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情事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原则在历史渊源、立法宗旨、内容、法律上的后果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比较,区分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阐述情事变更原则在国际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发生意外变化时在减少损失、公平受益等方面的特殊的、不可抗力原则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同法解释(二)》的出台正式确立了情事变更原则,填补了“法律空白”。但通过对域外立法的比较考察,结合我国情事变更的司法实践,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的立法尚存在诸多亟待完善之处。情事变更原则的立法模式应该是法典化,对情事变更的认定标准、适用效力和适用程序等方面应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行统一合同法新设原则,但只在《合同法》中有少数几条特别规定,无一般性规定,形成新的法律漏洞。本文试就新的法律漏洞加以剖析,从而提出弥补漏洞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情事变更原则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广泛的案例基础,其有效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维护应有公平和正义的法律价值也日益突显。笔者力图从交易成本这一新的角度对情事变更制度加以研究,以期为我国情事变更制度的相关立法和司法实践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合同履行异常风险的一种法律救济措施,情势变更已经成为现代各国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对情事变更内涵,适用条件、法律后果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对我国情势变更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情事变更原则,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功用,有其独立的适用条件和特有的法律效力,并已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形成"固定见解".且明文规定情事变更原则,是当今世界立法的趋势,我国合同法理应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未规定情事变更原则是由于存在理论方面和操作方面的障碍。文章分析了其理论和操作方面的障碍及排除方法 ,指出我国立法应当确立情事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8.
保税货物被盗抢在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工作中时有发生,但对保税货物被盗抢情事如何认定,实践中还存在不同理解。本文从一宗实际案例入手,对被盗抢保税货物的属性、海关对保税货物被盗抢情事进行认定的事实基础及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执法统一原则、合法性与合理性兼顾原则,对海关认定保税货物被盗抢情事时应考虑的若干合理性因素进行重点探讨,并从证据学角度提出,海关对保税货物被盗抢情事的认定应以直接证据为基础,综合考虑相关推定因素、操作性因素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9.
情势变更原则是现代债权法中处理情势变更问题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法律原则,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情势变更原则是对合同效力的限制,应确定严格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国家减免农业税后,出现要求变更或解除土地承包合同案件。这类纠纷属于法律上的“情势变更”,但目前我国法律对适用“情势变更”原则没有规定。因此,为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建议在我国尽快建立“情势变更”原则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对于第三人侵害合同的性质存有多种学说,其构成要件、法律后果是基本命题,我国合同立法应引入第三人侵害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早期采用契约形式保护软件利益的延续,拆封许可合同今天广泛存在并成为软件著作权人权利行使的主要途径之一。拆分许可合同本质上是软件著作权人与用户之间订立的格式化的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其效力同时受到合同法和著作权法的双重规范。  相似文献   

13.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目前引起较大争议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合同法上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含义及制度价值的分析 ,指出严格责任原则在合同法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在其适用上应有例外。  相似文献   

14.
关于对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有三种不同观点:侵权行为说;法律行为说;法律规定说。法律规定说认为,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律规定的独立的债的关系,不同于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15.
电子合同的效力问题影响电子商务的法律安全,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至为重要.应从合同的效力要件方面,分析电子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能力问题,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的判断问题,电子合同内容及形式的有效性问题.现行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规定太少,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应尽快制定电子商务法.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现行合同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合同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作者从电子商务合同的缔约主体、缔约程序、成立时间及地点的认定、电子签字和认证及履行五个方面阐述了电子商务对现行合同法的各种挑战及相应的对策,以期作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合同立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抑或因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都应当进行赔偿,而且对于违约中的精神损害,仅仅依靠侵权法来保护是不够的。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实际上是对合同附属义务之保护义务的违反,对该义务的违反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依合同法救济较依侵权法救济更佳。  相似文献   

18.
合同解除是一项重要的合同法律制度。合同解除后,以保护非违约方或当事人双方的合法利益为衡量标准,原合同有可能溯及合同成立时归于消灭,产生溯及既往的效力,也有可能自合同解除时消灭,不具有溯及力。合同解除后的溯及力问题与合同解除的重要法律后果关系密切。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两个方面:恢复原状与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9.
如果采用一种广义的和功能性的契约概念的话,我们可以把公司设立行为的性质视为契约行为。公司设立的契约是投资者利用公司法制度,在强制法的框架内充分体现意思自治的工具。本文从私人的视角观察公司设立行为,指出以往的关于公司设立的诸多学说都可以在广义的契约行为概念下统一起来,公司设立行为不仅要遵循强制性的公司组织规范,还要反映公司设立者之间的交易和磋商。公司设立契约反映在公司章程上可以产生两种规则,只有后一种规则才突破了合同的相对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按照传统的合同相对性,合同只对缔约双方具有约束力.为了实现海上活动的公平公正,需要有合同相对性的例外情形,因此,国际海运立法致力于以法定化突破合同相对性.从《鹿特丹规则》所构建的对合同相对性的突破制度来反观我国海商立法,由于当时的立法水平有限,我国《海商法》所构建的突破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鹿特丹规则》虽然前景不明,但是公约中的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的制度构建对我国海商立法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确有必要完善我国海商立法对合同相对性的突破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