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合国内学者关于高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中人格异化的研究成果,对高职学生在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中人格异化的表现、成因及对策进行归纳综述,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高职学生网络使用管理和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高职新生具有明显的强迫倾向、缺乏自信,同时还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和情绪问题,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关注他们的成长、成才,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高职生人际关系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与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充满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更能使人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由此为疏解学生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增强交流与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网络找到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结果表明:有40%的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没有明确的反感,7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否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是无所谓的问题;大学生把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更多地归因于环境原因;上网目的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态度有显著相关;上网工具、平均每日上网时间与大学生对是否需要遵守网络道德的态度有显著相关;性别与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原因的认定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及其与孤独感、人际关系的差异研究,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人格健康的发展。本研究采用成人依恋量表(AAS)、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及UCLA孤独感自评量表对沈阳某大学221名本科生进行测试。表明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为先占型38.5%、拒绝型33.0%、安全型20.4%、恐惧型8.1%;孤独感总分、依恋的亲近维度与性别存在显著正相关,女性的孤独感总分、亲近维度分均大于男性;依恋的亲近维度、人际关系的交往维度差异显著;人际关系总分、交谈维度、待人接物在学科上差异显著,艺体类的学生人际关系较好;非独生子女的焦虑水平较高于独生子女;57.9%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困扰,孤独感均值高于中间值。79.6%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安全的依恋(亲密关系),57.9%以上的大学生存在着人际关系困扰问题,大学生的孤独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影响和塑造着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进而对医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云南省昆明市某医科类高校大一至大四在校生施测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医学生人际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现状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医学生人际价值观中较为突出的是心理品质、情感沟通和社会交换;医学生人际价值观各维度得分在性别、不同生源地、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30%的医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医学生人际价值观部分维度和人际关系总分及部分维度存在显著弱相关(P<0.05)。新媒体时代对医学生的人际价值观进行关注和积极引导将有助于医学生提升人际交往水平,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对医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的动态人际交往的过程。高职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影响高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为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寝室人际关系提供参考。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认为影响寝室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沟通障碍、个性差异、不良生活习惯、不良行为方式这四个方面,家庭背景差异以及生源地文化习俗对寝室人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沟通障碍、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方式对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的看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学生对个性差异对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的看法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规范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是高校在读大学生在网络交际、网络使用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情感失范行为、道德失范行为、价值失范行为和法律失范行为四类。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产生包括外部诱因和内部诱因两方面,其中外部诱因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社会网络媒体失责、高校思政教育滞后以及家庭监管影响降低,内部诱因主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阶段的缺陷。对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进行规范,应强化政府监管,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安全发展;加强社会力量监管,形成网络监管合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引导职能;同时大学生要加强网络自律,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开展高职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需要对体育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学为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舞台和环境;体育教学是高职学生改善人际关系、增强责任感、合作与竞争、情感调控、规范行为品德的实践过程;合理运用体育教学法和评价法是提高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UPI对高职院校2006级高职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尚可,但也有不少学生需要得到较多的关注和心理健康的有关指导.其中,情绪问题是当前困扰高职新生的最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情绪智力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进行考察,发现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社团成员和学生干部对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有显著影响,生源地和专业对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发展没有显著影响。笔者在以上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以期为提高高职学生的情绪智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习单位的管理水平、工作报酬、工作成就、人际关系和地理位置等五个因素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工作报酬和地理位置两个因素的影响最大;"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满意度明显低于"非订单式"培养的学生,集中实习的学生满意度明显低于自主实习的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用问卷调查法,以民办高校781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28.9%;其中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21.2%,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7.7%;一、三年级在待人接物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二、三年级在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和关系困扰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在人际交往困扰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是否有恋爱经历在异性交往困扰上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根据通识教育理论合理地开设选修课,有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完整的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对我省一所高职学校选修课的教学实践的调查显示,由于思想观念模糊、功利化倾向、师资力量薄弱,高职学校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重技术操作、轻通识教育;随意性强、缺少规范性;对学生要求不严、有迎合学生的倾向;师资力量不足。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亟需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规范性、整合师资资源、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中职学生心理困扰较为明显,表现在厌学、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常规教学 中渗透心理辅导内容,建立心理咨询,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都是实施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为此 ,德育教育必须增强针对性 ,提高教学效率。课题组采取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等调查方法 ,找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如学习动机趋向世俗、实利倾向 ;政治观念存在一些模糊和混乱的认识 ;道德修养上有评价标准失范 ,出现一些明显的道德落差 ;生活修养上有情绪消沉 ,身心健康水平下降等。针对上述问题 ,应用新的视角、新的高度、新的方法来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共同影响语言的习得过程。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兴趣、焦虑等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情感输入、情境互动、积极反馈等教学手段能够减少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情感过滤,有效地解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高职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问卷法,对65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13个影响亲社会行为因素的选择倾向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选择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选择倾向在陌生人与熟人、紧急与非紧急、公开与非公开这三对情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贵州省2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16名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学习适应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学生学习适应在性别和年级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情绪智力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显著;情绪智力对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三个维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