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所有环节,因此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审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模型入手,深入分析了审计风险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后,从七个方面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体系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试论审计风险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洪 《北方经贸》2003,(2):106-107
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谈审计风险的形成 ,并列举了三个衡量审计风险的模型。最后着重谈了审计风险的控制。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独立审计程度和方法向前演变的动力之一 ,现代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抽样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表明审计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所吓倒 ,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谈审计风险的形成 ,并列举了三个衡量审计风险的模型。最后着重谈了审计风险的控制。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是独立审计程度和方法向前演变的动力之一 ,现代审计方法从详细审计、抽样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的发展表明审计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所吓倒 ,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议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京 《现代商业》2011,(8):198-199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突破传统的审计模式,以风险为出发点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本文从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出发,对传统与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的区别和当前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现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控审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把审计风险分解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职业道德风险四类,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与防范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审计风险模型先后经历了初级审计风险模型、基本审计风险模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四个阶段,本文从审计目标转变的需要、应用内部控制概念的扩展和审计风险控制的完善三个方面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如何采用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郝素利 《商业会计》2012,(18):53-54
内部控制审计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执行、控制企业风险的重要途径,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从风险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识别、分析、评估企业的风险,给出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和重点,有重点的进行审计,既可以节约审计资源,又能保证审计的有效性;本文将内部控制审计分为内部控制体系本身的审计和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审计两个阶段,并分别设计相应的审计指标,构建了风险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标体系,综合运用风险管理、内部审计、财务审计和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了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模型,为我国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提供参考,为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张艳 《北方经贸》2003,(11):39-41
文章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审计风险 ,从审计风险的概念、风险管理的四个环节依次对审计风险的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审计风险的定义 ,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成因 ,改进了审计风险模型 ,最后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必须关注和控制的因素,本文介绍了审计风险的含义,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从审计对象、审计模式、审计市场、审计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审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审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审计风险的成因入手,浅谈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以达到提高审计效益和审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审计计划阶段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豪 《商业会计》2008,(10):44-45
审计计划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起点。新审计准则对审计计划工作作了科学详尽的规定,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突出了审计风险的概念。强调了重大错报风险。对风险的控制首先应该从审计计划开始,并且是审计计划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风险控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议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业务范围的拓展使审计风险日益加大。该文主要从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以及审计风险的防范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审计风险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控制和防范风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审计风险模型先后经历了初级审计风险模型、基本审计风险模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和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四个阶段,本文从审计目标转变的需要、应用内部控制概念的扩展和审计风险控制的完善三个方面对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剖析,并对我国如何采用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莹 《财经界(学术)》2014,(12):253+255
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也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是制止和防范其利用会计报表舞弊,改善其内部控制,提高其风险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解释了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涵义,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必要性及现状,概括了审计中的重要问题,并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大风险出发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所面临风险,并就商业银行外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对策,以期能使其更好的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5.
《商》2015,(26)
当代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已经进入了全面风险导向审计时期,审计风险的控制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重要方面。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审计失败的发生不可避免,财务舞弊丑闻层出不穷,不仅给广大投资者造成损失,也降低了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心,从根本上看,未能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外部环境三方面对审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规避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莹 《财经界(学术)》2014,(18):253-253,255
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也是金融监管的重点。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是制止和防范其利用会计报表舞弊,改善其内部控制,提高其风险控制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解释了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涵义,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的必要性及现状,概括了审计中的重要问题,并从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大风险出发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外部审计所面临风险,并就商业银行外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提出对策。以期能使其更好的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7.
浅析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晨霞 《现代商业》2011,(8):234-235
本文论述了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建议从加强社会审计的独立性、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的控制制度等方面来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和防范。  相似文献   

18.
马小会  刘爽 《商业会计》2012,(23):114-115
随着我国审计行业取得较大发展,审计风险也随之不断扩大,不管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小型会计师事务所都存在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从内部控制水平、独立性、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审计风险含义及其特征入手,从外部环境和审计自身两个方面审计风险的因素,最后提出有效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对策,促使审计机关及其从业人员树立审计风险观念,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审计质量,避免审计失败。  相似文献   

20.
政府审计风险不应被忽视.从形式上看,政府审计风险包括抽样风险、报告风险和处理处罚风险;从成因上看,政府审计风险源于审计法律、审计技术等多方面.因此,防范和控制政府审计风险应从审计法律和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