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散文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瓦尔登湖》是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在该作品中,非人类自然的施事能力和叙事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梭罗在肯定非人类自然与人类具有平等地位的同时,看到了其施事能力带来的影响,读懂了其叙事语言,从而向我们展示了非人类自然通过何种途径显示自身在大自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张建国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106-107,129
梭罗《瓦尔登湖》一书的语言主要有以下特色:清新、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既平易自然,简洁有力,又新颖别致,典雅蕴藉;不时还透露出些许幽默,这些幽默在论说性文字中常蕴涵着讥讽意味。 相似文献
3.
从原型批评理论视角对《僧侣———罗曼记》进行研读,可发现小说在对《圣经》原型的置换和移植中展现了扣人心弦的善恶冲突和丰富的宗教内涵。 相似文献
4.
卢俊青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194-195
《慈悲》描述了在蓄奴制下存在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失衡问题。肤色并不重要,权力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白人、黑人还是印第安人等各种族,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打破奴隶主/奴隶这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通过主体意识建构达到精神上的自由,才能建立一个平衡的、健康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西方《圣经》汉译者的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时期西方《圣经》汉译者的译作及译论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他们在翻译忠实观、"归化""异化"观、文化观、语言观、读者观和主体性意识上的变化。这对宗教经典或其他精典文献翻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5-38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从寻求和谐的生存、敬畏自然的生存、降低资源消耗的节制性生存三个层面书写了独特的生存理念,引导人们真正实现从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伦理道德观念的转换,也从哲理的高度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7.
刘明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65-66
激进个人主义是梭罗政治思想的核心。在《瓦尔登湖》一书中,他从自由主义、人本主义出发,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进行了诸多批判。梭罗固守平等自由的政治立场,甚至不惜反抗政府,这一切都是他激进个人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福斯特在作品《印度之行》中反映了印度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等方面的危机,表达了他良好的生态愿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进而实现整个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9.
陈大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65-67
《力量》通过对比白人和印第安人对待环境和动物的不同态度,揭示了白人对待自然和动物的忽视和漠然,显示出巨大的生态危机,意在表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刘常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3):102-103
作为文学经典的《圣经》,几乎对所有的西方文学作品都有影响,其情节或被重述、续写;或被移植、异化。本文将主要分析《等待戈多》对圣经中情节的异化,以伊甸园和上帝为例,阐述贝克特通过将《圣经》中大家熟悉的意象异化与颠覆,描写现代世界的荒谬和人性的分裂,并且呼吁基督教精神的复归,同时希望在西方传统文明的废墟上重建秩序。 相似文献
11.
李卫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丰乳肥臀》是莫言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它描绘出遭受内辱外患的20世纪中国农村背景下,一群忍辱负重的女性艰难的生存历史。从生态批评层面上看,其艺术特点突出,主要体现在本体存在的必然要求、乡土叙事的时代指向、生态批评的审美维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穆海博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3):108-109,119
《圣经》具有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写作时间、不同作者、写作地点、不同文字等;其次表现为翻译版本多、发行量大;其三表现在经久不衰和不断遭受改动上。《圣经》的文字价值有四:第一,文字的准确性堪称楷模;第二,问题的多样性灿烂夺目;第三,对其它文献的影响历史深远;第四,对英语学习者拓展背景知识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张劻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6):77-78
马丁·路德孜孜不倦地从事《圣经》翻译工作。他的德文《圣经》版本最终成为权威性版本。路德的德译 《圣经》工作,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在德语的统一规范乃至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鞠秀梅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3(3):30-31
<圣经>是宗教经典,是一部经书,同时因它对世界各国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它又是一部文学价值很高的艺术珍品.<圣经>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15.
彭饮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5-97
伊丽莎白·毕肖普是美国著名当代女诗人,其诗作以观察敏锐、注重细节而独树一格,曾先后荣获普利策诗歌奖、国家图书奖和美国书评界奖。本文从生态批评和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鱼》这首毕肖普的代表诗作,发掘诗里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7)
站在生态批评视域下赏析《李尔王》的自然观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它能够体现整个环境系统内部的微妙联系,进而使人想到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在《李尔王》中,自然是它的关键词,文章是以生态批评的角度去挖掘正文的两种自然观,并以荒原意象揭示其中的含义,表述荒原的文化符号和内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榕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5):101-102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一位基督徒,其成长经历深受《圣经》的影响,作品《红字》中流露出了作者的圣经情节,在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方面借鉴了圣经原型,故事情节方面也巧妙化用了圣经典故,并将《圣经》中的U型叙事模式予以灵活展现,整个故事无疑体现了圣经文学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101-104
《还乡》和《边城》分别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作家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尤苔莎和翠翠。她们是大自然的女儿,具有自然的外貌,自然的脾性,甚至连命运也和大自然的季节变换交相呼应,大自然的和谐美好铸就了女性美好的精神追求。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小说所反映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揭示作家渴望建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19.
江锦年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2-94
超验主义散文代表了美国文艺复兴的发展高峰,奠定了美国散文文类的基础。超验主义散文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之一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方面,梭罗在文体上的突破为散文文体注入新的活力,也鼓励后续作家不断尝试新的文体和思想,从而使这一时期的美国散文变得灵活有效。另一方面,梭罗对自我主体性的强调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瓦尔登湖》中的寓言运用与自我融合,意象营构向主观倾斜都展现了梭罗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性意识的强调。 相似文献
20.
戴俊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70-72
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圣经》英译表现出对语言性别政治的关注,出现了性别中性化翻译的新实践。译者们对《圣经》原文中的、或传统译本中的用于泛指的阳性词语予以系统的中性化处理,使新译本呈现出独特的文本形态,但也由此引发了激烈的论争,性别中性化翻译是否适用于《圣经》、中性语言能否准确地表达原意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