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寨"是一个含义复杂的抽象概念,"山寨手机"只是一个最广为人知的现象,从手机之外的其他很多行业中,其实都可以找到"似山寨而又非山寨"的现象。将这些现象与"山寨"进行一番比较,有助于我们廓清哪些是"山寨"定义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山寨"手机是今年我国手机市场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随着山寨手机市场的不断发展,用户规模也逐步增大。其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山寨手机"的产生背景和原因进行分析,对"山寨手机"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寨"源于广东话,是模仿、翻版、仿真的代名词,因"山寨手机"闻名。近日记者在市场走访时发现,除了手机,衣服、皮包、食品等都已经有了"山寨"货。家住项王小区的张先生为自己的孩子买了这样的一款手机,然而仅仅一个月后,这款标有"NOKIR"标志的手机就彻底开不了机了。张先生懊恼地说:"我算是被‘山寨'撞了一下腰!"  相似文献   

4.
"山寨"是2008年绝对流行的热词之一。它最早出现在IT行业,是民间势力对某些知名品牌的低成本仿制。但它很快向其他领域蔓延,迅速成燎原之势,到目前已经是无处不"山寨"了。"山寨"太火,火到惊动了中央电视台。在接连几天被《新闻30分》等报道后,2008年12月2日",山寨现象"上了《新闻联播》。"从2003年开始出现山寨手机到各种山寨产品,'山寨'一词已经从经济行为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新闻联播》的评语简单而到位。这一新兴词汇所代表的民间文化现象,第一次进入官方视线。一时间,面对山寨,更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5.
日前,深圳华强北商业街召开新闻发布会,首度公开回应"年底华强北空铺潮加剧"现象,证实了华强北的空置率确实处于"历史最高位"。曾经"一铺难求"、租金惊人的华强北,如今正在经历萧条冷落的寒冬。尽人皆知的"山寨"一词,最早源于华强北商业街生产的低端手机。作为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这里曾云集了2000多家与手机相关的商铺,通过低成本模仿主流手机产品的外观或部分功能,制造出大量廉价低端手机,销往国内乃至出口世界各地。华强北也因"山寨"手机卖场扎堆而被戏称为"山寨一条街"。可是,一个没有知识产权、靠模仿混迹于江湖的商业另类终究会走向末日。山寨手机尽管曾红火一时,但山大王们大块  相似文献   

6.
缪炜 《中国市场》2010,(32):129-129,132
近来,"山寨"成为网络时髦词,"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它已经从一个行业里的名词,发展到一个社会文化名词。作为一名工业设计者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正>IT:山寨文化的缘起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山寨"一词彻底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文化、山寨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  相似文献   

8.
<正>IT:山寨文化的缘起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山寨"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山寨文化、山寨机、山寨厂商、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山寨渐渐从一个名词转变为一种现象,从一种现象转  相似文献   

9.
"山寨"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现象,但"山寨"本身从来就不是一个商业概念。对于一直在追问"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的我们来说,"山寨"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它很像是模仿式创新。在很多人心目中,模仿(无论是简单模仿还是"高仿")是"山寨"的首要特征。新兴市场的企业如果能够像印度兰博锡公司那样  相似文献   

10.
唐佳希 《中国广告》2009,(6):102-103
“山寨”这个2008年最红的网络词汇,又在2009年全国政协会议中登上了政协委员倪萍的提案。从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到维系一个女孩生命的山寨呼吸机……就在我们还在对品牌教皇鹦鹉学舌的时候,从中国民间兴起的“山寨”势力及其衍生现象正在对这些教条进行从下而上的颠覆。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与"定制化"一直是企业希望调和却始终无法驾驭的矛盾,几乎无人可以兼享"海量"和"个性"带来的双重好处。而现在,以"山寨"手机为代表的中国"山寨"制造似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现实的思路。"山寨"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中国山寨年"忽如一夜春风来,百行千业皆山寨。"康帅博"的饮料、"啃他鸡"的快餐、"阿迪王"的皮鞋、"达能"的洗衣机、"宝马"的电风扇、"NOKLA"、"Anycall"的手机等纷至沓来,乃至山寨店一条街、山寨熊猫、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也扑  相似文献   

13.
最近,山寨机的讨论来势汹汹。有人把山寨机称为"务实创新",我借用冯仑的名词,山寨机是"野蛮创新"关于山寨机,有人把它等同为黑手机,我比较认同中国三星研究院孙晓菲的观点:"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语系,"山寨厂"指的是遍布广东的各种电子产品加工制造厂,这些厂商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生产的手机被称为"山寨手机"。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山寨机"的杂牌手机,或由生产者自己命名,或模仿品牌手机的功能和样式,他们逃避政府管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和销售链,产业环节分工明晰、细致,对目标用户需求把握准确。本文结合我国山寨手机市场发展现状,从市场细分和客户整合等角度,对我国山寨手机现行营销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山寨手机入手,运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于山寨手机的优劣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山寨的实质精神和最后的出路。总而言之,山寨作为一种弱者的强势生存法则,只是一种策略而绝非战略,虽然山寨企业的学习创新精神可以被正统的企业所借鉴,可是山寨不会永远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6.
徐向阳 《品牌》2008,(12):52-53
<正> 每年岁末,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央视春晚,而今年最吸引眼球的却是"山寨版春晚"。又是"山寨",难怪腾讯网在论坛上打出"2008——中国山寨年"的口号。但是物极必反,这最雷人的"山寨版春晚"会为热闹了一年的"山寨"现象来个点睛之笔,还是会造成人们的最终审美疲劳,归于平淡?山寨文化究竟还会热多久?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  相似文献   

17.
“山寨”企业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祖墀 《光彩》2010,(7):43-43
往价值链上游转移,培养核心竞争力,使一部分"山寨"企业完成了从模仿到创新的飞跃"山寨"是近两年来红遍大街小巷的热门词汇。"山寨"的本意是指脱离了政府控制的强盗据点,而如今,"山寨"现象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中国文化中的创新本性以及中国市场所创造的巨大机遇,为"山寨"企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的确有许多"山寨"产品因仿制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山寨产品,近年来成为了热门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学术界也为此做出了激烈的讨论。而作为山寨产品的代表山寨手机,则在手机行业低端市场攻城略地占得一席之地。文章将通过二八法则和比较优势理论两个方面解释为何山寨手机会选择低端市场,然后通过介绍山寨手机的本土化、价格以及低成本进入等优势,分析其为何能迅速占领低端市场。最后得出山寨手机占领低端市场,给整个山寨产品行业、我国其他行业以及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山寨手机”为例,从工业产权,即专利权和商标权两个视角,分析山寨产品是否违法的现象,并指出了模仿只是学习的手段,加强创新,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振兴民族产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吴丽 《商务周刊》2008,(18):72-74
联想手机这几年来的峰回路转背后是这样一种宿命:脱胎于联想集团的联想移动始终怀揣着一颗跟做电脑一样做中国最好手机的"高贵的心"。但在国外品牌大亨和国内山寨草莽的冲击下,这颗心十分脆弱。它突出重围的动力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