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困地区向外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也正日益增多,仅朝阳市3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就有16万人从事劳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大意义。它带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群众观念的更新,增强了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使更多的农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自救。朝阳市有2万多贫困户靠劳务收入摆脱了贫困,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户靠劳务收入走上了致富之路。今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增多,将有越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途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现壮不容光观,劳动力资源数量大但素质不高,笔认为,当前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立足农业,把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与劳务输出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转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3.
“包袱”变财富———实行“六个结合”,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江津市有农业人口12343万人,农村劳力74万个,富余劳力48万个。为了把劳动力资本置换为货币资本和物质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市里把农村劳动力开发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研究如何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我们对四川省广安区的枣山、花桥、郑山、虎城、桂兴5个乡镇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一、劳务输出的现实状况涉及调查的这5个乡镇共有102个行政村81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11980人,劳动力55621个。在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及其以下的46054人,占82.8%;高中文化程度及其以上的9567人,占17.2%。根据现有生产技术水平和耕…  相似文献   

5.
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制约因素。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2002年,全省农业人口179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47%,农业劳动力929.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1.9%。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2002年全省社会劳动生产率为24296元/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5545元/人,不足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相似文献   

6.
1985年以来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衡状态日趋严重。农业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工业化长期偏斜发展,大工业结构偏重,资金密集型来得过早,服务业发展滞后,从而排斥劳动力;农村工业化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迟缓,农户土地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要解决农业问题,必须转换经济发展战略,由总产值高速增长转变为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中心,由“剥夺农业”转向工农业平等发展,并实施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长远政策和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正确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笔者认为,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组织劳务输出的同时,现阶段山区农村剩余劳力的重要出路,应当是向农业纵深转移,促进农民早日稳定脱贫致富奔小康。 具体讲,可从以下七个方面挖潜: 一、深挖冬季农业的潜力。把冬闲田土与  相似文献   

8.
农业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劳务输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地域转移的重要形式,应受到充分重视并积极发展。如果不正确处理好劳务输出与发展本地经济的关系。一味地强调和重视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性,忽视其阶段性、适度性和合理性,就可能导致劳务输出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因面临资源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制约而陷入困境。本文以对金堂县竹篙区的实际调查为依据,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一) 金堂县劳务输出重  相似文献   

9.
“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推进农业化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对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路揭示了这样的规律,即农村劳动力的及时,有序的转移将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淮安市一直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推动劳务输出的重头戏来抓,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初步形成了覆盖乡镇的职业技训体系,培训规模不断扩大;输出质量有所提高,劳务品牌效应初显呈现;拓展了成建制劳务输出渠道,组织化输出率有所提高;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着眼向外输出,立足就地转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实现五个转变,使该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常年转移劳动力达2.64万人,年创收入超过1.2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33%以上,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把劳动力转移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加强领导和管理,着力实现劳动力转移由自发无序向规范化转变我县从1989年就开始劳务输出,但多为农民自发的、松散的、无序的流动,政府统一组织的不多。为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劳务输出的效果,县委、…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解放 ,安岳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民增收愿望的驱使下 ,已以不可阻挡之势从农村向城市、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出现了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从最初的“民工潮” ,到中期的“创业潮” ,再到今日的产业化开发 ,安岳县劳务输出的方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 ,由于安岳县劳务输出产业化开发是一个刚刚起步而又非常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的发展呼唤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进行。2 0 0 1年 12月 2 7日至 12月 31日 ,笔者跟随四川省社科院重大问题研究中心、四川…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一般而言,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过剩,资金短缺,资源贫瘠,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不仅农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而且非农产业落后,就业岗位少,致使农民在当地发展的机会少和余地小,加之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没有什么专长,劳动力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在此情况下,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外出打工,靠劳务输出增加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劳务输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改革以来 ,四川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广大贫困地区 ,劳务输出已经成长为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存在多种复杂制约因素 ,我省农业劳动力流动仍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从我省现实出发 ,应当采取以下基本对策措施 ,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规范有序发展 ,充分发挥其推动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 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由于城市内部食品供给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显著进展 ,传统户籍制度的功能正在逐步弱化。当前应抓住…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中80%是青年。共青团河南省委以促进和服务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启动实施了以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劳务输出、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仅2005年一年,建立农村青年中介组织1303个,建立培训基地772个,建立外出务工团组织1100多个,培训农村青年11.2万人,筹措用工岗位42.52万个,促使26万名农村青年实现就业和创业。发展劳务经济,特别是促进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促进观念更新是前提促进青年创业和转移就业首先要解决观念更…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整体就业压力增大、结构就业矛盾突出的新形势下,实现农村劳动力更高质量就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科技的进步,农产品需求量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为了追赶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要加速把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移到其他产业中去,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利用率。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回顾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历程、就业特点以及现有人口状况,分析了当前就业面临的主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阳光工程":江西农民工培训的绩效、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毅 《农业经济》2006,(10):65-66
农民工培训“阳光工程”是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主要在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项目。江西是劳务输出大省,是全国“阳光工程”照耀的重点地区。自2004年开始,江西省积极实施这项大规模的农村  相似文献   

19.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必须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大限度挖掘农村人力资源潜力,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进程,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农业在耕地资源约束下,劳动生产率提高却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富余。这些劳动力滞留于农村,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劳动力报酬的提高,影响城乡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积极和负面效应,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是生产要素支配者追求报酬收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共同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