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使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2007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正式在上市公司实施。这部准则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在会计改革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遵循新会计准则既能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也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更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如何学习、实施好新会计准则,是摆在我们每个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习新会计准则,笔者认为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对新会计准则和权责发生制概念和作用的阐释 (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构成及修改 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作为一次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是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形成一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的标志,对于改善和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快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森 《北方经济》2012,(10):102-103
良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会计制度和准则也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提出一些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企业之间面临的竞争日益加剧,为适应经济局势的发展,我国的新会计准则正在和国际准则逐步趋于一致,而且新的会计准则也开始被广泛应用。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尽可能控制企业成本,在新准则实施前提下如何控制好企业的成本,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文章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结合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实践,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作为“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准则的要求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以便消除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技术障碍。因此,制定一套统一的、高标准的会计准则势在必行。在这套会计准则的指导下,各国可以更加规范地制定各自的会计准则,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推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由于会计国际化的发展日趋成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各国都致力于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通过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列举各国和地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情况,论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著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一、国内外政府会计准则发展现状(一)国外发展现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在积极制定政府会计准则,美国的政府会计准则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分开制定。从1984年到2009年,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发布了53项准则、5项概念公告和6项解释公告,以此推动了州和地方政府采用权责发生制,并编制政府层面的财务报告。2006年,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IPSAS  相似文献   

8.
魏桂霞 《辽宁经济》2006,(5):120-121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它是指通过世界的官方组织、民间组织以及各国有意识的行动,尽量减少各国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制定出各国共同遵守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交流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不断涌现,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行列。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吸引国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对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观"核心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扬 《发展》2009,(12):79-80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仅适应了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而且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核心理念。资产负债观与原来的收入费用观相比,全面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所得税准则的改革是这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新所得税准则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顺应了国际化的要求,体现了一种趋同趋势.但需要明确的是,我国会计准则是依据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定的综合因素而制定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存在着一些差异;综合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内容与形式以及不同的环境背景.  相似文献   

11.
张理  郝向华 《中国经贸》2012,(14):171-17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而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保障其核算和监督职能,我国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保障税收、稳定经济、规范小企业管理行为、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健全会计标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即将实施的一项准则,它在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等各方面都需要强大的保障措施来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会计准则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有修订后的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共计39项准则。新颁布的会计准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已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通过将新会计准则与原有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会计准则变化会对我国企业的会计计量、会计核算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全球化影响下越来越频繁,作为一种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会计语言,会计准则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2001年改组建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之后,制定了"全球会计准则"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发展开了个好头。各国纷纷积极响应,会计准则的趋同的必然趋势也为我国所认同。文章主要对我国的会计准则趋同国际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5.
聂维民 《中国经贸》2012,(22):201-20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不仅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的发展趋势的相同,而且对加速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下面我们重点研究新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徐枫 《中国经贸》2009,(10):119-12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对外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充分协调、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建立起来。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但总体来说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外会计准则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财务部消息,中国3年内将在立足我国国情和现实会计环境的前提下,继续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努力促使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相协调一致。但由于会计准则具有契约性,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后果,因此,制定科学性、权威性、适用性和有效性会计准则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就中外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分析比较,以研究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8.
加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协调一致,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发展的方向.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要做到完整、 可比、 透明、 充分的信息披露.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必须规范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合理界定会计目标;加快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9.
石翠云 《魅力中国》2009,(21):26-27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其基本目标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的颁布,对规范经济事项确认和计量,保证财务报告质  相似文献   

20.
看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几点不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书萍 《北方经济》2006,(11):74-75
制定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是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新会计准则就是针对这一情况应运而生的,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不仅对于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有利,而且对于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也有利.但是趋同不等于相同,我们也应看到世界各国毕竟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果我们盲目趋同,忽视我国的现有国情,忽视我们的会计发展环境,趋同将可能仅仅是空洞的概念和美丽的条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