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审计线索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的会计工作中,审计线索主要表现在各类凭证、账簿及报表等书面会计资料上,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可见的审计线索来检查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由于计算机的使用,使传统的审计线索不甚明显甚至消失。比如以先进的磁带、磁盘、光盘等作为保存信息数据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应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期末根据账簿和其他资料编制会计报表,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都有直接的责任人,因此,手工会计的内部控制一般都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3.
王敬霞 《经济师》2004,(7):283-28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已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报表中解脱出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正确性、全面性,但同时也给会计人员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会计电算化(一)会计电算化面临的几个问题会计无纸化中存在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业务发生均记录于纸张之上,并按会计数据处理的不同过程分为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纸张上的书面数据形成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这些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辩别出修改的线…  相似文献   

4.
财会电算化的深入应用使审计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数据处理和工作效能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人们再也无法直接看到会计常见的凭证、账册、报表等,而且还表现在系统的处理程序、组织方式、审计线索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形的、有迹可循的方式正在向无形和虚拟方向发展,扩大了审计的风险.本文从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出发,探讨了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给审计工作带来的风险,并指出应对这些风险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会计已经从原有的记账、报账向着经营管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人员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同时会计数据用可见的文字、符号直接记录在纸上,直观性较强,不同的笔迹可作为控制的手段;而电算化信息系统中,这种人员之间的联系部分地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联系,操作员身份的识别及授权控制等都有别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易于辨认的审计线索如笔迹、印章等在电算化环境下已无处可寻。此外,手工环境下,记录在凭证、  相似文献   

6.
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运用会计所特有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由于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无论在会计基础。还是在会计工作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电算化会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带来了新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现有的审计工作进行相应的改变、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会计档案是指各个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按照统一规律保存起来备查考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材料,以及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存储软件、会计数据磁盘、磁带、光盘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会计账簿、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通过会计档案,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及来龙去脉;可以检查一个单位是否遵守财经纪律,在会计工作中有无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行为;会计档案还可以为国家、单位提供详尽的经济资料,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及单位制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对传统的以账薄体系为核心的手工会计核算形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会计的核算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账簿体系虚拟化、记账过程虚拟化、对账环节不存在和账务处理流程的—体化。会计核算形式,又称账务处理程序,是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流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它规定了凭证、账簿和报表之间的关系,采用适当的会计核算形式,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手工会计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主要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多栏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和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等,企业可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工作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这些会计核算形式的不同点集中体现在如何登记总账这个问题上,其共同点就是:第一、数据处理的环节多、内容散;第二、数据处理流程重复,核对复杂;第三、数据处理周期长,信息传递、反馈陧,财务报告时效隘差。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数据处理的电算化后,还有必要照搬手工会计的核算形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手工会计条件下,会计核算形式的划分不是会计数据处理本身的需要,而是手工会计数据处理的局限眭所致,现在计算机机的大量使用使这种局限性已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9.
一、对会计核算方法的影响 1。对账簿和会计科目设置的影响。 登记账簿,是手工会计核算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会计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密不可分。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处处打上了“记账”的烙印。所以,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似乎成了会计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会计电算化的特点,阐述了会计信息从手工处理向计算机处理转变后,审计工作在审计线索、审计技术、审计程序、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等方面如何适应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报表编制和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等,以下我们称之为传统会计方法;在电算化环境下,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的新方法,以下我们称之为电算会计方法。传统会计方法与电算会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不断提高,才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IT环境下的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实践中的缺陷传统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做法,是以记账凭证等数据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存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数据的各种账簿、报表层次上的“数据组合”,理论上看似合理但在实践上也存在缺陷:一是重复存储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的信息系统已经存储了的数据,导致数据重复和冗余,容易引发数据的不一致,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成本。二是仅仅采集和处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事件数据,所能输出的信息内容有限。三是传统自动化会计系统数据没有被实时记录和处理。会计数据通常是在业务发生后的收集,而不是在业务发生时的采集。另…  相似文献   

13.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于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痕迹地被修改。特别是近年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日趋普及,未经授权的人有可能通过网络浏览数据文件,复制、伪造企业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4.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报表编制和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等,以下我们称之为传统会计方法;在电算化环境下,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的新方法,我们称之为电算化会计方法。传统会计方法与电算会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并不断提高,才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无论在手工会计还是在电算化会计中,都要根据已审核的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称之为记账,而反记账则是将已经登记入账的会计数据予以取消,使之恢复到记账前的状态,它是记账的逆操作,也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才有的一个概念。会计软件中要不要设有反记账功能,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其实反记账功能是电算化会计系统经济业务处理结果发生错误时予以修正的理想方式,只要在设计时能充分考虑到其各种不足,对其使用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就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会计软件功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风险与安全控制的难度加大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经济业务均记录于纸张上,所有的数据都以纸为载体,纸质原件的数据若被修改,很容易辨认出修改线索和痕迹,从而使非法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可被挽救。但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以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存储在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容易被修改,甚至能不留痕迹地被修改。特别是近年来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日趋普及,未经授权的人有可能通过网络浏览数据文件,复制、伪造企业重要数据。  相似文献   

17.
会计无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手工会计系统中,记账凭证、会计账薄及会计报表均以纸张为载体,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都是无纸化作业,这种无纸化操作,会计的各种数据易被他人任意修改且不留痕迹,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失真。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将手工条件下的大部分会计核算工作,均集中在计算机中由会计电算化软件来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若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出错,计算机就会执行同一错误操作,加之计算机运行的高速性,使得错误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从而造成凭证处理、账簿、报表以至整个系统失真。另外,数据输入不当所造成的风险是电算化会计系统中最关键的风险。因此数据与责任高度集中的风险控制也是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面临的重要的内部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而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  相似文献   

19.
在手工会计环境下,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均记录于纸张之上,这些数据若被修改,则容易辨别出修改的痕迹;但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对数据修改可做到不留痕迹,这样就很难辨别是否是业务记录的“原件”。计算机的引入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形式、内容、重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如何作好会计基础工作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及会计监控谈了几点个人的体会,可供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