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春霞  张俊华 《活力》2011,(1):52-52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指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实质是农业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也是农民问题。如何看待“三农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从时间上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二是从空间上要看到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贫富差异.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出的全新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负担过重的问题。因此,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村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建立农民退休计划、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等减轻农民负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需要解决的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和富裕.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过程.在过去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进程中,乡镇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今后从总体建设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情、顺应民意、遵循规律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必须坚持的长期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4.
观点快递     
■陈锡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十六大提出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其关键点在哪里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认为关键还是农村,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目前已不单单是一个农民和农业问题,而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方面。当前农村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纯收入连年锐减,因而,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新的思路和综合性措施,必须要从生产力和市场的合理分布方面出发考虑出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上必须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要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从…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广大农民。加强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培育一代政治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三农”问题,再次成为今次“两会”热点。3月15日,农业部召开干部大会,传达“两会”精神。农业部长杜青林在讲话中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抓好春耕生产,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杜青林说,当前全国上下关心、关注“三农”的氛围正在形成,“三农”问题成为今年“两会”的最大热点之一,代表和委员讨论最多的也是“三农”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门的广大干部要从国家发展大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突出乡镇企业的主导地位,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8.
发展乡镇企业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乡镇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正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来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繁荣了,农民富裕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增强了,老百姓深切感到改革开放政策好,我们党无愧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乡镇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乡镇企业合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乡镇企业在改革浪潮中傲立潮头,其强大的生命力,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代表着农村先进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三步走"战略的一个目标,也是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都是农村,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着重推进农村经济水平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关于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透视河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通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探索,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农业、走出农村,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步伐。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11.
1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重要讲话时,三次讲到乡镇企业。第一次是在讲到“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时指出:“为什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第一,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第二,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第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和就…  相似文献   

12.
资讯辑要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乡镇企业专业工作会议召开1月9日,农业部在京召开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乡镇企业专业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由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卢永军主持,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宗锦耀同志作了题为“坚定不移地推进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本次会议,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宗副局长在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乡镇企业发挥更大作用。2003年乡镇企业发展和工作指导思想促进持续…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在整个人口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保障。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无时无刻都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要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为此,本报记者就新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走访了自治区乡镇企业局局长张春林。近年来,新疆乡镇企业工作围绕党委、政府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加快我区乡镇企业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要求,深化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把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增收作为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农村经济整体  相似文献   

15.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我国加入WTO并逐步溶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同时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现实情况看,我国一些乡镇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能力。所以,我国乡镇企业不仅应该重视“走出去”,而且也可以“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开栏语:自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各界已经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全面小康的前提是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农村的现代化,又首先是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在这转换过程中,乡镇企业无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离土不离乡,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凡是乡镇企业发展得好的地方,当地经济发展得就快。由此不难看出,乡镇企业在实现农村小康的过程中,的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乡镇企业发展得好不好,又与当地政府对乡镇企业管理指导得好坏分不开。为此,本刊特辟“乡企扫描”栏目,意在全景式的反映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并采撷其中的突出者加以推介,希望读者朋友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7.
李嵘 《活力》2003,(10):6-7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农村,没有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乡镇企业的实质就是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就业、增收和富裕。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过程。在过去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进程中,乡镇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作出了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和重点是农民如何实现小康?农村如何搞活?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增收?这是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实践证明:走工业化的道路,以农村工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乡镇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为繁荣农村经济,转  相似文献   

20.
李玥  张秀芳 《活力》2004,(8):132-134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