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教授强调:中国要有自己的企业家,企业家应具有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依靠群众精神。他说:“国有企业困难重重,必须用创业精神来解决困难,用新办法解决问题”。──本刊编辑部我感到当前我国的企业家特别要发扬三种精神,即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依靠群众的精神。企业家要发扬创业精神我想从何谓企业家谈起。大家都讲企业家,到底何谓企业家,并不完全清楚。企业家有很多定义。例如:1.企业的经理厂长就是企业家。2.企业家是经营管理企业的专家,是一个特殊阶层。3.企业家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但不是所有的经营…  相似文献   

2.
对话马云     
《中国企业家》2006,(18):47-47
《中国企业家》:收购雅虎中国后你感觉自己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了吗?马云:麻烦不断。过去我在互联网有很多朋友,但在我把雅虎中国收过来后,突然一下子我成为了所有人的敌人,不断遭到群殴。《中国企业家》:一年下来最大心得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新浪微博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 SEND 《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企业家网文章《史玉柱:我是赌徒的反面》,“我以前胆子很大,但这12年里我胆子是最小的,而且是大家公认的。我一个时期只做一件事,是赌徒的反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有观点认为是孙正义想套现,所以才引进雅虎而自己退出。马云:不对,孙正义天天想买进。如果问今天有钱可以买一家公司,是谁?他一定告诉你是阿里巴巴。孙正义套现这3.5亿,他真是给了我很大的面子。他对我说:Jack,就是因为要跟你做一辈子的朋友,我才愿意退出。其实有人出更高的价钱,他还是尊重我的选择。他不缺3.5亿.3.5亿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5.
新浪微博     
《中国企业家》2010,(14):15-15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SEND《中国企业家》杂志:"中国英利"是此次世界杯上夺目的中国赞助商。但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其实喜欢打篮球,英利有若干球队,他不属于任何一支,哪支差就帮哪支。记者在保定见到他,一次因为打球把腿拉伤了,一次把腕子伤了,可见其投入。记者手记一篇:《苗连生的情商》。(记者何伊凡)7月8日18:00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2013,(24):14-14
读者王讯读了本刊第13期双周人物《刘志军的"大跃进"》后,对文中两处细节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能发现问题的读者,是我们最好的伙伴"。给《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建议发件人:王讯收件人:letter@iceo.com.cn你们好!我是《中国企业家》的老读者,很喜欢杂志准确客观的报道,精心采编的内容,写实生动的笔触。尤为令我喜欢的是,报道中会同时兼顾到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而且对于过往报道有一种反思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如2012年第20期的《双雄早衰》系统反思了从政府到媒体(包括《中国企业家》过往关于尚德报道中的疏忽之处)的功过。这使得我常常愿意以"信史"的眼光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7.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之后,第一时间向《中国企业家》描述了他的心情:“一个是高兴,一个是安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这些做企业的就努力在想,努力往前看,看什么呢?看今后我们这个路到底怎么走。最近一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卷首语叫中国企业家的政治预期,我看了以后也有一些感触,想在这儿与大家交流。 海船与海图 我们公司每年都要开战略制订会。开这个会的时候经常喜欢把自己比作一艘海船,然后要看看海图:看看我们总的目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家》:您和您先生汪潮涌都是公司的CEO,在外人看来,你们在生活和事业上都非常完美。 李亦非:现在已经开始不完美了。 《中国企业家》:为什么这么说? 李亦非:我要花很多时间和我们的小孩交流,他现在一岁了,已经有思想和意识了。我现在已经开始觉得时间不够用了。  相似文献   

10.
读者     
让更多的企业家了解杨小凯2004年第8期《中国企业家应该知道的杨小凯》 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个月都要专门找出一个固定时间读书看杂志。在本月的读书时间,我仔仔细细地阅读了贵刊第八期张居衍写的《中国企业家应该知道的杨小凯》一文。看完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给《中国  相似文献   

11.
读当一面     
《中国企业家》2011,(14):19-19
季笑冬女现居北京职业生涯:3年职位:沃尔沃集团传讯/品牌助理读龄:2年《中国企业家》读后感:《中国企业家》杂志是我的老板极力推荐的。两年多来,自己的职业发展甚至举手投足都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2011年第13期《IT咖啡圈》很鲜活。当今信息传递越来越私人化,游离于传统的正式渠道。咖啡馆是实体的,但也体现SNS的精神。我们品牌人员不能out。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社会观念的演变,市场精神最终会成为企业家新的精神母乳《王朝投影——<大明王朝1566>对中国企业家的启示》郭梓林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年5月版近年来,梓林笔耕不辍,出版多部著作,引起财经界、学术界广泛关注。在新书《王朝投影——<大明王朝1566>对中国企业家的启示》中,他提出了一个命题:帝王思想是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母乳。命题是否成立?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3.
新浪微博     
《中国企业家》2010,(19):15-15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SEND《中国企业家》杂志:在《中国企业家》杂志25周年庆典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已经收到"巴比慈善晚宴"的邀请,对于"是否会出席"这一问题,这已经是第30个人向他发问。王健林甚至给巴菲特提建议说,"不要那么高调,低调一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2008,(15):111-111
《中国企业家》:你和赖声川怎么合作、沟通? 袁鸿:依靠十多年来彼此的信任,我们在一起就是创作和排练。演员是我选来的,合不合适他因才而用。赖老师的表演工作坊有二十年积淀,每一天都在创新,很多戏一出现它的内核就确立了,很难被商业冲走。艺术上赖老师有自己实验的元素,商业上有观众喜欢的元素,就是这样。他没有想着观众愿不愿看,但观众来了。没有想马英九来不来,他就来了。你修炼一定要到这个程度。他源自自己的坚持,到很好的阶段就能把持。  相似文献   

15.
读者     
有感《生于80’年代》看到贵刊2006年第5期《生于80’年代》的那一刻,我以为自己眼花了。一个不知道为何方神圣的小男孩,竟然登上了一贯报道成功大企业家的《中国企业家》杂志封面。读罢文章,我突然有一种感觉中,国已经进入一个创业的年代。看看这些出生于80年代的企业家们,他们的创业似乎只是自己爱好的一种延续,不需要高学历,也不管家庭背景,过去创业者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他们面前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他们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年轻的互联网经济造就了这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一个企业家被认为是伟大的,那么他一定是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他人的幸福。亚当·斯密在他的名作《国富论》中说:"借由追求他个人的利益,往往也使他更为有效地促进了这个社会的利益,而超出他原先的意料之外。"如果一个企业家被认为是伟大的,那么他一定是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创造了很多他人的幸福。而一家企业能够成就伟大,也往往是因为这家企业有"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家精神,龙湖物业总经理王建辉这样理解:  相似文献   

17.
微博     
《中国企业家》2010,(1):15-15
请到《中国企业家》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cne来找我们,跟我们的几万名粉丝一起互动吧! 麦珞伽:《中国企业家》算是微博推广的典范吧,你们真的很认真的。以前也经常买财经杂志,但基本都是随机性的,自打用了微博之后,开始有忠诚度了。  相似文献   

18.
这两天我和我的企业家朋友们讨论的最热话题就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次的《意见》是党中央首次聚焦“企业家精神”,这让我感到特别惊喜,我们都觉得它充分反映了对企业家群体的重视,对企业工作者的肯定,并且还致力于为大家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我也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我觉得的适合企业发展的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有兴趣观察中国经济现象的老人。虽然离开岗位近十年了,但兴趣不减。《中国企业家》作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窗口,是我必备的读物。曾经也不断选择一些文章向在位的年轻人推荐。多年阅读《中国企业家》,影响最深的感受有三: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家》杂志影响力、权威性和发行量的迅速扩大,不断有各界读者尤其是企业界的朋友向我们提议:世界上几大财经杂志几乎都有对全球企业界的种种排行,某些权威排行榜甚至已经成为那些国际大刊的重要标志。既然把杂志定位为中国未来的《财富》、《福布斯》,《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不搞自己对中国企业或中国企业家的排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