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按规定的期限和价格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产生是由债券与股票的差别及债券的局限性决定的,它是混合金融产品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代表,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某些特征。可转换公司债券早在30年代中期就在西方国家出现,现在它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重要的中长期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较晚,直到90年代,我国企业才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2.
A.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概念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发债企业的普通股.首先,它具有企业债券的一般特征,即在转换前和投资者决定不进行转换后的债券期限内,投资者可得到利息收入,债券到期后,若债券持有人没有行使转换的权利,发债企业就必须偿还本金及利息.其次,它在本质上属于股票期权,即投资者购入该债券时获得在某个时间按一定比例转换成股票的权利.可转换公司债券最重要的特征是其持有人通过转换可获得普通股股份.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股市阴雨霏霏,债市却艳阳高照,可转换公司债券显得尤其活跃,热度不断上升。 所谓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由公司发行的一种与股权相连的债券,具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自主选择按约定条件转换为该公司普通股票的特性。如果持有人放弃转股的权利,公司必须在债券到期时偿还本金及约定的利息。可转债是一种集债券、股票、期权于一体的复合型的证券品种。  相似文献   

4.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等向社会举债募集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等。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代表着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的一种债权与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即债权人。对于投资者来讲,债券投资即通过购买各种债券而进行的投资,是当今证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投资风险的防范,应本着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认知原则,对风险进行提前认知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5.
邹小Peng  李丽 《经济师》2002,(9):125-126
2001年4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这是继1997年发布《可转换债券实施较行办法》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接纳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有人在公司中的地位特殊,既不同于股东,也不同于普通债券持有人,其权利极易受到侵害,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保护问题,以求对可转换债券在立法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前言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债券的特殊形式,它兼有债权性和期权性的特点。债权性体现在其转换成普通股之前,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享有定期获得固定利息和到期要求偿还本金的权利;期权性表现在它赋予持有者在规定的时期内,具有选择是否将债券转换成发行企业的普通股的权利。当前,可转换债券作为资本市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为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7.
可转债的价值构成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侠 《经济论坛》2001,(18):11-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在普通公司债券的基础上衍生并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证券新品种,属于附选择权的公司债券,即在公司债券发行中,发行公司给予债券持有人一定选择权,债券持有人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思把该债券换成其他有价证券。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本文试就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及投资人风险防范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就其本质而言,可转债是一般债券和股票看涨期权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型金融衍生产品,具有债券性、股票性和期权性三种不同的特性。当股票价格上升超过转股价格时,转债持有人可以选择转股以分享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而当股票价格低于转股价格时,持有人又可以通过获得利息和本金偿还来锁定股价下跌带来的风险。灵活的选择权使可转债对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可转换债券的发行所带来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在资本市场中颇受关注的问题,并且随着不同的证券市场产生了有所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 0 0 1年 4月 2 8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这是继 1 997年发布《可转换债券实施暂行办法》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 ,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接纳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 :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在公司中的地位特殊 ,既不同于股东 ,也不同于普通债券持有人 ,其权利极易受到侵害 ,所以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各种情况下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保护问题 ,以求对可转换债券在立法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卢春  杨永学 《经济视角》2003,(12):51-52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发布实行以来,已有许多的上市公司宣布了可转换债券发行计划并获得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继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之后的重要金融品种,上市公司可转债正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为上市公司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能够使上市  相似文献   

11.
李玉茹  杨宝旺 《经济论坛》2004,(15):141-142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企业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债券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试点和发展之后,到今年可以说我国的可转换债券进入了一个全面启动、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对上市公司而言,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实现其再融资有着明显的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低成本的融资。根据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的规定,可转换债券的利率不超过银行同期存款的利率水平,从这里就能看出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应该是所有债券融资方式中最低的。另外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是作为公司的财务费用,在所得税前扣除,与分配的红利相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税的作用,在相同条件下既降低了资金成本又增加了公司留存收益。二是可以充分利用溢价,筹集更多的资金。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实施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转股价格的确定是以募集说明书前30个交易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基准,并上浮一定幅度。由此可以看出,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是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标准的,因此和配股、增发相比,在扩展相同股本的情况下可以募集更多的资金。而作为投资者,怎么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分析,如何进行投资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企业债券是企业为募集资金而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债券。它为国家财政、企业发展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它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因具有偿还性、收益稳定、风险小等特点.也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旧会计准则下,债券投资对应科目为“长期债权投资”,而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新准则中称其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即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例如,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本文主要对新准则下长期债券账务处理发生的变化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3月25日,国务院证券委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与此同时,中国证监会提出的近期40亿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计划,并开始组织在国家确定的500家重点国有企业中未上市的公司中进行试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与弊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中长期混合型融资工具,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在欧美等发达的金融市场已流行多年,且发行量巨大;在香港也逐渐成为热门的金融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券,其持有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事先确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为发债企业的普通股股  相似文献   

14.
周良凤 《时代经贸》2011,(16):211-212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兼具股票与债券特点的特殊金融工具,本文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基本特征、价值、优劣,并以实例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了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公告的股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公告不存在显著的股价效应;公司债券融资公告的股价效应与税盾、债券风险、债务比率、自由现金流等因素显著相关,与债券期限、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机会、相对发行规模、利率水平、宏观经济景气度和股市表现不相关。  相似文献   

16.
指数有效久期模型是一个新的用来衡量固定收益证券市场上的利率风险的模型.它建立在有效久期的基础之上,因而体现了附有选择权债券的价格变动情况.在利率上升时,指数有效久期是一种能够更好地被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用作测算可回售债券利率风险的工具,避免了使用指数久期所带来的过分夸大债券价格下跌幅度的缺陷.而在利率下降时,该模型又可以部分克服指数久期过度高估可赎回债券的价格上涨幅度的缺憾.  相似文献   

17.
陈玉荣  刘锋 《经济师》2001,(9):131-131,143
可转换债券是兼具期权与债券双重性质的金融工具。它的发行对投资者和筹资者都具有吸引力。它与一般公司债券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转换比率 ;转换价格 ;转换价值 ;转换溢价。文章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发行时与转换时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公司债券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引入M-Copula函数和Markov机制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与信用利差的关系。结果表明,M-Copula函数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具体如下:公司债券的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过程;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尾部相关性,其中上尾相关性较高,即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和信用利差同时增大的概率高于牛市时期,且熊市时期流动性风险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可转债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可转债的风险构成不 论是可转债发行公司还是投资者都面临着风险。下面分别站在两者的角度上分析可转债的风险 ,以更好的认识这一金融工具。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筹资的公司 ,其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回售风险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具有行使转换权的选择权利 ,因此 ,一旦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债券契约规定的转股价格出现较大的差异时 ,就会对转换权利的行使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债券投资者的利益 ,债券的发行契约中一般会规定回售条款 ,这一条款规定当公司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 ,债券持有人可按约定价格将所持债券售给债券发行人。因此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股价下跌时 ,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就可能面临较高的回售风险而导致较大的财务损失。(二 )价格风险如果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后 ,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幅上升甚至高于约定的转换价格时 ,转换选择权价值的不断上升使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企业蒙受融资成本较高的损失。为了避免股价大幅上扬带给发行企业的风险 ,保护发行人的利益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契约中大多订有赎回条款 ,即当公司股价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一定幅度时 ,发行公司可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  相似文献   

20.
可转换债券是指在特定时期和条件下可以转换成普通股的公司债券。它包含债券和股票的买入期权,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最成功的金融工具之一。将可转换债券运用到公司薪酬激励中,是指公司根据规定,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即经理人)在其任职期间,按约定的价格(低于债券面值)购买并持有可转换债券,任职期满后,持有该债券的经理人可以将其转换为普通股获取红利或利得,也可以要求公司赎回该债券获取本金和利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新型薪酬工具,可转换债券在对经理人的短期和长期激励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