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王玉波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3):5-13
[目的]进一步揭示土地财政已存在的区域差异规律,为构建更为科学、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推动"征地→批租"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转型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方法]文献资料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结果]现有研究证实了土地财政规模及依赖程度、财政收入激励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方式、土地财政推动经济增长、土地财政影响居民收入消费及公共品供给、土地财政与城市用地规模联动关系等方面,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差异。国外保有环节的房地产税是地方政府持续的财政资金来源;同时,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有序发展、抑制城市蔓延的有效政策工具。[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是以地市为单元,探明各类土地财政构成要素对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与消费及产业服务化、城市公共品供给、城市各类用地规模增长的影响内在机理;构建区域差别化的保有环节房地产税征收管理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土地出让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出让制度改革中中国省级层面和江苏省地市级层面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各省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江苏省地级市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平均值高于全国省级平均水平。研究结论:国家政策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和土地出让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不同省份间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存在明显差异,有的省份存在明显的"土地财政"现象;"土地财政"现象在低一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当前土地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当说,整个“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开局之年,土地管理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努力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面临的问题也是很严峻的.笔者以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管理工作将面临五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财政收入行为风险研究——基于财政社会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地需求能力和供给成本的相互作用下,地方财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依赖于节节攀升的房价,土地性税收依赖于活跃的楼市交易.后土地财政时代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行为中最具风险的行为是扩大拆迁规模、过度举债和滥用税收排斥,在维系租金型收入制度的同时.滥用公债型收入制度、损害税收型制度.应建立地方税体系缓解地方财政收入冲动.同时要限制城... 相似文献
7.
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已经运行十几年了,其效果有目共睹,但土地市场仍有许多亟需完善之处,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不足之处
现行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存在漏洞或不足
首先,法律涵盖面不全.《宪法》第一章第十条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在《土地管理法》中对公共利益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和界定.这类限制的缺乏,导致强制性征地范围过于宽泛.其次,关于农地征用(收)补偿方面的政策法律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8.
9.
“小产权”房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特色的“同地不同权”的二元土地制度.“小产权”房的诞生实质是农民对国家土地征收制度的一种自发的抵抗.要治理“小产权”房,必须从源头上治理,斩断“小产权”房产生的利益链.这一路径其实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本文就如何在201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及国土资源部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中完善土地征收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然性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几年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实践工作者的热门话题。自 1999年底国土资源部批准安徽省芜湖市为全国第一个试点以来 ,各地都进行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与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那么 ,是什么原因促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呢 ?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然性研究来揭示流转的深层次根源。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土地作为要素市场中的一种特殊商品 ,必然要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而国家对土地供给… 相似文献
11.
构建基于公共管理目标的制度模式
土地储备的公共管理目标主要是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此确定制度模式的关键是:实现国有土地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者间分离,明晰土地的产权,开辟多样化资金渠道,按照公平原则进行市场价收购,选择储备土地的供应方式和合理价格、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并有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和体制.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也是农发行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遇。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义不容辞。本文试结合北京市情况就新农村建设贷款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土地市场,不仅对房地产业正常发展,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极为重要,只有从全局意义、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上来理解,才能提高执行的自觉性。 一、剖析目前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源 造成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要找准深层次的问题,深入剖析,才能 相似文献
14.
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政策思考与措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处于一个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时期 ,即进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变以往无偿无期限无流动的使用方式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的使用制度。现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已基本完成 ,其资产价值日益显化 ,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大门却尚未完全打开。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律规定 ,如果单位和个人使用建设用地就得依法申请 ,使用农村集体土地的则需采取征用方式将集体用地转为国有后方可使用。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即国家为了社会公共或公益事业发展需要 ,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家所有的土地制度。1982年 ,《国家建设征用…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土地溢值已经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体制下,土地收益的分配不合理,是导致地方政府腐败、三公消费过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原因。土地出让收入虽然按规定纳入了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但实际上管理的严格程度和透明度都仍然很低。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这种靠大规模土地开发出让推动的短期过度繁荣和政府高额收入,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开发模式如不改变,一旦土地资源耗尽,经济必然陷入类似“荷兰病”的长期萧条。因此,土地出让和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以下是一个不成熟的初步改革思路,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中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一项重要工作。而在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理论研究法、博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全面分析“征地”和“入市”视角下土地增值收益的博弈过程,构建增值收益分配动态平衡的联动模型,设计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的核算方法,合理测算当地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取得土地增值收益的平衡点,并基于入市和征收均衡的增值收益绝对数、比例、贡献程度,对增值收益调剂金进行测算,科学明晰国家在入市土地增值收益中提取的比例,确保在征地和入市过程中,三个收益分配主体之间实现大体平衡的状态,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的均衡分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
缩小征地范围改革的难点分析众所周知,"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权存在的前提,是其合法行使的唯一条件。因此,社会各界都认为界定"公共利益"内涵是缩小征地范围的首要条件。然而,现实中对"公共利益"的界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且现在公共利益的范畴已经扩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可以是直接公共需要,也可以是间接公共利益需要;有些国家或地区甚至已经将土地征收变成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