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孩子被留在家里,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有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遂川县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资料显示:2011年底,全县6至18周岁的留守儿童有4672人,占在校初中、小学总人数65968人的7.1%。  相似文献   

2.
秦泽念 《西部大开发》2011,(4):15-15,24
留守儿童是当今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多达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2009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约45.1%的农村留守儿童“感到心里孤单”,三成以上孩子出现了生理与心理问题,一些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3.
张静莉 《魅力中国》2011,(18):215-2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的弱势群体称为农村留守儿童。2008年9月,中组部、全国妇联等七部委联合组成调研组前来河南就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仅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就达254万,数量居全国之冠。庞大“留守儿童”群体的出现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熏要影响,必须予以重视。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本文就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堪忧。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农村人口急剧流失,在乡村留下了一批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生存面临多重困境,其健康成长受到阻碍。文章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青年只身进城打工,出于无奈将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留下,这些孩子就成为留守儿童,这些老人就成为留守老人. 新华网北京2013年5月10日报道:全国妇联近日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殷明君 《魅力中国》2013,(31):213-2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弦子。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来自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工作者的文章。同时,这也是一篇来自有着十几年留守儿童经历的成人的文章。我们选择这样特殊的双重身份视角,试图呈现那个虽然已经在作者的生活中远去,却在很多留守孩子的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鲜为人知的世界.真实的留守儿童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脚步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逐渐成为社会流动人群的主体.大规模流动人口出现的同时,把子女带到城市生活的农民工还只是极少部分,更多的人则将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顾. 根据2005@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确认0至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与2000@相比,2005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农村留守儿童已非常普遍.广东省留守儿童总数为95.08万人,约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2.4%,位居前五位左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农村建设,农村青少年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但是,在狠抓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日显突出,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更好的生计不得不抛下老人和孩子背井离乡外出打工,造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扩大,这些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身心发展得不到良好的引导。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所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教育,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下形成的突出社会问题,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被留在家乡,原因主要是城市户口有限制并且教育成本高,从而形成"留守儿童"这样中国当代社会的特殊群体。相比其他儿童,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偏差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关爱留守儿童,使其塑造健康心理、减少偏差行为,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徐爱云 《魅力中国》2011,(4):212-21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人口流动相当频繁.当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同时,留守儿童群体也随之出现。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300万人.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讨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其影响,分析产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呼吁父母多关心孩子,社会、家长、学校、老师都要关心下一代,共同管理好学生。  相似文献   

13.
正很多农民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子女留在家里由老人照料,外出人员不安心、留守老人不放心、留守儿童不开心。河南省淮阳县冯塘乡一位妇女为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举债170多万元,办起了留守儿童学校,很多儿童都叫她"朱妈妈"。在河南省淮阳、郸城、沈丘三县交界处的偏僻乡村,有一所在校学生达1200多名的民办学校——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这所学校的学生,近85%是留守儿童,其中特困儿童和孤儿137名。当地的父老乡亲,都把这所学校称作"留守孩子的天堂"。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的弱势群体。文章概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及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强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先导作用;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如栋 《发展》2008,(5):76-76
一、关于留守儿童基本问题的介绍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现阶段主要是指农民进城务工后,广大留守在农村而得不到正常结构家庭所抚养的农民工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由于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架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工在进城落脚的同时,却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生活学习等诸多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即农村家庭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被留在家中孤独成长而产生的社会群体。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对西北某地区农村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 Statastic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表现在其亲情缺失严重,学习成绩大多数中等偏下,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监护人文化素质低下等。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李元莉  罗洪 《魅力中国》2010,(21):107-107
本文主要阐述关于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结合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从教师(留守儿童代理家长)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学校方面要高度重视,营造好的氛围,努力为留守儿童构建爱心家园;二是教师要真心付出,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真正起到“代理家长”的作用,当好爱心妈妈;三是建立良好的班集体,让留守儿童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亲情,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障的法律思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解决不好会给留守儿童带来人身、财产、心理等方面不良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必须重视该问题的解决。文章从法律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儿童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潜在力量,是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对象,而留守儿童作为该群体中的特殊因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源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父母离土离乡的这种营生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遗憾的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使得他们的心理得不到父母的守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留守儿童是经济发展的"牺牲品"。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关乎儿童自身的成长变化,也关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成效,更关乎我国教育大业的发展成果。要利用我们的综合国力扭转当下留守儿童的不利局面,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建设,用经济实力照亮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数量呈不断的上升趋势,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重庆涪陵区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留守儿童多且安全问题突出。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现状与成因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通过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共同解决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