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外汇储备的市场化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波 《特区经济》2005,(10):42-44
自1996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储备大国之后,近些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继续迅猛增长。截止2005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7110亿美元。更有资料表明,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诚然,庞大的外汇储备对维持我国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巨额的外汇储备也是以牺牲储备资产的生产性运用为代价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急需生产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更大。因此,在充分考虑我国外汇储备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益和资…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剩及其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立平 《新疆财经》2006,(1):44-46,64
到2005年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本文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过剩现象以及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化解我国激增的外汇储备以及过剩外汇储备运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技术约束与我国外汇储备的债务性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8189亿美元,新增2089亿美元。截止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又增加了347亿美元,达853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有关我国外汇储备的相关问题研究也由此成为一个理论热点。本文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债务性特征入手,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约束是形成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并具有明显的债务性储备特征的主要原因,并阐述了由技术约束引发的我国经济运行中潜在的风险,由此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李翀 《西部论丛》2010,(11):42-43
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的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近几年迅速增加。2000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656亿美元。但是,我国外汇储备很快于2006年超过10000亿美元,于2009年超过20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丁志杰 《新财经》2007,(3):112-112
2006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规模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建立石油、主要矿石等资源的战略储备。因此,有人自然而然地把两者联系到了一起,认为运用外汇储备建立资源战略储备是一剂双赢的良方。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已远远超过了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文章在分析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基础上,提出了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外汇储备多层次管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9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9879.28亿美元之后,10月份迅速突破1万亿美元。从世界范围看,我国已经于2006年初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的巨大存量和快速增长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信用等级和偿付能力,另一方面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成为近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同样成为关注焦点的是中国外汇储备惊人的增长幅度,近3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每年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仅2006年一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2473亿美元!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看待中国的外汇储备及其管理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2000年起,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迅猛增长,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至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如何看待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如何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这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涛 《北方经济》2006,(23):12-14
一、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基本情况 外汇储备是一国财富积累和综合国力提高的具体体现,它是出口贸易所得、外商直接投资、海外投资收益、个人外汇汇入等,中央银行通过结汇,向企业、银行或个人兑换所得.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极小,个别年份甚至为负值,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迅猛增长(如表1所示).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96.2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将增至1.34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陈春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5):141-145
近些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未含香港、台湾地区)规模增长迅速,逐年呈上升趋势,到2008年9月底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9万亿美元。超过万亿美元规模的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但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也会产生诸多的不良影响。文章重点分析了持续不断增长的高额外汇储备给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效应,以期对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7月11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表明,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近40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320亿美元。7月12日,渣打银行中国区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撰称,预计今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将达到9130亿美元。经济学界则预测,如果按照第一季度净增500亿美元的超常速度,到今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将很可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成为近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近3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每年的增长都超过2000亿美元,到2006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仅2006年一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2473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巨额外汇储备带给我们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0年起,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迅猛增长,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增至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如何看待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如何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这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概况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是一个外汇短缺的国家。1994年1月1日,我国成功地实行了外汇体制改革,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之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和币…  相似文献   

15.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可兑换外国货币或外国金融资产.又称为储备货币(Reserve Currencies)。截至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早在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就增长到8536亿美元.从而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  相似文献   

16.
张奇 《中国经贸》2011,(12):22-22
我国加入WTO以来,外汇储备保持高速增长,至2011年总量已超过3万亿美元。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长显示出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本文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汇储备剧增之后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照此速度(如相关因素基本不变),中国外汇储备有可能在今年底超过日本,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然而,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其超常增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末,国家外;12储备累计达到9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1.6%。截至目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持续增长的贸易顺差导致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贸易磨擦,贸易壁垒不断升级,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大了央行的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其负面影响1.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连续多年出现顺差,外汇储备也因此逐年增加。从存量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年末余额从1978年末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末的10641.28亿美元;而从增量上看,从2000年开始,每年末的外汇储备比前一年末的增加都超过25%,个别  相似文献   

20.
中国超过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如何运用成为近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近3年来,中国外汇储备每年的增长都超过2000亿美元.到2006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仅2006年一年外汇储备就增加了2473亿美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