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80后、90后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日趋增长,新生代员工正趋成为企业的主力军。由于他们成长背景的不同,他们自身的个性和需求较以往员工相比都有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只有顺应新的形势和员工特点,不断创新对新生代员工激励,才能更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80后、90后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日趋增长,新生代员工正趋成为企业的主力军。由于他们成长背景的不同,他们自身的个性和需求和以往的员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独特的个性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一个挑战。因此,企业只有顺应新的形势和员工特点,不断创新对新生代员工激励,才能更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杨涛 《秘书》2011,(6):42-43
当前"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正日渐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然而很多企业中居高不下的离职率,说明以往的管理手段和激励措施对于这一代员工效果有限,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新生代员工中遭遇尴尬。由于历史的原因,"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被烙上了独特的印记,管理者不能忽视这些特性,因为了解他们、管好用好他们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90后"作为新生代员工,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主力,新生代员工在职场中逐渐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职业追求,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一定困扰。如何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提升新生代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为诸多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新生代员工的成长过程正好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期,所以对他们的激励应从成长环境出发。基于此,文章在关注新生代员工成长环境的基础上,从自我决定理论出发,讨论企业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并提出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企业新生代员工的激励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80、90 后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本文将 80、90 后定义为新生代, 以“新生代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他们的特点和工作现状,研究影响“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因 素,进而从企业招聘、激励方式、心理契约、工作-家庭关系平衡四个方面提出预防新生代知识型员工产生离职倾向的 具...  相似文献   

6.
李智伟 《价值工程》2014,(7):180-181
本文以"80、90后"和"知识型员工"两者的交集为研究对象,提出新生代员工的定义,在对他们人格特质和与众不同的激励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在对新生代员工激励方面应该转变思路,摒弃传统思维方式,努力寻求企业和新生代之间的契合点,满足需求,对症下药,达到激发他们潜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研究——以YL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80、90"后陆续进入职场,新生代员工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军。本文基于YL公司新生代员工的特点及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探讨建立以多元化激励为基础的纵向与横向发展相结合的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体系,使企业在帮助新生代员工职业发展的同时,提高生产与经营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80、90后员工真的难以管理吗?也许只是因为企业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盛大网络的游戏式管理,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难管的”80、90后新生代员工 伴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生育政策、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等时代特征成长起来的“80后”如今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主力军,连作为“80后”延续的“90后”也全面进入职场.这些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行为风格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常令管理者难以理解、难以驾驭.管理者抱怨最多的是80、90后员工稳定性低,动则离职,更不用说努力工作.“来了没几天就走了,原因是洗手间没放厕纸”,“办了入职手续后就没露面了,电话也不接”,“去年招了100多名应届毕业生,现在留下来的只有几个”,“问他理想的工作状态是怎样,他说随便怎样,开心就好”……新生代员工不断为职场增添着令人啼笑皆非的戏码.纪律约束、物质激励、前景规划,这些常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招数在新生代员工面前往往无功而返.凡此种种,让管理者得出一个结论:80后难管,90后更难管.  相似文献   

9.
随着80后、90后的迅速成长,许多企业里已经出现了60、70、80以及90后员工四代同堂的局面.新生代员工的崛起无疑为企业补充了新鲜血液,然而,副产品是许多企业里在几代员工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代沟,成为了企业文化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2016年即将步入尾声,今年1980年出生的人已经36岁,1990年出生的也已经26岁.曾经被认为属于“迷茫的一代”的80后、90后们正在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对于他们的管理与激励也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现实课题.在企业家层面上,一部分80后已经开始成长为行业领袖,更多的新生代则在创业的大潮中探索.在员工层面上,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生代员工,似乎天然地与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休戚相关,展现出极强的创新力,甚至于是破坏力.  相似文献   

11.
, 《人力资源》2013,(2):30
师徒制在中国已流传千年,经过时代发展的磨合与提炼,并吸收国外的导师制和学徒制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演变发展成新型的传授方式,为刚进入企业的员工提供了学习工作领域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的便利。进入21世纪,80后逐渐成为企业发展成长的主力:2012年成为了90后的入职"元年",更多新生代员工加入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本刊记者采访几位亲身经历入职"适应期"的新生代,听他们对"以老带新"的方式有着怎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相互浸透,青年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80后"、"90后"青年占员工总数比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激励青年员工,是施工企业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目前施工企业青年员工群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激励青年员工提出了个人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生代员工正逐渐成长为职场主力军,相比其他员工,他们更难形成较高的组织承诺,跳槽更加频繁,因此如何留住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对211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新生代员工的组织信任、组织自尊是否对其组织承诺有显著影响,从而为有效保留新生代员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为:(1)新生代员工的组织信任显著正向影响组织自尊和组织承诺;(2)新生代员工的组织自尊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3)新生代员工的组织自尊在组织信任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90后步入职场,关于新生代员工的管理问题便成为了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难题,90后的出现可能让许多管理者感到茫然,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他们对福利、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等因素要求更高,甚至超过了薪酬。出生于消费日寸代的90后,他们更加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尊严有体面的工作,但能力往往又与需求有差距,最终出现90后员工频繁跳槽,企业招人难的尴尬现状。而要想缓解这种状况,需要双方相互“体谅”,转变观念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学者习惯上把“80后、90后”称作是新生代,智联招聘的一项职场调研显示:八成80后有过跳槽经历,其中跳槽3次以上的占45.7%;而90后跳槽5次以上的达到11.6%。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吸引80后、90后员工的因素,首先是成长空间,其次是薪酬待遇。此外,80后、90后员工更希望自己的上司是职场导师和工作伙伴,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予以指导和帮助,并能在工作关系中平等以待,受到领导的尊重。阿里巴巴的马云曾做过精辟总结: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辞职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  相似文献   

16.
随着80、90后员工在企业中所占比例的持续增长,新生代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偏好,提出了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以期能够充分调动新生代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新资本》201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运营环境日益复杂,激烈的竞争中,优秀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年来出现一种怪现象:一边是许多企业管理者们抱怨80、90后等新生代员工难管难留,另一边却是人才"裸辞"、"闪离"的非正常离职怪象频现。事实上,以80、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员工逐渐登上职场舞台,成为推动组织发展的主力军,彰显个性、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等特点使得这一群对企业选择具有更高要求,随意性大,对离职、跳槽他们更加无所顾忌,这也成为近年来企业族  相似文献   

18.
吴挺才  肖璐 《民营科技》2011,(10):187-187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日趋增长,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很多企业中的中坚力量。不管新生代员工存在多少问题,他们开始成为职场基层员工的生力军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更好的引进和培养新生代员工,取长补短,降低流失率,使其在组织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这里在阐述新生代员工的特点的基础上,深刻剖析新生代员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探讨了新生代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白晓君 《价值工程》2012,31(30):142-144
新生代员工的成长有着一定的特定背景,当他们成为职场主力军时,管理的变革也相应来临。新生代员工有着独特的人力资源特点,针对这一群体的激励工作也应该根据激励对象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85后"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了企业新生代主力军,是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成为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在分析了"85后"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85后"知识型员工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