,笔者前往河北省安平县采访。天气晴朗,阳光灿烂。"今年麦子收成不行。"头发花白的赵铁占告诉前去采访的我们,由于冬天过于寒冷,再赶上麦子扬花壮籽粒时连天降雨,致使麦粒灌不上浆,造成大幅度减产。收成好时,赵铁占承包地的小麦亩产能达到1200斤,今年亩产却只有800斤。"年轻人都到城里工作了,留在家里种地的大多是妇女和老弱劳力"赵铁占今年58岁,是河北省安平县城关镇东会沃村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 一、以大城市群建设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统筹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了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农发行总行安排,笔者一行23人于2014年8月17日至9月6日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参加了"金融管理和农村城镇化推进项目"培训班。现将有关启示总结如下。一、美国城镇化建设基本情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是世界上城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城镇化进一步加决的同时,将面临着土地逾发紧缺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正>网友"农民要土地7"说,平度血案从农民手里征收一亩地不足8万元,转手卖给开发商123万元。这笔"生意"真"划算"!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失去土地,如何生活?征地拒绝暴力,也应拒绝暴利!尊重农民话语权、议价权,按市场定价原则补偿,别让吃亏的总是农民,"征你一头牛,补你一只鸡"该变变了!网友"慎思-明辨"说,土地是祖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是否以及如何城镇化,要完全尊重农民的意愿。网友"一醉梦千秋"说,当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廉价获得高价卖出时,自己却没有话语权,无法享受土地城镇化后的附加价值。城镇化不是简单把农民赶上楼,而应该是具备基本自由与权利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自1867年"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从未中断,到20世纪60年代,这些国家普遍实现了城镇化。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协调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环境、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迄今为止,城镇化还没有公认的定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镇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如表一)根据以上不同学科的概念界定,本文提出操作性定义:城镇化是指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变,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不断集中,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