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我国现有企业规模、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缺陷 ,及不完善的要素市场等因素的制约 ,大大影响了跨国公司技术扩散在我国的溢出效应。因此 ,应加快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间技术网络建设 ,完善我国企业技术扩散机制及国内统一的要素市场等 ,以提高我国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扩散的溢出效果。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效果孙洪涛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行为中的技术扩散效应和技术扩散效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术扩散效应是指伴随在直接投资行为中的技术“外溢”。而技术扩散效果是指技术扩散效应对东道国企业和产业的技术水平影响的最终结果。由于技术等级、...  相似文献   

3.
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与技术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张天顶 《技术经济》2006,25(12):56-61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模式:绿地投资和并购。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对跨国公司如何在这两种进入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在不同的进入模式下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水平有何不同。以及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和技术转移水平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有关促进跨国公司提高对华技术转移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国公司作为技术进步和技术转移的主体,通过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变化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纳入其全球战略安排之中。而发展中国家要在短时问内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问的技术、经济差距.技术转移就成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捷径。本通过分析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动因和特点,为我国技术引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东 《当代财经》2003,(11):104-106
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加大了技术投入,跨国公司在华的技术扩散效应也愈加明显。本文从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扩散的原因入手,进一步分析其技术扩散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扩散的现状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开始较大规模地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据统计,到1998年6月,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经有近200家落户上海。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一方面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另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了我国产品的...  相似文献   

7.
范建亭  汪立 《财经研究》2015,(10):83-95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作为"溢出源头"的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移的研究却并不充分.文章通过对日本在华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将母公司转移的技术分为生产制造技术和生产作业方式两种类型,从微观视角考察了不同目标市场的出口导向对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面向日本市场的出口对生产制造技术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而对生产作业方式转移则没有直接影响,但存在出口通过生产制造技术的转移促进生产作业方式转移的间接效应;(2)面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对两类技术转移均没有显著的影响;(3)母公司的控股程度、国际化经验和研发水平以及子公司的本土研发、员工培训等因素对技术转移也具有影响.文章为我国如何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先进技术代表的跨国公司,在改革开放后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为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手段,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升级。但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是跨国公司重要的优势之一。为了保持这种优势,跨国公司在技术转移上具有明显的内部化倾向。技术转移的内部化降低了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使东道国难以通过技术溢出获得关键技术。技术转移的内部化还有利于跨国公司利用转移定价和逃避东道国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产生和发展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有效地配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投资我国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的技术扩散对西部企业的推动力也越来越大,西部企业如何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扩散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近年来跨国企业从华撤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这些撤资却存在"迟滞"现象.文章从实物期权的视角,以日本的跨国企业为样本,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所在行业的需求不确定性与投资不可逆性影响了日本跨国企业的从华撤资决策,投资不可逆性越高与需求不确定性越大,日本跨国企业从华撤资时越有可能发生"迟滞";(2)跨国企业的投资不可逆性和多元化程度对不确定性影响撤资"迟滞"具有调节作用,投资不可逆性强化了不确定性对撤资"迟滞"的正向影响,而日本跨国企业在华的多元化程度则弱化了这种影响;(3)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对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都具有正向影响,即日本跨国企业在华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都提高了分支机构被撤出的风险.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跨国企业理性地对待东道国市场的不确定性,避免盲目地撤出东道国,而且有助于跨国企业选择合理的撤出对象,优化在东道国的分支机构组合.  相似文献   

13.
试图完善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通过将产业结构特定优势和东道国企业特定优势补充进入“三优势模式”理论,更加全面地解释了国际技术转移成因中的动力和引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环境的Bass扩散模型修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技术创新扩散环境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就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轨迹的不稳定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从环境因素的影响入手,分别对基本的Bass模型和扩展的Bass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对新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垂直产品差异的技术扩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文榜 《技术经济》2011,30(6):1-5,130
针对网络外部性和产品差异程度在新产品技术扩散中的作用,采用垂直产品差异分析框架和动态分析方法,分析了在双寡头垄断环境中新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产品差异-外部性系数(即网络外部性强度和产品差异程度之比)较小时,新技术总能够在市场中成功生存,特别是当消费者偏好差异不是很大时,新技术最终能够垄断整个市场;当该系数较大时,只有当新技术期初的网络规模超越了一定阀值后,它才能在市场中成功扩散。厂商可根据产品差异-外部性系数、期初网络规模铺设成本及新技术在市场中生存的期限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新技术扩散路径。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文章从科技金融资源、科技金融经费和科技金融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级层面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 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呈现出"东强西弱";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科技金融能显著促进邻近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显著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对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9.
We study the effect of within‐country income inequality on the diffusion of mobile phones using data on market penetration in a sampl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1985 to 1998. Mobile phones are an example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originating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diffusing worldwide. We find that income inequality, as measured by the income share of the highest earning decil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arly diffusion of mobile phones and that the estimated effect becomes greater when a measure of agricultural endowments is used as an instrument.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results are robust to weak instrumen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diffusion of new technologies originating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may generate yet another channel that links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我国生态效率,同时运用熵权法测度我国科技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科技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及其交互作用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明显,且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科技金融在产业结构的调节下对生态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