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地产权的残缺以及征地制度对农地所有权的强行征收,直接破坏了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地产权制度,致使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清晰且有保障的农地产权制度是运用价格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应当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培育和完善土地交易市场,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规范政府征地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论土地征用与农民收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转移农民到非农行业和让农民分享工业化带来土地租金的上涨又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现存法律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农民没有将其所承包土地直接谈判作价转向非农用地的使用方的权力。因此,在现有的这种法律框架下,一方面造成了城市和农村土地价格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很多城市房价地价居高不下,提高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成本,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目前的“新圈地运动”。我们需要做的是结束这种单一的国家征用模式,一方面征用必须采用合理补偿即按市价补偿的方式,以防止拥有征用权的政府滥用其权力;另一方面,应该给予农民以完整的土地转让权,给予其直接与用地方谈判取价的机会,也不排斥集体或农民合作组织出面与用地方谈判取得租金后再在农民中分配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问题.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规范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对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关于农民集体土地的征用制度作了重大修改。本文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基本出发点,对规范的征用制度的标准、“公共利益”的科学界定,及如何规范政府行为、合理实施补偿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农地制度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革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阶段.实践证明,现阶段的农地制度基本上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在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对农地征收税赋制度、国家征收和征用农地制度、村级自治组织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必须实行农地所有权国有化;农地产权家庭化,同时,国家应及时调整对农村的财政、征用农地和税收政策;制止村民自治组织政权化,大力精简县、乡(镇)、村的机构与人员;逐步取消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弊病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侵害农民利益、征地补偿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弊病,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减少国家行政干预,规范征用土地的补偿机制,调控和约束地方政府的作为,完善和健全土地征用的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分析了土地、农民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被征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的诸多不足,从制度保证、保障资金筹措和管理、建立就业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在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中解决被征地农民当前利益、长远利益、以及实质性融入城市等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制定切实、有效的土地政策必须要对农民对土地的心态以及土地对农民的作用有着准确的把握。通过对湄潭和金沙进行的实地调查,从农民对土地的认知、依赖、流转意愿、劳动力外流影响等方面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态度中发现:如对土地应给予永久使用权,农地征用应完善补偿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应完善以及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等。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耕地被大量征用,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不断凸显,其原因在于:土地征用补偿的标准不够科学合理,价格偏低;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偿资金分配和使用暗箱操作,缺乏透明度;现有政策、法律的缺位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对此,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征地;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法律援助和保障,以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弊端。有必要从土地征用制度设计欠缺公平、宪法立法存在矛盾、公共利益模糊、土地征用正当程序缺失、补偿标准偏低、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六个方面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而政府应转变观念,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土地供应制度,还应从公共利益界定、正当法律程序完善以及提高征地补偿门槛等方面对土地征用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大量城市都存在过度城市化现象--通过土地征用的廉价剥夺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将土地补偿与农民后期的生活保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从土地供给上抑制过度城市化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失地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需要相关土地权利的配置和保障。但在征收农地用于经济建设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没有体现土地的权益和真实价值,原因在于农民没有农地发展权。通过介绍农地发展权的含义,并对农地发展权的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民权益保障的关键在于明确土地权益,赋予农民拥有农地发展权,保障农民有权获得农地转让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城中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农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失地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保障,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必须创新与完善农地机制,使失地农民权益得到根本保障。一、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完整的产权能保证主体的利益独享性,避免外部性,对利益主体具有更大的激励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率。因此,重新确立农村土地的真实所有权,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合理界定和安排农用土地产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重点是明确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使政治法律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户经济上拥有的所有权相统一;使农村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都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减少土地产权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防止对被征土地所有权的严重侵害和公有利益的私有化。完整的产权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为此,应不断完善农民拥有的各种土地权利。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利主要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置权。对于改变土地的用途只能局限在农业用途范围内,这就剥夺了农民获得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城中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农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制度、农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失地权益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得到保障,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必须创新与完善农地机制,使失地农民权益得到根本保障。一、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完整的产权能保证主体的利益独享性,避免外部性,对利益主体具有更大的激励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率。因此,重新确立农村土地的真实所有权,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合理界定和安排农用土地产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重点是明确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使政治法律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农户经济上拥有的所有权相统一;使农村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都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减少土地产权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防止对被征土地所有权的严重侵害和公有利益的私有化。完整的产权将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率,为此,应不断完善农民拥有的各种土地权利。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利主要有占有、使用、收益和部分处置权。对于改变土地的用途只能局限在农业用途范围内,这就剥夺了农民获得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省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征用了农民的土地,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之所以出现大量失地农民的原因,是多种制度、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立法,改进征地补偿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形成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地征用矛盾是目前中国社会争论的焦点之一。在分析转型时期农地征用矛盾的基础上,我们剖析农地征用矛盾的内在机理,探索农地征用矛盾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进而揭示农村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浅论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缺陷及其改革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现行《土地管理法》的土地征用补偿的标准偏低,对集体和农民是一种不完全补偿,不能正确反映出土地的市场价格;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使土地征用补偿费的分配不合理。改革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应当坚持四大原则;建议建立土地价格评估中介机构,以土地价格为依据,形成客观的土地补偿标准;制定严格的土地征用程序;尽快制定土地征用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土农民群体"正在形成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失土农民面临着"生(存)无所靠,老无所养"的困境,成为社会的一大隐患.面对失土农民面临的困境,只有通过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方式,变"一次性补偿"为"永久性受益";通过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土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通过就业安置,以城镇下岗职工的模式把失土农民纳入再就业工程范畴等解决失土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失土农民"失土不失业,失土不失利,失土不失望."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制定切实、有效的土地政策必须要对农民对土地的心态以及土地对农民的作用有着准确的把握.通过对湄潭和金沙进行的实地调查,从农民对土地的认知、依赖、流转意愿、劳动力外流影响等方面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态度中发现:如对土地应给予永久使用权,农地征用应完善补偿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应完善以及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征收、征用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已成为趋势。征地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被征地农民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征地拆迁制度不健全、对农户补偿不合理,各种类型的农民维权行为不断发生,呈现出集体化、非理性化、无效化的特点。针对现阶段被征地农民维权的无序和混乱,政府应当从加强农民法律素质教育,提供高效畅通的维权渠道,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鼓励被征地农民多渠道就业等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